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正确认识论文,地位论文,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哲学社会科学强调了“五个高度重视”,重申 了去年8月在北戴河会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作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 四个同样重要”的科学论断,并指出“现在的关键在于落实”。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重 要讲话精神,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是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此 基础上,全党全社会才能更加自觉地关心社会科学,进而形成热情支持科学探索、理论 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快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
一
与以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不同,包括人文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 的社会科学(一般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以人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以 揭示人的本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探索掌握社会发展规律 和社会管理规律为己任。因而它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 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
德国伟大诗人海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人 类整个文明史表明,社会科学是一切成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导。从历史上看,没有 十三至十六世纪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就不会走出神学统治的黑 暗的中世纪而迎来新世纪的曙光;没有十七至十八世纪英法启蒙思想家的鸿篇巨制,就 没有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和胜利。在中国,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传入,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中国革 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 出,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新世纪的全面推进。就思想领域 而言,没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及法家的思想学说,就没有中 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铸就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没有当代中国党魂、国魂和民魂的形成。毫无疑 问,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都是社会科学领域优秀成果的集中体现。
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改革和建设的理论需求大为增强,探索规律,把握趋势 ,作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新的 实践,新的形势,呼唤着理论创新,迫切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为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显而易见,哲学社会科学大有可为。
二
社会科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道”,这就是:革命之道,治国之道 ,建设之道,修身之道。
革命之道。革命之道是关于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翻身求解放的学问 。革命的中心问题是政权问题。一般而言,民族革命的目标是争取民族独立,拥有国家 主权;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毛泽东的《 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深刻地揭示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能由无产阶级 领导,其结果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 事业的发展扫清道路的道理。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理论,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关于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以及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革命 家关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学说,是革命之道的主要内容。
就世界范围而言,革命之道仍需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是: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及其前途命运;当代社 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关系;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教训;社会 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条件、途径和方式;当代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和民族真正独立 解放的道路。
治国之道。治国之道是关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学问。治国的中心问 题是国家政权的巩固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党的治理和 执政地位的巩固是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治国的基本目标是政权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 结,综合国力强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政治稳定,国际关系良好。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关于 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治国之道的主要内容。此外,我国古代思 想家提出的某些治国思想,如“以正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天下为公”,“ 仁政”,“礼法并修”,“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政在节财”,“大一统”, “师夷长技以制夷”等等;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 权力制衡论,民主共和思想,自由主义的政治思想等等,也属于治国之道需要研究的内 容。
推进治国之道,当前需要深入研究以下重大课题: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坚 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维护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国家意识形态一元化与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抵制西方敌 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和反对恐怖主义;世界总体格局、发展大势与我国 对外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
建设之道。建设之道是关于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学问,对于我国现阶段而言 ,主要是关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 和理论。国家建设的中心问题是经济建设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发展应是全面发展 ,建设应是全面建设,因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 建设等缺一不可,而且应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国家建设的目标是:经济发达,政治民 主,文化昌盛,国防强大,民族凝聚力强,国际影响大。
要胜利推进各项建设事业,必须正确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 矛盾,理顺和健全各方面的体制和机制,因此必须实行改革。改革是社会基本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因此对外开放也是推进各方面建设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文化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等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若干重 大关系的理论,关于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各方面改革和 对外开放的理论;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国家建设的思想;西方资产阶级 思想家关于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思想,关于政权建设的思想,关于文化政治建设 的思想,关于军队建设的思想等等,是建设之道的主要内容。
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前需要深入研究以下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三个代表”与执政党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阶段和道路;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 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换与经济结构调整和制度建设;科 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其相互关系;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化 进程;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之关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时俱进,推 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批判吸 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修身之道。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最讲修身之道的民族。在中国古代, 修身主要是指个人思想道德和性情方面的修养,即“修身养性”。而我们所说的修身之 道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学问。修身的核心问题是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想、信念、道德方面的问题。修身的最高目标是使自己 达到马克思说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毛泽东 关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关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邓 小平关于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江泽民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政治 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论述;以及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仁、义、礼、智、信,以 及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的思想;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的关于 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关于人格的文化构造理论等等,是关于修身之道的主要内容。
推进修身之道,需要深入研究以下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的思想;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克服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 想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人格建设工程与教育、 社会文化和社会管理的改革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合理思想。
在四个“道”中,革命之道是前提,治国之道和建设之道是核心,修身之道是保证。 无论革命也好,治国也好,建设也好,能否成功,成就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素质 ;革命化、法治化、现代化,关键在于“化”人。不造就一批革命家,革命不会成功; 不造就一批政治家,国家治理不好;没有大批建设人才,现代化难以实现。而且,革命 、治国、建设都是为了人,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世界上的一切就谈不到它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以人为本。
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里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它 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人们的生活愈来愈密切。但是,第一,自然科学要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社会科学给予文化的、社会的和道德的导引和规范,否则就 会走偏方向,甚至危害社会。比如自然科学能够克隆人,通过基因重组能够创造出病毒 和病菌,然而是否允许制造和批量生产,则不是自然科学可以解决的;自然科学借助一 定的物质条件可以制作出美味佳肴和价值连城的工艺品,但这些东西可否享用,能否据 为己有,也不是自然科学可以回答的。第二,任何自然科学的现实的存在和发展,都不 能离开社会科学的整合和中介作用;自然科学要想解决社会问题,必须以社会科学为杠 杆。第三,自然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不能创造富有理想、富有文化 目标和价值意义的生活,不能体现马克思所讲的“属人性”,而后者正是人文社会科学 的独特职能和价值所在。第四,自然科学可以创造物质生产力,社会科学则可以为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价值目标和政治保证。
总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它们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列 宁当年曾指出,存在着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战斗的唯物主义应当与自然 科学家结成联盟。我们现在可以说,存在着社会科学奔向自然科学的强大潮流,社会科 学与自然科学应当结成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联盟。因为现在许多重大理论 和实践问题的解决,需要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侧面、多层次的共同研究和联合攻关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