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社会全面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论文,社会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持人语: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要走怎样的道路?工业文明历时几百年,已经有成熟的经验和道路,照着这样的路走自然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全球生态危机表明,这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到顶峰而开始走下坡路了,继续照着这条道路走已经没有了出路,取代它的一定是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为什么要走生态文明之路?什么是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全新的问题。中国人真正走自己的路建设新文明,需要智慧和创新,包括价值观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特别是人类实践创新。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行动。
本栏目发表3篇论文:“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全面转型”;“生态文明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方式”;“生态文明与绿色消费”,从不同的视角研讨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期望有更多的学界同仁参与生态文明研究,发表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建设人与人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 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0X(2008)05-0061-06
20世纪中叶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它标志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人类将走向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学术思想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随之起步。至今这种研究大多具有“乌托邦”的性质,人们怀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憧憬,批判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行动。但是由于没有超越现有社会发展模式(工业文明模式)的实践,这种研究显得无力和脆弱。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日程。它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建设生态文明将成为人民大众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促进世界史一个根本性变革时代的到来,实现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转型。
一、哲学世界观转型
现代哲学强调主-客二分,以分析性思维指导人类实践。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主-客二分的理论模式中,人是主体而且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客体,作为客体只是人利用和改造的对象,强调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宣扬斗争哲学,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2.强调分析性思维和线性思维。它认为事物的动力学来自于部分的性质,部分决定整体,例如工业文明的社会,在社会层次,资本(资产阶级)决定社会发展,以资本为中心;在生态层次,人决定自然,以人为中心。这种哲学注重首要与次要之分,强调首要的并以它为中心。
3.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在理论上它表述为:人是宇宙(世界)的中心,因而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但在现实中,人是具体的个人,或某种利益群体。因而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实际上是个人中心主义,从来都没有而且也不是以“全人类利益为尺度”,而是以“个人(或少数人)利益为尺度”,即从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出发。个人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世界观,是20世纪人类行为的哲学基础。
而生态文明哲学强调“人-社会-自然”是有机整体,主张人与人和解、人与自然和解。它将实现三个方面转变。
1.哲学世界观转变:确立生态哲学,有机论世界观。生态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在这里,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也是主体,同样是存在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世界是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具有自组织、自调控、自己发展的性质,因而它朝有序和价值进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我们的有机世界,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比部分重要,事物的动力学来自整体而不是来自部分,即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整体决定部分。第三,有机世界虽然由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以整体性为主要特征,事物的关系和动态性比结构更重要,因而主张放弃首要次要之分,拒绝以什么为中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价值观转变:确立有机整体主义价值观。地球上不仅个人和团体有价值,而且要承认全人类的价值,承认子孙后代的价值;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生态哲学的价值观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人统治自然。它的本质是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它的目标是,通过人的解放和自然解放,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解,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和解,建设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3.思维方式转变:工业文明的哲学强调分析性思维,特别是以线性非循环思维指导人类行为。新的思维方式是生态学思维,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非线性和循环的动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思考和行动,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哲学。恩格斯指出:“只有那种最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最充分适应本世纪全世界的科学概念的哲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时代变了,哲学体系自然也随着变化。既然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结晶,是文化的活生生的灵魂,那么也迟早总有一天不仅从内部即内容上、而且从外部即从形式上触及和影响当代现实世界。现在哲学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哲学,而世界则成为哲学的世界。现在哲学正在深入当代人的内心,使他们的心里,充满着爱和憎的感情。”[1]
用生态文明时代的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建设是现实的需要。
二、社会政治转型
从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到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工业文明的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资本专制主义是它的主要特征。资本的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增殖资本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实现资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它需要维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这是资本的经济和政治的两个主要的根本属性。只要资本及其运行存在,马克思《资本论》揭示的资本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就存在和继续起作用。为了实现资本增殖,它必然不断加剧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同时不断加剧对自然价值的剥削;两种剥削同时进行、彼此加强,导致工业文明社会的基本矛盾即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的不断加剧和恶化,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也就是说,资本专制主义不仅导致它的社会危机,而且导致它的生态危机。这是当今世界问题的总根源。
科学社会主义揭示资本主义本质,反对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因为当时环境问题并没有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它着重关注社会基本矛盾的人与人社会关系方面,这是很自然的,并且是深刻和全面的。虽然工业文明发展中,社会危机的形态会随着资本主义的某些调整发生变化,但是它的本质没有变化,资本的本性没有变化。虽然矛盾的某些方面有所缓解,但是危机仍然存在而且在不断加剧。科学社会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仍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20世纪中叶,生态危机成为全球性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的新危机。这种危机不仅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而且表现在社会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关系中。这种危机形成的过程大体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增殖和积聚资本,不断加剧资本对剩余劳动的剥削,使劳动成为“异化劳动”,成为大众的苦役,引起劳动者的不满和反抗。为缓和对异化劳动的这种不满,就要用无穷无尽的商品去供应人们,鼓励高消费和过度消费。但是这种过度消费带有很大的欺骗性质,是一种“异化消费”。为了满足这种无穷无尽的消费,必须保持高度的工业增长率。这就促成生产过剩的发展。但是,这种生产过剩和过度消费却以损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不断加剧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形成资本主义新形式的危机,即生态危机。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必要和深刻的,它补充了工业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的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分析。但是,迄今它主要仍然停留在理论上。现实的社会进程,就总体而言仍然按照工业文明的模式继续发展。这里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同时并进彼此加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但是,工业文明社会所积累的社会基本矛盾,无论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还是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不可能在工业文明模式的范围内解决。解决这种基本矛盾,克服新危机需要一次新的文化革命,需要超越工业文明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用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一种“社会全面转型”,是世界史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这一变革的目标是建设生态社会主义,它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组成政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
20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出现了新形势:一方面,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不断激化;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不断激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这时,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全面凸现出来,引起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对生态危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产生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在这里,生态社会主义不是取代科学社会主义,而是以对生态危机的分析,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和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统一的分析,丰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生态学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结合,人与人社会关系矛盾分析和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分析的统一。这是完全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了人与人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密切相联和彼此相互制约性。他们说:“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根本观点。
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学原则与社会主义原则结合:社会主义原则是工人阶级组成政党,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取代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社会平等、正义和共同富裕。生态学原则是: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
生态系统,地球是有生命的有机整体,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是相互联系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矛盾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原则与生态学原则结合产生生态社会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发现。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的新社会。怎样建设生态社会主义,这是由时代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国家,如果仍然遵循工业文明的模式进行建设,那么社会基本矛盾是不可能有根本性转变和解决的。例如就现实进程而言,无论是苏东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或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虽然通过革命取得政权,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主要仍然采用传统工业文明模式,无论在哲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精神文化领域,还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领域,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工业文明模式发展的。这是难以解决历史积累的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发展模式转变,从工业文明模式到生态文明模式发展,这是社会的全面转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这里,所谓“民主”,并不是“为民作主”(这是中国最早的民主定义),而是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符合生态文明的政治体制建设和实施社会民主政治的要求。
工业文明的政治体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专制主义。“资本”决定社会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但资本只关心获得利润,增殖利润是它的唯一动力。资本运行不仅剥削剩余劳动,而且剥削自然界。它的不公正的天性,不仅具有自发的经济剥削和政治腐败机制,而且具有自发的破坏环境和资源的机制。在这里,所谓人权、民主和自由是不充分的、不完善的,或者是骗人的,只有资本及其增值是实在的。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主要原则是公正和平等,人民共同富裕,包括社会公平和环境公平、社会正义和自然正义。这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抉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三、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型
从工业文明线性的浪费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非线性的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
(一)生产方式转变
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线性非循环的生产。它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前提是:只是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是资本有价值,劳动只有维持自身生存的价值:物质生产中只是劳动产品有价值,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因而,经济生产中资本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压得很低,仅够维持他自身的再生产。而且,依据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对它的使用不计入成本因而无须付费;自然资源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资源无主,谁采谁有的观点,工业生产采用最简便因而最“经济”的生产工艺。它的模式是:“原料-产品-废料。”这是一种线性的非循环的生产,以排放大量废料为特征。这一生产工艺的运行,投入物质生产过程的资源,只有不到10%转化为产品,90%以上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这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的根源。它是不可持续的。
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非线性的和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它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前提是:不仅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也有价值:不仅资本有价值,劳动有更大的价值;物质生产中不仅劳动产品有价值,投入物质生产的自然资源也有价值。
依据这样的前提,社会物质生产对资源的消费需要付费并计入成本,因而要采用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技术,实行资源节约。它的技术形式是生态工艺。它的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
所谓“生态工艺”,是把大自然的法则应用于社会物质生产,模拟生物圈物质运动过程(仿圈学),设计无废料的生产,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实现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它应用生态学观点,主要是生态学中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的原理,系统工程优化方法,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设计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的产业技术体系。在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输入生产系统的物质,在第一次使用生产第一种产品以后,其剩余物是第二次使用,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果仍有剩余物是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剩余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毒无害的形式排放,能为环境中的生物吸收利用。
也就是说,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在确认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它的物质生产模式是:“原料-产品-剩余物-产品…”,矿产资源利用模式是:“矿产开采-产品制造-资源再生-产品制造…”,这是一种非线性和循环的生产,以资源分层多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为特征。它是物质循环利用的生产,无废料(无污染)的生产,如果出现环境污染,那是工艺设计错误,需要通过修改工艺加以排除。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在这里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一词之变表示从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转向追求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生态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循环经济。我们以资源经济为例: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开采迅速发展,现在资源开采的广度和深度都已经达到极限,人类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形势。矿产资源方面,科学家报告了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估计可采储量使用期限,主要矿产将于本世纪内开采完毕,此后基本上将无矿产可采。最近科学家报告说,全球稀有金属濒临枯竭。例如,铟顶多还能用10年,它的稀缺程度通过价格反映出来:2003年一公斤铟的售价为60美元,2006年已经达到1000美元;白金则在15年内消耗殆尽。地质学家说:“看到清洁工清扫街道我就很紧张。因为在他们收集垃圾的袋子里有世界上最稀有和最贵重的金属——白金。”白金用于汽车催化剂并由排气管排出,每年有数以吨计的白金散布在大小街道上。其实这种面源污染的物质是很难回收利用的,因为它非常稀薄;但白金还用于汽车燃料电池和其他电器中,它是可以通过拆解重新利用的。同样,铟用于液晶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美国《福布斯》报告说:“2100年,有些城市可能沦为‘鬼城’”,美国名城底特律、英国的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列在名单中。底特律自1950年以来人口已经减少三分之一,而且还在减少,它在不断萎缩中。全世界所有矿城和重工业城市都面临这样的命运。例如,有一百年历史的世界钢都美国匹兹堡的钢铁业已永久停产,它造就了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钢铁坟墓”。
但是,这种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科学家报告说:“城市是可回收金属的仓库”。
依据“物质不灭原理”,人们开采出来和已被利用的矿产并没有消失,而是以产品的形式,或主要以废弃物的形式,堆积在地球表面。也就是说,世界上已探明的主要矿产已经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它的不可再生的性质,由于人类活动已经具有可再生的性质。
例如,石油除燃烧过程消耗一部分,有一大部分转变为塑料,它可重新变为石油;各种金属转移到制成品或废弃物中,它可以在产品完成它的使用周期后重新利用。据报道,地球上已堆积的废旧物资以万亿吨计,每年新增100多亿吨。发达国家的金属蓄积量超过1000亿吨,其中大部分处于闲置和报废状态。但是,“钢铁坟墓”的所有废旧物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已有实践表明,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无论是拆解其元器件翻修再利用,或废旧物资提纯再利用,它比矿产开采、选矿、运输、冶炼的效率(经济效益)高得多;而且它比矿产开采、选矿、运输、冶炼过程所消耗的能源、水源和环境质量低得多,所排放的废弃物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又少得多。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循环利用的真相”一文,文章说:“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尤其耗费能源。例如,铝的循环利用最多能将能源消耗减少95%:塑料的循环利用可以将能源消耗减少70%;钢铁、纸张和玻璃分别可以减少60%、40%和30%的能源消耗。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引起烟雾、酸雨和河道污染的废弃物排放。”科学家说:“如果能利用循环再生的原材料,就不用再花这么大的力气采矿、伐树或钻井了。”也就是说,一种新的资源形式,可能需要提出“资源利用模式”转变的问题。
工业文明发展中,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工业生产采用的“矿产-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生产模式,不可能是持续的。生态文明的生产,通过“资源再生”,采用“矿产-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才是可持续的。
因此,生态文明的矿产经济模式,将从“资源开采型”到“资源再生型”转变。这是现实的需要。“资源再生”是资源利用的新途径,将为人类矿产资源利用提供无限的可能性。这是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的一部分,是一种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二)生活方式转变
现代社会认为,高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鼓励高消费。在“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指导下,遵循“增加或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就是幸福”,“充分享受更丰富的物质即为美”的价值观;它的口号是“更多、更大、更好”;在高新技术支持下,实行大量生产、过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生活。但地球没有能力支持这种生活,它是不可持续的。
生态文明的消费文化,实行一种更高级的生活结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
1.以知识和智慧的价值代替物质主义的价值。工业文明的消费生活,推崇物质财富和过度的物质享受,以高消费体现社会地位和事业成功。生态文明消费生活的价值观是:拥有、利用和消费知识和智慧高的商品是符合时代的行为;创造知识和智慧高的商品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发明、制造和销售知识及智慧高的商品的企业大行其道蓬勃发展;知识和智慧高的商品成为更受消费者欢迎的畅销商品,成为真正的名牌;发明、制造和销售知识及智慧高的商品的人受到社会的尊敬,成为体面的人。
2.以适度消费取代过度消费,以简朴生活取代奢侈浪费。“简朴”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标准,青睐绿色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多样化,商品和服务种类、质量和数量多样化,以适应消费者个人兴趣和爱好,人们有更多的选择消费的自由,有利于发挥消费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其口号是“小的是美。不浪费,不要”;格言是“回收利用、重复利用、更新”。
3.消费生活从崇尚物质转向崇尚精神。简朴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它超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崇尚社会、心理、精神、审美的需求;参加科学和艺术活动,旅游、娱乐和艺术欣赏;一定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信仰生活。这是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自然本性,更适应时代的潮流,是有更高生活质量的新生活。
此外,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模式转型,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社会观念转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方面。
总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社会主义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又一个伟大创举。按照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又好又快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全面转型,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斗不息,中国人民美好的未来必定能实现,必定会实现!
标签: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危机论文; 经济论文; 工业文明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