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 土方开挖回填施工
1.1.1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需要根据土方开挖深度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例如,当土方设计深度较深时,应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如基础开挖深度较浅,则可以一次开挖到位,并在机械开挖深度距设计标高 200mm 停止机械开挖,采人工进行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基层的土质情况以及开挖深度来确定放坡系数,通常情况下放坡系数应为 1:0.5,挖出的边坡还要保证形状规范、平整美观,并预留出宽度为 1m 左右的基础工作面。另外,由于基坑开挖施工很容易出现积水、超挖、边坡位移等问题,因此在开挖时必须要安排专人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测,查看标高是否符合要求、边坡是否出现位移等现象。而为避免积水问题,则要在开挖过程中于基坑的四周设置排水沟、集水坑以及截水沟,并用离心泵将基坑内水排到指定排水沟,如施工时恰好为雨季,还要提前对边坡进行防护,以免因雨水冲刷而使边坡失稳,引起塌方事故[1]。
1.1.2 土方回填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土方基础回填作为基础工程中的施工环节,通常很容易受到施工方的忽视,但由于土方回填不到位很容易引起地基沉降质量问题。因此,在回填施工时仍需对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首先,在回填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将基坑内的垃圾、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保证基坑底部的平整、清洁,清理完毕后还要由业主、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确定验收合格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方可开始进行回填施工。其次,在回填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对混凝土基础、桩基等进行保护,一方面,禁止运输车辆远离各成品,另一方面,则要尽量做到对称回填,以免因人为、车辆碰撞或是不对称回填而出现混凝土基础位移、基础短柱与支墩断裂等情况。土方要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将基坑中的基土压实,但具体碾压施工方法还要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当回填场地比较开阔时,可采用振动碾压实方法进行施工,而当基坑内基础比较密集时,则应尽量采用手扶振动碾压机、小型打夯机等机械设备或是人工夯实的方法进行碾压夯实[1]。
1.2 钢筋工程施工
1.2.1 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的技术难度较大,不同位置的钢筋在绑扎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例如,墙体钢筋的绑扎需要先根据弹好的墙与暗柱位置线,将墙、柱钢筋按比例调整到位,并保证墙体钢筋垂直,之后绑扎墙体竖向定位筋,将竖向定位排列均匀,并控制好间距后进行水平钢筋的绑扎。而柱钢筋的绑扎则需要按照预先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箍筋上移,之后再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对钢筋进行正反扣绑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钢筋保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避免混凝土污染钢筋,需要在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用塑料布将竖向主筋包裹起来,在浇筑完毕后,还要对主筋进行检查,如钢筋仍存在污染情况,则要及时清理混凝土浆,以保证钢筋表面的清洁。而在进行板筋绑扎施工时,如楼板的弯起筋、负钢筋已经绑扎好,则施工人员必须要在周围设置标示,禁止他人在钢筋上方踩踏行走,而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则可搭设跳板专门供施工人员走动,以免影响后续施工的进行。
1.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结构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是极为广泛了,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浇筑:①桩体的制造,由于不同的桩体结构对混凝土的要求是不同的,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需要按照水深来实时确定导管的直径。同时水下浇注的深度也会影响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所以说一定要注意导管的埋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尽量不要出现错误;②其他地基的建设,其他地基的建设之中重难点也是混凝土的浇筑,该过程需要进行找平操作,且对于扩展的基础垫层来说,厚度是不可以低于 70mm,强度方面也是不能大于 C10,同时还有极为严格的温度要求,即环境温度不能够低于 5℃,同时浇筑后的 7d 内必须进行持续性的养护;③墙体的建设了,墙体的建设之中需要保证的是混凝土的平整度,在保证了混凝土的平整度后才能够更好的进行隔热层的建设,同时各类挂点的设计安装必须要一步到位,不能够在墙体上进行额外的开凿[2]。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应用
2.1 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确定施工流程
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对建筑整体、框筒及布局方面进行深度的优化,由此来确定最合适的建设方式。以剪力墙的建设为例,这种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将会尽量减少暗桩的建设数量,同时针对该剪力墙的建设还需要先进行建设位置的确定,在相关的支撑系统建设完成之后进行钢架结构的架设,并进行混凝土灌注,从而进行剪力墙的建设[3]。
2.2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应用
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要求严格,既需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同时因为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就要低吸水性的特点,要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则需要采用创新工艺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和灌注过程。这里以清水混凝土为例,这种混凝土常常使用于墙面的装饰,也是当前最高规格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水泥打料块,且将水泥振捣的均匀,在仪器的检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配置,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且在吸水后会发生颜色上的改变,所以才需要对喷涂了清水混凝土的墙面进行处理,以降低干燥清水混凝土的吸水能力[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要点主要包括的是建筑基础结构施工、混凝土结构施工以及钢结构施工三个领域,而如果要对这些进行创新应用,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技术对帮助设计施工流程,同时混凝土系统施工和基础部分施工都可以用新型的技术来提升建筑的性能,相信在未来建筑施工中,“组装式”的建筑建设模式会取得极为广泛的应用,来提升建筑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新技术的层出不穷需要从业人员的掌握,而掌握这些技术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建筑单位重视对人员的特殊培训,掌握这些技术。
参考文献
[1]丁福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探讨[J].工程技术,2016(8):22.
[2]李怡坤.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6.
[3]武晋梅.谈谈现阶段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技术[J].建筑知识,2016(3):8.
论文作者:全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土方论文; 建筑论文; 基坑论文; 基础论文; 技术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