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为一种论文,节约论文,态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知道办公中有多大的节约潜力?
踏进办公楼,你乘坐的电梯极有可能是不节能的。因为,中国正在使用的60多万部电梯中,节能电梯只占1.92%!
坐在办公桌前,你手中的铅笔十有八九不是环保的。因为再生铅笔的销量还很小,迄今为止,记者也就是在“两会”上和一些机关里看到上面写有“节约资源”字样的环保铅笔。如果你使用墨笔,那多半不是那种可重复灌墨水的钢笔,墨水在办公用品中基本上见不到了。替代钢笔的是圆珠笔或者水性笔,而且多数是一次性的,因为可替芯的笔要么太贵、要么太差,而且用起来麻烦。
如果你恰好要打印些东西,你用的纸张几乎都不是可再生的,因为可再生纸基本上没有进入办公系统,一是价高,二是质差。还有打印机,你似乎还没养成打印后关机的习惯,有时甚至下班了也不关,其实,它跟电脑一样也是个“电老虎”,待机能耗都在5瓦以上!
当然,还有那散布在走廊、厕所、会议室、开水间的“长明灯”,它们多数一开就是一组甚至几组灯管;还有那总是忘关的电脑显示屏;还有那办公电子化后仍然大量运行的各种纸制文件和材料;还有那夏天低于26摄氏度的空调……
这些都是细节,然而,就是这些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说明节能节约有巨大的潜力。
说到这里,记者想起了几件小事。
一件发生在日本,是煮鸡蛋。我们煮鸡蛋,多数是将鸡蛋放进锅里,加水烧开直至鸡蛋煮熟,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而在日本,他们用的是一个长宽高各4厘米的特制煮蛋器,放进鸡蛋,加水50毫升,加热后1分钟把水煮开,再煮3分钟后熄火,然后利用余热3分钟把鸡蛋煮熟,整个过程仅耗时7分钟。
两相比较,后者节水4/5,节省燃料近2/3,效率却提高近1倍。
一件发生在我身边。去年夏天,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应邀来《经济日报》给采编人员讲授音乐欣赏知识。周教授真是个讲课高手,他竟然用诙谐、唯美的语言,用新颖、生动的形式,把一堂高深的音乐理论课变成了一种美妙的听觉享受。然而,比他的课更让我难忘的是他的名片——一张用普通打印纸打印、手工裁制的纸片,出人意料的是,这纸片竟然是废旧五线谱的反面!
还有一件发生在一家央企。2001年,该企业老总更替,新老总一上任,就强调所有文件材料全部改为双面打印。这位老总洗漱时,只要暂时不用,哪怕只短短的一瞬,他也会先关掉水龙头。一次在火车上,他看到有人一边刷着牙一边开着水龙头,伸手就关了,没想到,他的行为给他换来了白眼。他这样做,因为他坚信:如果不节约用水,终有一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这些都是小事,有些琐碎。我想,它们之所以能够烙进了我的记忆,是因为它背后自觉、自然的节约精神和态度。
节约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些话语我们早就耳熟能详,可是它变成你的行动了吗?在你的脑海里,在你做事的时候,有节约的意识吗?
当然,节约不可能是无水之源,它与一国的资源禀赋紧密相关。这里还要说日本。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99%的石油、73.3%的煤炭、99%的铁矿石以及100%的镍、锰、钛等稀有金属均依赖进口。然而,资源短缺并未阻碍日本高速发展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匮乏的现状在他们心中变成了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又化作了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并且在他们的脑海里扎下根来,变成一种崇尚节约的生活态度,进而养成一种节约的习惯,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资源能源的瓶颈日趋刚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之路。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时,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片纸、一支笔,就会成为起步于细节的节约行为,是一连串让人称奇的节约妙招;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时,节约就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你再也不会因为节约事小而不为,因为浪费事小而为之。
今天我们节约了吗?怎样做才能更节约?如果在无论做什么事之前,人人都能这样扪心自问,我们就离节约型社会不远了。
标签:生活态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