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论文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论文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

王泽京[1] 王 芬[2]张继格[3]

([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2]扬州大学医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3]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摘 要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零散到较为系统的过程、产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成果。但在研究对象主体、研究时段和研究区域等方面亟待加强。

关键词 近代 江苏 邮政 述评

江苏邮政是中国邮政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近代江苏邮政又是整个江苏邮政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本文拟分四个阶段对对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敬祈方家指教。

1 1983年以前

1983年以前,学界对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成果付诸阙如,此期出版了几本邮政通史类的著作,如张樑任的《中国邮政》,该书对中国邮政沿革、邮讯传递和邮政业务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研究;赵会钰编著的《中国之邮政事业》,赵氏对中国“邮政国际国内业务”、“邮政运输”、“边疆邮务”、“军事邮递”和“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黄梁驿掩映在一棵大槐树下,夏天的时候,它一定是亭亭如盖,将驿站拢在树阴里,蝉蜩爬在树上鸣叫不停。现在冬天到了,木叶尽脱,虬枝铮铮如铁,千百条光秃秃的枝丫间,七八个雀巢露出来。驿后就是土篱茅舍的黄梁村,半埋在积雪里。他们去敲门问路,果然有人姓黄,有人姓梁。“你们知道万花谷吗?知道去谷中的路吗?”雪盖冰棱下的木门,门后村民的脸多半包在深黑头巾里,茫然地摇着头。

这些著作虽然不是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成果,但为我们了解整个中国邮政产生、发展历程以及邮政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背景,有助于把握江苏邮政发展的脉络,有益于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

2 1984-1999年

这个时期零星出现了一些成果,是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的发轫阶段。

黄鹏的博士论文《近代江苏邮政事业研究(1897-1937)》是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的一部力作,著者不仅利用大陆档案馆图书馆资料,还专程到台湾搜集近代江苏邮政方面的资料,文章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对清季到抗战时期江苏省邮政进行实证研究,系统全面地展现了抗日战争前近半个世纪江苏邮政的全貌。

王树槐的专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和张海林的专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囿于主题,两部著作相关邮政研究的论述不多,前著对1860-1916年江苏省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现代化进程作全方位的研究,相关近代江苏邮政的内容主要是从清末民初江苏驿站、民信业状况及清末民初江苏邮政局所、业务收支情况几个方面研究这个时期江苏邮政的现代化状况,对这个时期江苏邮政的研究在局所网点建设、邮路等诸多方面没有展开。后著从市政建设等方面对苏州早期现代化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研究,相关近代苏州邮政的内容较少,主要对近代苏州地区民信业、客邮局运作情况、苏州地方邮政局成立时间、地点、局所网点以及业务和苏州实施邮政后绩效等方面进行考析。

这个时期,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取得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出现了数篇专门论述近代江苏邮政的硕士和博士论文。

3 2000-2007年

这个阶段近代江苏邮政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中,“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散点透视的观察视角,一直是山水画演变发展的主线。山水画历经一千多年的社会变革与发展,唐代之前山水仅仅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于作品中,到了唐代山水画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经过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得到迅猛的发展,作为山水画中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也在此期间产生。

第二,出现相关近代江苏邮政方面的研究专著,这就是马佑璋等主编的《江苏集邮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对清末至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的集邮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近代部分包括“集邮在江苏的萌芽和传播;集邮在江苏的兴起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后的集邮活动;江苏解放区邮票的收藏与传播。”使我们对近代江苏集邮的发展脉络,主要活动等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

随着北方大部及南方局部将在9月份迎来小麦种植季节,目前全国各地的秋季肥市场正在陆续推进,企业报价和相关优惠政策也已出台。受原料行情及供需方面等因素影响,今年市场上的秋季肥报价略微偏高,但也没有影响司尔特订货会上经销商、农户的订货热情。

4 2008年至今

这一时期有关近代江苏邮政的论文有2篇。一是张铸泉的《漫话“津镇骑差邮路”》,此文从“津镇骑差邮路”的建设背景、邮路时限、里程、创建目的等几个方面对该邮路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二是杨长松的《溧水邮政简史》,此文概述了明朝正德年间到1995年时期溧水(今隶属于南京市)邮政史,不过相关近代溧水邮政的内容着墨无多,仅仅一笔代过。

周子扬的硕士论文《苏州民信局与苏州官办邮政的博弈(1896-1934)》利用苏州市档案馆、和方志、报刊等资料,以近代苏州邮政官局与民间信局的相互博弈为主线,探析了近代苏州地民信局和苏州邮政官局的发展脉络、机构组织、业务开展等方面内容,尝试还原两种通讯系统之原貌,着重考察了二者博弈的过程。

在《孟子》中,出现了很多度量衡单位,如镒、里、乘等,这些计量单位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单词。因此,在翻译“地方百里可为王”、“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等句子时,多数译文会将其直接音译,或者转化为西方的常用度量单位,如mile,pound等。由此可见,对于在《孟子》英译中人、物特有名称文化背景的缺失现象还有待完善,仍需要众多学者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与抉择,才能为西方呈现出更完美的翻译译本。

王泽京的博士论文《清末江苏邮政研究(1866-1911)》以历史学实证、统计学等方法,透视清末江苏邮政通信的几种形态,厘清江苏邮政早期现代化脉络,考察清末江苏邮政的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资费调整、邮政网路及业务拓展的实态,分析影响清末江苏邮政发展的因素,剖析江苏邮政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力图重构清末江苏邮政概貌,探讨这一时期江苏邮政经营的得失。

陈希强的硕士论文《苏州邮政研究 (1897-1937)》以1897-1937年为时间断限,对此期苏州邮政的发展历程进行认真细致地勾稽,并阐释苏州邮政得以发展的缘由,苏州邮政产生的影响。作者认为传统通信方式——邮驿之日趋衰落、民间信局蓬勃兴起和日本客邮在姑苏的设立是在苏州邮政创办的重要原因。经过邮政当局等方面的长期努力,苏州邮政渐渐获得民众百姓的青睐,取得了发展,邮政局所的纷纷设立与改升,邮路的拓展以及邮务种类的增加就是明证。局所的纷设和邮务的多种经营发更加便利了民众,邮路的开拓则是邮政快捷高效地传递邮件的保证。文章指出,苏州邮政的发展主因有三,其一,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其二,苏州邮权的一统;其三,严格的邮政管理制度。文章还指出,苏州邮政对于地方民众生活、文化交流传播以及推动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出现了相关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的硕士论文:顾臻伟的《苏中邮电事业早期现代化进程》,这篇文章将近代江苏中部地区邮电事业分为三个阶段,即清末、民国前期、民国后期。从邮电的局所设置、邮政、电报路线、邮政、电政业务的开展等方面考察了近代苏中邮电的历史历程,并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作了归纳总结。

例如:在进行“斟酒”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事先对相关的操作进行示范,再引导学生一一进行练习,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互相斟酒的练习过程中使得自身的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此外,还有1篇涉及近代江苏镇江邮政的论文,即魏志文等的《镇江邮驿:中国邮政的缩影》,文章勾勒了宋、元至清末镇江地区邮驿发展轨迹,并从全国邮驿发展史的视角审视镇江地区邮驿发展历程,作者认为,自古代开办的邮驿通信到19世纪末的大清邮局的创立,镇江邮政经历一个逐步演化、渐渐成型的过程,堪称我国邮政的一个缩影。

此外,苏全有等《江苏民信局兴衰述评》是对江苏民信局进行系统论述的一篇文章,著者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阐析了江苏民信局地域的独特性,梳理了江苏民信局兴衰史,并对江苏民信局和江苏邮政局双方博弈作详细的考析,文章认为,除了邮局对民信局的打压外,民信局间的恶意竞争与战争等也是江苏民信局走向没落废止的重要因素。

王泽京论文《江苏华洋书信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文章首先介绍了华洋书信馆的性质、职能。其次考察了江苏华洋书信馆产生的原因及其与海关邮政的关系。然后又阐析江苏华洋书信馆的分布、发展状况。最后剖析了江苏华洋书信馆机构停办的原因。

综上所述,近代江苏邮政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零散到较为系统的过程、产生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研究时段上来说,缺乏专门研究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江苏地区邮政的著述,也无专门把整个近代江苏邮政作为研究对象的著述。第二,从研究对象的主体而言,尚无专门研究近代中共邮政、汪伪政权在江苏邮政通信的成果。第三,从区域而言,除了苏州、镇江和南京局部地区之外,迄今还没有对江苏其它7个地级市近代邮政进行探讨的专文。

注释

出水管道布置在集水廊道正中,从截水坝穿出,为保证出水量和便于冲洗防止淤塞,出水管道采用DN300PE管。从两个截水坝伸出的两条DN300PE出水管沿着沟道敷设50 m后并管为单根DN250级管。

① 关于近代史时段,有1840-1919年和1840-1949年两种观点。本文指后者。

参考文献

[1] 张樑任.中国邮政[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 赵会钰.中国之邮政事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3] 王树槐.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江苏省(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4] 张海林.苏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 张铸泉.漫话“津镇骑差邮路”[J].邮电企业管理,1987(4):48.

[6] 杨长松.溧水邮政简史[J].上海集邮,1999(1):41.

[7] 顾臻伟.苏中邮电事业早期现代化进程(19世纪末——1949年[D].扬州大学,2007年度 硕士学位论文.

[8] 马佑璋等.江苏集邮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9] 魏志文等.镇江邮驿:中国邮政的缩影[J].档案与建设,2002(11):58-59.

[10] 周子扬.苏州民信局与苏州官办邮政的博弈(1896-1934)[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1] 陈希强.苏州邮政研究(1897-1937)[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12] 王泽京.清末江苏邮政研究(1866-1911)[D].南京大学,2012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3] 黄鹏.近代江苏邮政事业研究(1897-1937)[D].南京大学,2015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14] 苏全有等.江苏民信局兴衰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2-57.

[15] 王泽京.江苏华洋书信馆研究[J].学理论,2017(10):47-49,84.

A Research on the Study of Modern Jiangsu Post

WANG Zejing[1],WANG Fen[2],ZHANG Jige[3]
([1]School of Marxism,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0;[2]Medical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0;[3]Jiangsu College of Tourism,Yangzhou,Jiangsu 225000)

Abstract The study of modern Jiangsu post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scratch to existence,from less to more,from scattered to more systematic,and produced some relatively important academic achievements.However,it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urgently,in the subject,research period and research area.

Keywords Modern times;Jiangsu;post;study

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73

标签:;  ;  ;  ;  ;  ;  ;  

近代江苏邮政研究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