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起点——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重要讲话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新起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4)09-0005-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系统阐释,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节点,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凝聚力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起点、求真务实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境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观念,进一步认识学科的基本性质,把握学科建设的新定位 对学科的性质和定位的准确把握,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属性,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性质和定位。200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巩固”的思想,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思想,[1]直接旨向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性质和定位,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同样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和定位的深刻阐释。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上,习近平认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这“三个事关”,阐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战略地位,彰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中的强大推进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性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定位。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上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指出:“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共同思想基础”的内核在于“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共同思想基础”的集中体现。由“共同思想基础”到“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由此也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其中,重要的是确定如何“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等等。[3]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1]这是习近平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上,确定新的发展起点,形成新的发展定位。 一是要深刻把握“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大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要增强,始终是我们牢牢把握的“大事”。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就体现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势”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基础的“大事”上。这些是镌留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中的深刻记忆和宝贵经验。 二是要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明确学科建设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的定位。从“大局”上,要深化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深刻把握学科的特殊定位。从“大势”上,要认识提升“软实力”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上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从“大事”上,要巩固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阵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锤炼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的本领和胆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这些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走向新的辉煌的基点和起点。 “两个巩固”阐释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相统一的思想,既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级学科的内在逻辑和根据,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从整体上规划和统筹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根本要求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要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其他二级学科一起,相互结合、协同发展,增强学科建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体现“两个巩固”的整体作用和综合力量,同时也彰显各自二级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别要在对象、内容、形式、过程和方法上,昭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和“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的学科性质、功能及学科建设定位。 二、实现“增强国家精神力量”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学科的发展目标,形成学科建设的总体布局 2013年3月,习近平在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庄严时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主题,深刻阐释了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结合为一体的中国精神的深刻寓意。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2]同年8月,习近平提出了“增强国家精神力量”的新观点,阐释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新思想。[1]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精神”到“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到“国家精神力量”,再到人民的“精神世界”、“精神力量”、“精神需求”的阐释,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布局。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如习近平所要求的,就是“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1]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在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4](P430)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深刻把握道路开拓、制度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密切关联及其在实践中协同推进、交互作用的内在逻辑。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够更为广泛地激励人民主体精神世界的发展和创新,更为深刻地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念,更为鲜明地激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格。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如习近平所提出的,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践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涉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坚持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有实效性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事关坚持还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弘扬主旋律,才能树立社会思想的主心骨;传播正能量,才能凝聚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如习近平所要求的,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地贴近、贴紧中国社会的实际,要“接地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不竭动力同样在于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5]这里的“创新”,一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紧扣关键问题,着力推动解决“两个巩固”中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有效地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特别是在“面对面”地解决人民群众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具体问题中,才有真实意义上的创新。二是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的契合,发挥自身在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的推动力、作用力和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只有深刻介入满足人民精神需要的大局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创新。 围绕“增强国家精神力量”展开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目标,也就形成了学科建设的新布局。新的目标和布局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从“增强国家精神力量”的高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的视域,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过程和方法,在弘扬“中国精神”和“增强国家精神力量”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三、树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进一步认识学科的主要功能,坚守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精神,都有作为时代精神的共同思想基础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力和聚焦点,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大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值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在核心价值观中,有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要求;有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有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综合一体,交相辉映,凸显了一个大写的“德”字。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遵循,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践行和遵循的要求,融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为一体,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时代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向作用,首先就体现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培育、践行和遵循中。 历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于“私德”的培育和践行问题。显然,“严私德”是以公民个人为主体的,其教育面最为宽泛、受教育者最为广大、教育层次最为基础、教育成效也最为直接,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严私德”相比较,对“大德”、“公德”教育和践行还缺乏力度和深度,甚至多有缺失、缺位甚或时有忽视,存在着把“大德”、“公德”教育和践行完全公民个别化,从而为“私德”所覆盖,出现了以“私德”为单一教育层面的偏向。当然,“大德”、“公德”有细化、可归结为“私德”的一面,但也有其整体化、不可细化的一面。例如,在“大德”上,如习近平指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6]这里的“我们”,作为“大德”的践行主体,就不能简单地细化为“私德”的公民个体。“大德”弘扬、呈现的将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讲就是要清楚“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大德”践行,承诺的将是“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不认可‘国强必霸’的逻辑,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中华民族被外族任意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德”遵循,始终不渝的将是“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6] “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7]习近平这里提出的,就是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如何“明大德”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释,就十分关注其中“大德”的意蕴。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第一次提到“中国梦”时就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夙愿的升华,是中国人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的美好憧憬,是对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宣示,是对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担当,也是对推动建设公正、民主、和谐的世界秩序的真诚追求。国家之“大德”寓于“中国梦”之中,因此,“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8] “明大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应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习近平提出的,主要有“一些重大礼仪活动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以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起到“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司法政策行为等都置于核心价值观念的统摄之下”;“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等等。[9](P89-90)国家礼仪、国家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司法政策和社会管理原则,是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宣示,是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载体。 习近平对“中国梦”中体现的当代中国“大德”意蕴的阐释,充分体现了“明大德”的性质、内涵、形式和意义。“明大德”是国家的思想内涵、是国家的政治形象;是国家的价值体认、是国家凝聚民族精神和人民力量的“神器”;是坚持道路发展、制度完善和理论创新的软实力;是国家的世界形象和内在定力的根本证实。思想政治教育要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承担起“明大德”及其与“守公德”、“严私德”整体并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引导。 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科的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形成学科建设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样式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样式,是学科创新的基本路径,也是学科建设的卓越追求。习近平在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时,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7]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这样,对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也需要这样,需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不断显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的基因,不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国样式的特质。 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育德哲理,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沃土。习近平指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10]这里提到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等方面的精神与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对大学生的讲话中,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再次提到:“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6]所有这些思想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蕴含了“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7]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升华,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新的进程中得到切实落实和贯彻。 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育德哲理,是涵养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的思想文化源泉。习近平作过这样的释义:“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6]深刻理解“修身”、“齐家”、“平天下”古训的寓意,能够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意蕴及其密切关联的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积淀的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气质、激扬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国风格的最为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思想文化源泉。 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育德哲理,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文化根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重要的是在创造中转化和创新中发展。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8]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中国的历史、现实与未来,把中华民族追求的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一代接着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创造中转化和创新中发展,使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思想道德精华闪烁着时代的绚丽光彩和焕发着盎然生机。 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精华和育德哲理,也是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各方面的文化载体。习近平提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1]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能讲清楚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传统美德的民族气质、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增强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发展的自觉、自信、自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开放性,既体现在学习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上,也体现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上,更体现在立足创新,用中国的文化样式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样式。 五、增强“本领意识”,健全学科“因时而变”和“随事而制”的品质,追求学科建设的新的境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正处于“漫步从头越”的重要时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一时期社会的显著变化在于,社会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正在发生着愈益深刻的变化,与此相关联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愈益交相呈现;思想文化领域交流交融交锋的格局,也愈加错综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愈益显现,思想观念意识的多样多元呈现多变态势。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经济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发展与危机交织在一起;同时,一些国家风云变幻、政权更迭的“颜色”革命,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运动严重挫折时的景象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国家政权的瓦解从思想领域开始、从意识形态上打开缺口的共同特点却愈显突出。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发生在一夜之间,但思想演化和意识形态蜕变都有一个长期孕育过程。殷鉴不远,是以为鉴。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现象,有时尽管竭尽全力、疲于奔命,但结果要么不对路子,要么事与愿违,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结局。力不从心的“本领恐慌”,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及时告诫,“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10]面对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必须把克服“本领恐慌”、增强“本领意识”的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环境、过程、形式和方法等各方面,“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10]要在增强“本领意识”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党的十八大刚结束,习近平在提到认真学习党章问题时,就提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这是对学习党章的方法和过程的要求,也应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过程的要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习近平又提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本领意识”的基本要求。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过程来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调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突出了受教育者自身的体认;强调了受教育者自身在道德意愿、道德情感、道德判断、道德责任实践过程和环节上的自省,突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引导,以及对受教育者在道德认知、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过程和环节上的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领”,对于习惯于以“灌输”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种“本领恐慌”意义上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有了根本性变化,在信息传递形式和人们生活方式及交往形式发生实质性变化等一系列新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灌输”为主导方法抑或为基本方法,显然不再合适了。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宣传思想工作一样,“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9]推进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主导的方法和过程,可能成为学科建设增强“本领意识”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习近平在回顾自己的道德成长之路时曾提到:“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12]“修身”中“自己”的主体意识,是道德成长的内在动力。即便在“修身”过程中,也如习近平所作比喻的,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这里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环节中主体意识和内在动力的重要性。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习近平提出的青少年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六字要求,即“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3]也突出了青少年在道德养成过程、环节中主体意识和体认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养成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规律。 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主体“修身”意识在立德树人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提出:“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他还告诫青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6]习近平连续用了八个“学会”,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主体意识,突出了受教育者自身主体认知、主体自觉、主体践行的重要意义。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雄关漫道”,“因时而变”和“随时而制”,既是其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学科主要的风格和品质。走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发展的新起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更需要在创新中锤炼新的学科本领,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境界。标签: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习近平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