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_大学专业论文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_大学专业论文

我国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和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现状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人文社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即指人性、教养。欧洲在15~16世纪用此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区别于中世纪在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当时人文主义教育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也学习一点自然科学,扩大课程门类,以对抗宗教教育。以后几经演变,才扩展到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简称HASS(Humanities,Arts,Social Sciences),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有些连管理也纳入其中。人文教育与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略有区别。亚里士多德将教育分为两大类:自由的和职业的。自由教育适于自由人,其核心内容是满足闲暇时间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满足心灵享受和陶冶情操,在于进行最高形式的理性训练。而职业教育则为从事手工劳动的奴隶和劳动阶层而设,不被视为正规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支配欧洲教育界长达千年之久,直到19世纪之前,自由教育的价值观还影响着欧洲高教的发展。

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前,其普通教育也以自由教育为核心。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便是一个注释。独立战争之后,美国按照《莫雷尔法》建立的“赠地学院”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经过一段长时期的冲突和对抗而逐步走向融合与统一。正如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博耶尔所指出的:人文教育和应用科学可以结合在一起,正如同生活中这两个方面不可避免地必定要紧密结合一样。这样的结合应该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特殊使命就是把人文教育的价值和职业目标联系起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的生产力必将突飞猛进地发展,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发展和变化又将引起社会思想、社会结构乃至整个社会格局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大趋势促进不同学科互相渗透,不仅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内部不同学科互相渗透,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之间也相互渗透。这种学科由分到合、由专到博的新趋势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通识教育。

然而,教育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活动。它必须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相适应。我国的高等教育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怎样利用人类共识的教育规律,将是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就现代意义的高等教育而言,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基础相当薄弱,谈不上教育在振兴民族和国家兴亡中起到了什么大作用,也没有自己的特色。我国当时办现代意义的大学,根本上受欧美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计划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照搬了前苏联在廿年代末确定的办学模式,建立了一大批专科学院,造成了我国高教文理分家的格局。

回顾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的历程,除去文革时期的一段空白,应该说,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教育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适用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以美国为首的一批国家的封锁,我国高校进行传统的马列主义教育,政治运动也较多,这些教育和活动,弥补了理工农林医等学院人文社科课程的不足。所以,当时培养出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报效祖国的正确人生观,像蒋筑英那样的英雄人物是有一代人成长的肥沃土壤的,知能结构也能适应我国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可以说,在50~60年代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工农林医等学科与我国当时的建设需要和国际环境是相适应的,教育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适用人才,教育也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正由于我国理工农林医学学科的教育与我国当时的条件相适应,因而,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也易于为社会认可。分析目前我国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学缘结构也可看出,出身于理工农林医等学科的各级领导是比较多的。

我国人文社科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基础薄弱,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比国外许多国家的研究都要落后。就以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吧,国内的定量研究比国外薄弱得多,许多问题各执一端,双方的契合点在哪里,没有深刻的定量研究,就永远也说不清楚。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文化也随科技传入我国,这就在我国大学生的面前提出了文化选择的问题。我国人文社科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本应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一样,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缩小我国在软科学研究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但是我们非但没有充分发挥我国五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连对“发展是硬道理”也只理解为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人文社科的发展投入不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发展一手硬一手软的客观现实抑制了这方面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在高技术纷至沓来的今天,脱离现代社会科技背景的教育是很难成功的。我国的人文社科教育恰恰就在这方面比较薄弱,这也许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显著地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许多同志将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不足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教育不足,并试图通过考试寻找教育不足的证据。某大学对学生进行古汉语考试,结果是硕士生不如本科生,博士生不如硕士生。笔者不能理解由此要说明什么问题!难道15~16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教育者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廿世纪末的中国高等教育也要搬出古汉语来建立正宗的人文教育?笔者认为,高校到底需要加强什么教育,对于不同学科是不同的。人文社科类学科需要加强自然科学教育,这种加强要从增加课程设置入手,着重以自然科学教育数量的增加以求人文社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人文精神是所有学科都要加强的内容。人文社科类各学科的学生同样呼唤人文精神。理工农林医等学科要从人文社科课程的质量与数量两个方面加强,并要特别注意以人文社科教育质量的提高来加强理工农林医等学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加强什么内容,怎样加强,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

高校提高人文精神,改善人文社科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系统地研究。

(一)高等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外部要从净化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着手。目前一些文化人自己竟认为“人文精神”的看法太“空疏”,或见“文”不见“人”,津津乐道婚外感情的纠缠,或将人聚焦成他自己,醉心于自我设计,岂不知人文精神的“人”原是对“神”而言,本意就指人类这个范畴;音乐似乎也不那么令人乐观,今天到底有多少适合大中小学的学生演唱的歌曲?等等。

(二)高等学校呼唤人文精神,内部首先要从人文社科类学科课程结构的改革着手。高技术才能产生高感情。人文社科类的学生缺乏现代社会必备的科学基础,不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生活,精神怎能不“空疏”!前苏联提倡“人文教育数学化”,根据我国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是否可提人文社科工程化、社会实践化?人文社科类的教育搞好了,就会产生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这对提高全民、包括高校所有学科的人文社科教育,都是一个好的基础。

(三)我国理工院校加强人文社科教育要分别不同层次采取不同办法。理工大学的层次不一,对人文社科教育的要求也应有所区别。少数理工大学可以增设人文社科学院,发展人文社科专业,实行深层次的“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这类学校大抵原来就有较深厚的理工基础,表现为有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在理工结合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础深厚、专业水平较高的学科群。从培养层次看,他们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发展文科有助于他们为国家培养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由于现代科技发展的综合性,除了提高人文精神,他们开设人文课程的深层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具有承担重大工程科学任务的素质。因而,这类大学大概只限于我国少数堪称“重中之重”的大学。在这类大学的理工专业课程结构中,人文社科所占的比例较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学生必须修习8门HASS类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0%。我国中学的文化基础教育比美国好,但我国学生学外语所占时数较多,因而,人文社科总学时不宜低于MIT等类一流大学。

我国的多数理工院校,仍以培养本专科生为主,在人文社科教育方面,也可以设学科、开课程,但发展专业应当严格控制。有人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重点理工大学腾飞的两只翅膀。我们认为,理与工仍是一般理工大学腾飞的翅膀,将人文教育看成调节飞行方向的尾巴也无不可。至于专科理工院校、企业职工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课内要求应该更低,学校有些综合性地进行人文社科教育的研究室也就够了。在美国,不同层次的大学对人文社科的要求也不相同,美国伦舍纳理工学院(RPI)电气电子工程专业4年制学士学位总学分为131学分,其中人文社科课程24学分,占(24/131=)18%。社区学院的专业目标更明确。以美国默色社区学院电子工程技术专业为例,2年制副学士学位总学分64学分,其中除必修课《英语写作》6学分、《健康和适应概念》2学分,占总学分的(8/64=)12.5%外,另有选修课社会科学3学分、人类学3学分,占总学会(6/64=)9.4%,其余均为专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可见,其有限的人文社科课程也是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专业技术工作服务的。我们认为,美国理工大学的这种设课是有借鉴意义的。

(四)科学技术分化发展的要求,导致现代高等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已为人类所共识。尽管人们对不同层次大学的专业与基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构比例的看法不一,但是,要求学有专攻却是一致的。因而,理工大学增加人文社科课程要从理与工这个核心出发,甚至还要从加强理与工这个目标出发,寻找通向人类文化的联系。简单地在学生的头脑中堆砌不同学科的知识,非但无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还会因杂乱的知识分散学生的主攻方向。

对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社科课程的作用,人们的认识也是一致的。美国伦舍纳理工学院将它看成联系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的纽带,所以,他们在24学分的人文社科课程中,18学分不许选修外语、宣传技巧之类课程,而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了解在工程决策时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的课程。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巴尼特则认为,只有通过别的学科的光线射入核心科目的结构,评价核心科目,才能使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下审视核心科目”,既看到核心科目的优点,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很显然,巴尼特对于从核心课程通向人类文化的其他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笔者想起武汉工业大学自动化系项国波教授在该校开设《自动化与社会发展》课程的工作。该课程将自动化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促进融为一体,对沟通自动化学科与社会发展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如果我国理工院校的专业教师能够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对于我国理工院校向“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模式发展一定会有好处。

(五)在目前开展的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建议我国理工大学根据自己学校的层次,也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培养目标的人文社科课程规划。理工院校的人文社科教育目标应该是给学生铺垫一个更宽阔的研究理工的文化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实现预定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层次的院校课程结构可能不一样,但哪一个层次都应使人文社科课程的结构能够架起由主科通向人类文化的座座桥梁,而不是在主科之外堆积一些与主科联系不大的其他学科知识。为此,理工院校人文社科课程建设要发挥理工专业教师与人文社科专职教师的两个积极性,共同规划不同学科人文社科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六)语文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在中小学十几年的基础教育中,一个学生如果连基本运用语言的能力都没有形成,靠大学匀出的一点语文课怎能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缺陷,我们以为主要应该通过大学入学考试把关。另一方面,任何一门自然科学课程都是通过语言传授的,如果每一本专业教材不仅在专业理论上一丝不苟,在语言表达上也千锤百炼,我们的专业教师讲课从专业的角度 看是一流的,从语言艺术的驾驭上也是一流的,学生在自然科学的学习、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能不逐年提高?从这一点考虑,我们赞成博耶尔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主张。所以,我们以为,提高理工院校专业教材和专业教师授课的人文素质,是改变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七)人文社科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潜在教育,如学术报告、各种形式的论坛、辩论会、社会活动、校园文化等。

(八)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进行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提倡“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在普通高中却实行文理分科,这是没有多大道理的。高校入学考试是导致中学生在文化基础方面偏废的主要原因,因而,文科大学生缺乏理科基础,而理科大学生缺乏文科基础。为使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能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普通高中应该进行文理综合教育。鉴于大学的入学考试对中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建议我国高校入学考试文理不分,实行综合考试。

标签:;  ;  ;  ;  ;  ;  ;  ;  ;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_大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