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研究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年来论文,政策论文,简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4)06-0020-008 “政策是一定社会集团为实现一定利益、完成一定任务而确立的活动原则和行为准则。”[1](P512)“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2](P1298)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而制定的纲领和原则,主要以公文如通知、规定、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涵盖课程教材政策、师资队伍政策、人才培养政策和科学研究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过程、环境、方法、事实等为对象,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解释、预测和控制职能,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探析其进程脉络、基本内涵和鲜明特征,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发展的进程脉络 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尤其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打造研究平台方面更具特色。大致说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4-1992年)、调整巩固阶段(1993-2003年)、改革深化阶段(2004-2010年)和创新完善阶段(2011年至今)。 1.起步探索阶段(1984-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各高校逐渐恢复正规化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这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大量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人们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科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1984年,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时开始从政策层面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地位和作用,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进入起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政策体现有:《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8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1991年)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作了初步界定,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学生思想规律和教学方法规律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分析和批判研究等,指明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方向,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2.调整巩固阶段(1993-2003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家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求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若干新课题。由此,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加强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密切教育科研同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的联系,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3](P76)这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进入调整巩固阶段。此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1995年)等承载政策的文件相继出台,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其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德育、教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以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目标,要求“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4](P267)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3.改革深化阶段(2004-2010年)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科学研究成效显著,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需要大力推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此,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出台,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管理体制、科研队伍、领导力量以及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相关事宜,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进入改革深化阶段。同年2月,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要求加强科研队伍、课题攻关、科研基地、学术刊物建设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2009年)等操作层面政策共同建构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高潮的兴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8年)分别就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提出指导性意见,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渠道。 4.创新完善阶段(2011年至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强调文化建设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任务更加紧迫,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31号)。根据《通知》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指出“为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是未来十年的主要任务。”[5]与此同时,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着力“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6]进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两份文件鉴于以往科学研究政策的基本经验,融入信息时代元素,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进入创新完善阶段。201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着力进行整体性研究、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7]给予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不少具体建议。这些政策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行为准则,将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规范化和高效化进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发展的基本内涵 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内容体系,主要关涉科研机构、研究平台、科研立项、评价机制和学术期刊等方面。 1.成立科学研究机构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需要成立相应的科学研究机构。1984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院校成立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室,将其科研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拨给专款,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查,举办学术研讨会,为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规定,要“创造条件使教师至少在授课五年中能脱产半年补充知识、开展科研”,[4](P164)强调学校和院系领导及有关部门要为教师开展科研创造条件,保证科研活动及社会调查所需费用。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同时,“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4](P533)目前,基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着力解决学位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研究机构的分离问题。依照政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先后以“马列主义教研室”、“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室”、“‘两课’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或研究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名称出现,组织配备日渐完善,科研队伍逐步壮大,研究经费不断增多,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搭建科学研究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主要依托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一平台。1999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计划从1999年至2001年滚动评审100个左右的重点研究基地,启动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2012年推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实施办法》,要求继续建设2009年评估合格的重点研究基地,决定在2012年和2015年分两批组织实施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扩展教育部基地、社会科学实验室、部部共建和部省共建的研究基地规模,全方位支持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尽管两份《计划》制定的时代背景有所区别,但对基地建设的核心要求大致相同,包括承担重大研究项目、产出重要研究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动态、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深化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结构布局等,2012年计划实施方案还增加了加强资料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加强对研究基地的管理,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2006年修订),对管理体制、人员管理、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经费管理、科研设施与图书资料、网络建设、档案管理、报告制度、检查评估等作出具体规定,管理内容较为完备细致。目前,教育部共公布了五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不乏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的重点研究基地,如“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等。同时,地方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也在积极推进,如“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等,以及高校自己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平台,如“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等,基本形成国家、地方、高校三级研究平台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3.支持科学研究立项 给予科学研究必要的支持,加强联合攻关和项目管理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关注的重点。早在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就提出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批科学研究课题,组织高等学校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分工协作,进行研究”。[4](P66)之后,多项科研项目管理政策陆续出台,如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学研究项目管理的意见》(2012年)等,要求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强化科研服务体系和管理监督机制,推动高校科学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作为科研项目管理的配套政策颁布,明确经费管理权责关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经费预算和使用管理以及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中央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科研事业健康发展。”[8]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业已形成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三大层级的课题体系,研究内容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国家级课题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为主,代表性政策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2012年)等,如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依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每年推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题指南,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研究”,设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重大项目。省部级课题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为主。如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2006年),设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并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专项任务,每年给予立项,系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各省(市)根据地方实际相应制定本地区社科项目管理办法立项,如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改革开放视域下社会思潮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研究”、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等。校级课题由各高校依据本校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设立,如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突发事件背景下应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球化视野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等。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创新成果的大量出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健全科学研究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意见和实施办法遵照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执行。评价内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将科学研究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条件。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08年)指出“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4](P535)国家教委《关于在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中聘任教师职务的实施意见》(1987年)规定,任职副教授和教授的教师必须公开发表过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成果形式包括专著、论文、教材、电教片、学术资料、教学与教学法研究成果及调查报告。二是加强对学术规范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一些学术评价标准不统一、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客观上要求明确研究规范,加强学风、文风建设,保障学术自由。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4年)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和学术批评规范;《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年)要求结合教师自律和制度他律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维护学者和学术尊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2012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9]依法惩处高校科学研究违法违纪行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2013年)严厉打击学术失范行为,在年度考核中,对“学术不端、违反师德规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10]2009年《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指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七大学术不端行为,要求各高校严肃处理,着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三是奖励优秀研究成果。教育部先后出台《“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04年)、《高等学校哲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2009年)、《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2011年)等政策,确立了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对优秀著作、论文、研究报告以及普及类成果进行奖励,给予科学研究成果优秀的教师以经费资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5.打造科学研究优秀期刊 学术期刊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发表园地,是科学研究人员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参与学术交流的理论阵地。经过30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期刊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198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成立,作为会刊的《思想教育研究》于1985年1月创刊发行,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期间先后创办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代表性期刊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思想理论教育》(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主办)。2003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实施方案》出台,计划用5年时间滚动推出20家左右在国内外影响较大、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的社科学报及特色栏目,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促进社科学报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整体办刊水平。目前已经入选名刊工程的期刊有31家,其中不少都设有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栏目。2004年《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计划在3~5年时间内建设30个左右享誉国内外学术界的高水平高校学报品牌栏目,为解决现实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推进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如今已有三批栏目入选,其中《思想教育研究》的“学科建设”栏目、《教学与研究》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栏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青少年研究”栏目、《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等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密切相关。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通过有重点、持续性的资助,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国家社科基金已审核通过两批资助期刊,马列·科社专业期刊分别是:《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优秀期刊和优秀栏目的打造,很好地引导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推出学术精品,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发展的鲜明特征 探析30年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可以发现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鲜明的政治导向性、现实关照性、实证考究性和鼓励创新性等征象与标志。 1.政治导向性 政治导向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集中反映党和国家的意识、志向和目标,遵循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政治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的首要特征。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是一种政治措施,体现党和国家的政治价值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要体现党的意志和利益,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1](P492)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强调“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关键”。[11](P494)党中央十分重视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熟悉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4](P369)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在30年不同发展时期,始终注重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努力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思想库”、“智囊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平台和期刊的建设以及课题申报都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指针,围绕党的理论发展展开研究,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2007年)指出:“要把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要制定系统的学习计划,列出专题进行研讨。要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加强课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4](P522) 2.现实关照性 现实关照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回应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难题,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的基本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活力的根本途径。”[12]现实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常思常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只有回归现实,接达地气,才能获取发展活力,实现研究价值。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强调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如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按照“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3]的要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3年课题指南推出一批有关意识形态建设的研究项目,各学术期刊刊载出不少相关论文,如“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等,为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注重把教育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研究任务,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问题研究列入规划”,[4](P384)聚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如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通知》(2006年)指出:“要围绕当前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4](P48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就抓住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利益诉求,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文理念。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重视发挥研究成果的现实社会功效,要求“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4](P366)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注意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中”,[4](P369)评价研究成果“要注重实际价值,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4](P368)如2007年教育部社科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研究”成果现已被教育部采纳,并准备在全国高校进行试点、推广,以期更科学地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3.实证考究性 实证考究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以实证调查的情况为依据,确保研究成果切实可靠。注重实证调查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的突出特征。毛泽东早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14](P802)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历来重视调查研究,引导研究者把眼光投向实际,从鲜活的实践中获取翔实数据,得出研究结论,鼓励研究者面向社会进行调查,并给予经费支持。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强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开展工作的新机制与新途径,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4](P339)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在推出年度课题指南之前会面向全社会进行选题征集和论证,充分考究选题的必要性。教育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从1991年起,每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作滚动调查,分析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提供决策参考。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实施办法》正式启动,要求建立以原始数据为支撑的动态专题数据库,通过滚动调查保证数据库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对现实意义重大、能为国家提供应用咨询的研究报告给予资助。事实表明,通过不间断地实证调查,科学研究人员能更好地把握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形成一批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真理性和实用性。 4.鼓励创新性 鼓励创新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将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在要求,鼓励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不断以新思维、新描述、新观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鼓励创新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的显著特征。科学研究的主旨在于立足现实考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推陈出新,乘势而上。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8年)中指出:“充分发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阵地的作用,更好地推动高校科学研究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服务。”[4](P529)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13年)指出:“要进一步营造尊重创新、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训练,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青年师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提供更丰富的机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15]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2年)指出,要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学校与科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16]目前,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创新的重要阵地。科学研究创新需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优秀成果、研究方法和管理经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政策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翻译成外文出版发行,“通过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设立‘外文优秀成果奖’等方式,加大对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奖励宣传力度”。[6]积极“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17]选派优秀研究者到海外讲学访问,积极引进国境外知名专家来华从事合作研究,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论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话语影响力。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科学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大学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