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的介入能否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缩短产妇的产程、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32 例,将32 例出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 例产妇,医院对两组初产妇均采用产科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前、产中及产后都辅以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初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在对足月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初产妇分娩痛苦相对减轻,且分娩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心理护理的干预还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结论 心理护理在足月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介入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助于产妇身体的尽快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护理;分娩
前言:分娩过程是女性的生命活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生理时期,尤其是对于初产妇,即使在分娩之前做了各种准备和功课,然而一旦真的亲身经历这种情况,由于其对于分娩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难免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而这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则难免会对分娩过程产生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能够在进行分娩手术前解决产妇的不良情绪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来探究心理护理对于分娩过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足月初产妇32 例,产妇年龄21~28 岁,平均年龄25.3 岁,孕周37~41 周。随机将32 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6 例产妇,两组产妇均为检查出其他疾病,且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身体状况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两初产妇均实施产科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根据产妇出现的心理问题,用心理护理在产前、场中、产后进行干预处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所示:1.2.1 常规护理: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给产妇家一样安全放心的感觉,在进行分娩手术之前为产妇详细介绍常规的分娩知识,让产妇了解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对于产妇和胎儿的重要性,如若产妇及其家属未提出过多的疑问,则要避免做过多的介绍,以免手术过程受到干扰。
1.2.2 心理护理(1)产前心理护理: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对产妇及其家属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不要被动的等待产妇及其家属来询问,而要主动的与他们交流,向他们详细介绍产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分娩生产的过程以及产后一些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的知识。护理人员不仅仅只着眼于产妇的身体情况,更要时刻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在精神上给予产妇支持和鼓励,要为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以现代医学水平对于正常分娩的把握,消除产妇及其家属内心的不安和焦虑。然后就是在产前要充分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以及她们的顾虑所在,从而根据个人情况进行疏导,使产妇对分娩尤其是分娩时的疼痛做好充足的准备。
(2)分娩过程中三个产程的心理护理:要根据产妇个人的差别,分别进行适当且实时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工作。第一产程,产妇开始出现宫缩,产生宫缩痛,此时护理人员应该与产妇进行交流,介绍为何会出现宫缩痛,缓解产妇的不安情绪,按摩产妇背部,指导产妇做一些例如深呼吸的放松运动,使其情绪得到稳定;第二产程则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予以鼓励,指导产妇做正确的用力方法;第三产程则是在婴儿免除后对产妇进行祝福和安慰,指导产妇调整呼吸方式,放松星期直至胎盘顺利娩出。
1.2.3 产后的心理护理 在顺利分娩后,除了常规护理外,要尽快安排产妇与婴儿见面,稳定产妇的情绪使产妇的身心得以安慰。并在半小时内安排第一次的母乳喂养,耐心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方法,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对于产妇恢复以及新生儿的帮助,并对家属关于如何照顾产妇及新生儿进行指导。
2.结果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对比经过术后对比可以发现,对照组的16 例产妇中,顺产的产妇为8 例,顺产率为50%,而观察组顺产的产妇为11 例,顺产率为68.75%。对比可知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且就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情况来看,观察组产妇明显要比对照组产妇好得多。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的比较、由表格数据对比可知,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上的时间都要比对照组短。
产程时间比较
3.讨论分娩过程是女性的正常生理反馈,同时也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而产妇最难以承受和忍耐的就是分娩过程中的剧痛,虽然在怀孕期间时常伴有疼痛,产妇对于疼痛有了一定的准备,但一旦进入真正的分娩过程的阵痛,产妇依然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而对分娩过程产生影响,对产妇和胎儿造成伤害。经研究表明,产妇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对分娩过程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有可能引发宫缩无力、痛觉过敏、产程延长等问题,甚至于有些产妇由于心理崩溃,要求停止正常分娩,进行剖宫产。产妇在分娩前难免会有一些紧张焦躁等不良的情绪,这些不良反应多源于产妇对于分娩过程的不了解以及准备不足,还有就是对安全问题的担忧。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加剧产妇的应激反应,导致产程异常、引发分娩并发症。
随着人们对医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医学心理学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可以通过对分娩过程进行心理干预,从而达到减轻和化解疼痛的目的。正确的心理引导可以增强产妇对于正常分娩的信心,缓解其不安的情绪。本次研究表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正常分娩率和母乳喂养率,而且在缓解疼痛方面也有良好的效果。总之,在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后,顺产率明显提高,产程明显缩短,且母乳喂养率也得到了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宋慧玉.心理护理对足月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5,02:140-141.[2]徐惠萍.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2:138-139.
论文作者:李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产妇论文; 初产妇论文; 心理论文; 过程论文; 常规论文; 两组论文; 产前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