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附子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一般以水稻田为前茬最好。在水稻收后,放干田水,使它充分熟化,增加肥力。从大雪开始,犁深20~30厘米,三犁三耙,务必使土块细碎、松软,10月下旬 (霜降)每亩地施厩肥或堆肥 4000~5000千克作底肥,按宽1.2米(包括排灌沟)作畦,畦面宽1米,将过磷酸钙50千克、菜饼肥50千克,碎细混合撒入畦面,搅拌均匀,拉耙定距,以备下种。
2.繁殖方式
先要选种根,块根按大小可分三级,一级每100个块根重2千克,二级重0.75~1.75千克,三级重 0.25~0.5千克,一级和三级多用作乌头种根,二级块根用作附子种根,每亩用块根11000~12000个,为130~150千克,凡是块根皮上带黑疤,水旋病及有伤口和病虫害的块根,不可作种。种根挖出后,放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摊开(厚约6厘米)晾7~15天,使皮层水分稍干一些就可栽种。11月上、中旬(立冬后)在畦中按顺序以株行距15×18厘米、窝深12厘米稳苗入坑栽成3行,后覆土9厘米厚,成鱼背形以利于排水。在栽种时每隔10株间可多栽1块根,以利补苗,确保丰产。可在两侧套种胡萝卜,翌年2月收获萝卜,并修根后套种玉米,收了玉米又可栽结球甘蓝(包心白菜)。
二、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11月中旬前后浅锄草1次,保持田间无杂草。
2、补苗 第二年早春苗出齐后,及时进行补苗,取健苗带土补栽,压实,浇清水以利成活。
3、追肥、培土
一般追肥3次。2月上旬出现 5~6片叶子时,每亩用尿水肥 3000~3500千克,在行间挖小沟顺沟灌1次;第二次在5月份修病根后,施入人粪尿3000~3500千克,或油饼肥250千克,每3株间挖1穴施入肥料盖土,第一、二次追肥窝要离开;第三次在8月上旬进行,每亩用人畜粪水1000千克,尿素10千克,兑1000千克水淋灌。在追肥的同时进行培土,厚6~15厘米,作成鱼背形。
4、摘尖 苗高30~3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摘高尖,7天后摘二类苗的尖,再过7天摘三类苗的尖。摘尖后附芽生长快,应及时摘掉。
5、修根 在4月上旬谷雨以前、立夏后修根1次:轻轻刨开根部土,均匀地保留2~3个健壮的新生附子,其余小附子全部切掉取出,注意勿伤根和茎秆。
三、病虫害防治
1、白绢病
多发于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为害附子根茎部。
防治方法:①选无病乌头作种;②轮作;③修根时,每亩用五氯硝基苯粉剂2千克与50千克干细土拌匀,施在根茎周围再覆土;④发病初期,深埋病株和病土,并用5%石灰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壮植株。
2、霜霉病 3~5月发生,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苗,并用 1:1: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3、根腐病 4~7月发生,为害根部。
防治方法:①修根时勿伤根茎;②不过多施用碱性肥料;③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淋灌。
4、红蚜虫 3月下旬或4月上旬始发,5~6月为盛,为害植株顶部嫩茎。
防治方法:40%乐果乳油800~ 1500倍液喷杀。
四、采收与加工
在7月下旬收获。用二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下附子,去掉须根成泥附子,需马上加工。同时母根砍下晒干成乌头。
泥附子在主要加工方法有三种:①黑顺片:选大、中个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镁)的水溶液5天后捞出,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约0.5厘米的厚片,再用水浸漂,取出用调色液(黄糖及莱油制成)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而成;②白附片:选大小均匀的泥附子,同①方法煮至透心捞出,剥出外皮,纵切成约0.3厘米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以硫磺熏后晒干;③盐附子:同①浸泡过夜后加食盐水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晾晒,逐渐延长时间,直到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
盐附子以个大,坚实,灰黑色,表面起盐霜者为佳;黑顺片以片大、厚薄均匀、表面油润光泽者为佳;白附片以片大、色白、半透明为佳。
联系电话:0931-882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