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用电量在不断增加,这对变电站的要求也就更高,而又由于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实现了变电站智能化,运用先进的智能设备,以数字化的形式自动的完成测量、控制、传输保存信号、保护等工作,可以更加准确安全,并且降低人力工作量。但是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在许多方面上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相比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在功能原理上也有了变化,因此,需结合智能变电站本身特点研究出相应的运行维护模式。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安全维护难点;对策
前言
变电站风险控制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重中之重,在提高变电站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当注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在开展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其控制工作时,应当注重变电站交接班和值班管理、落实变电站消防管理、强化变电站防汛管理、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以及注重变电站安全器具管理,确保变电站各项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
1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基本原则
变电站交接班和值班管理、安全工器具等管理是目前变电运行维护的主要内容。近年来,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大,既大幅度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加大了变电运行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因此,为了提升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对策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必须要理顺与弄清变电运行维护的基本原则,从而进一步指导供电企业变电器运行维护风险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一,经济化原则。不可否认,电力行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追求可持续性化盈利,这是电力企业扩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确保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拙与前提。作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也要遵循经济化原则,优选风险维护与风险控制策略,构建高效、科学的变电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第二,专业化原则。从本质上讲,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是一项任务繁重、项目众多的复杂工作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智能变电站的普及与推广,机械与设备更加紧密,对变电运行维护技术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除了注重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之外,还要及时更新与改革风险维护管理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变电设备的新发展与新变化,使相关检测与维护工作更加精确、全面与科学。
第三,安全性原则。我们应该明确开展与推行变电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维护变电设备与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选择与制定变电站维护与管理方案的实践工作中,要时刻牢记安全性原则,进一步推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的根本理念。
2智能变电站安全维护难点
2.1运行过程产生的安全问题
当前的智能化变电站主要的元件是有源电子互感器,该设备会长时间的处于工作状态,在长期的供电状态下,可能会由于疲劳老化而产生错误。同时由于变电站接受和产生的电均为高压电,高压电所产生的磁效应是不能忽视的,互感器在传输高压电的时候,由于受到高压电磁场的影响,其性能也会有一定的变化,而且由于高压电并非恒压,产生磁场也并不恒定,难以精确预测,需要研究并选取特殊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与此同时,互感器内部的光纤以及玻璃的连接处都容易发生故障,以上都会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智能变电站会相应的安装一些保护性设备,这样可以控制电缆的使用数量。当前,较为有效的方案有在室外安装智能化的汇控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室外安装智能化汇控柜的环境要求并不低,而且极为严格,湿度方面的要求是必须不大于90%,温度也必须要控制在处在零下25℃到零上70℃的区间内,因此这便需要更加先进精良的技术来支持,也大大增加了相应的成本。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已经暴露等待我们去解决。
2.2被外界攻击的安全问题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智能,智能变电站的优越性在于信息的共享以及实时传输,这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方便了各个部门进行对变电站的运行和监管,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额外的了安全隐患。之所以是额外的安全隐患,是因为传统的变电站采用的模式是点对点的信息传递,只有在局部范围内信息可以自由的传播,这样是不容易受到外部攻击的,因此安全系数也相对会高一些。但是智能变电站将每个子变电站以及子系统全部相结合起来,互相信息完全互通,形成了一个全面共享的网络。如果其中一个子系统受到了攻击,那么另外所有的系统都有可能受到牵连,危害较大时,可能会引起全面的信息系统瘫痪。
3智能变电站安全维护难点的对策
3.1注重变电站交接班和值班管理
为了有效落实变电站交接班和值班管理工作,第一,应当注重交接班前准备工作。变电站的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营和管理情况,落实变电站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在开展变电站交接班准备工作时,变电站交接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对变电站所有设备及其运行记录的检查工作,同时落实变电站资料管理,提前落实变电站卫生、钥匙以及工器具等准备工作。变电站接班人员必须在值班长的带领下进入主控室,严禁变电站接班人员私自进入主控室。第二,应当落实变电站各项设备的运营情况的交代工作。在开展变电站交接班工作时,值班班长应当将变电站基本的变电站运营、事故处理以及设备缺陷等实际运行状况,特别是变电站下一步的运行注意事项交代给变电站值班人员,以便变电站现场值班人员开展各项记录和查阅工作。第三,注重变电站现场检查工作。变电站接班人员应当重点检查变电设备的缺陷和接班人员未能完成的工作,同时落实设备的检修试验工作,明确各项安全事项,注重检查变电站资料、工具、仪器以及变电站照明和卫生情况[3]。第四,落实变电站交接班手续的办理。接班人员在确定变电站运营情况正常后,接班值班长在记录上签名,完成后交由交班值班长进行签名,同时明确交接工作的时间,确保变电站交接工作顺利完成。
3.2变电站安全器具设备的管理
每一个变电站都会购置专用的安全器具,如何做好安全器具的管理工作也是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系数的重要手段。①值班人员要在每一样安全工具上贴好标签,放置在固定的位置,并提前检验工具是否完好、能够直接投入使用、是否需要维修与更换,既能够始终保持工器具完好,同时还可以保障工作人员随用随取,避免错过最佳维护与检修时机。②管理人员要安排专人打扫器具室卫生,定期打开门窗通风透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防治因为绝缘鞋、绝缘手段受潮而威胁工作人员生命安全。③工作人员要严格监管变电站各项机器与设备,关好保护室、高压设备室门窗,添加防鼠栏、防鼠网,封堵变电站内部小孔,防治各种小动物进入变电站主控室、配电室等等重地和设备机构箱、开关室等等,以防各种小动物随意进入变电站而引发安全事故
总结
智能变电站工作中应当注重变电站交接班和值班管理,落实变电站消防管理,同时强化变电站防汛管理,并不断加大变电站安全巡视管理力度和注重变电站安全器具管理,实现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及其控制,确保变电站各项设备的稳定运行,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电能。
参考文献:
[1]毛彪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控制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11.
[2]周珏卜.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与如何规避控制[J].通讯世界,2014,(23):200-201.
[3]冯平.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7):157-158.
论文作者:顾允慧,黄欣,闫树峰,张绍东,丁亚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变电站论文; 交接班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智能论文; 器具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