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组织幼儿谈话,相互倾听、交谈;引导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风声、雨声、乐器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汽车的喇叭声等,让幼儿听后及时模仿,想象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另外,还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提出要求,让幼儿会听,听得懂,仔细听,不要打断别人的话,这是一种文明习惯。 三、要培养幼儿多说 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是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二是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机会,创造“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多创造和幼儿接触的机会,进行深入交谈,在交谈中互相建立感情。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时,特别要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坚决改变教师说,孩子听的教学模式,还要注意避免说得好的就让说、说得不太好的就不让说的错误做法。让孩子明白说错了也没关系,可以重来,并相信自己一定能说好。教师要注意给全班幼儿“说”的机会,营造一个“说”的氛围,让孩子多练习“说”,在“说”中学习说。 四、要培养幼儿多阅读、多练习 教师要把早期阅读贯穿于幼儿每天的生活与学习中,积极营造愉快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早期阅读。早期阅读不能仅限于语言教学活动,应该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孩子阅读的环境,积极营造愉快的阅读氛围。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都会有好奇心,很多新鲜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在角色游戏活动中,鲜艳夺目的小医院、娃娃家、小汽车的活动标志,让孩子更愿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又如,日常环境的创造,同样可以吸引孩子。再如,与字宝宝做朋友、每周一句、和鱼宝宝做朋友等活动,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在生活中,要注意规范语言的渗透,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喜欢的图书,让孩子喜欢上早期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发音,使他们吐字准确、清楚,丰富幼儿的词汇,并正确地运用。教会幼儿根据汉语语法规则讲话,这些都是需要在语言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教师应该要求幼儿多练习,反复练习,一步步地掌握;给幼儿创造多练的环境,提供多练的机会。由于幼儿语言发展得还不成熟,很多发音还不够标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幼儿就能说得好,掌握得快。 总之,幼儿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时,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知道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英.幼儿语言教育初探.金山,2008(11). [2]田翠.浅谈幼儿语言教育.吉林教育,2010(22). [3]谢全霞.浅谈幼儿文学的语言.黑河学刊,2011(01).
论文作者:张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幼儿论文; 语言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环境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