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春林

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春林

李春林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卫生院 湖南桑植 427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方法治疗,研究组予以中医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见,运用中医疗法进行消化内科的疾病治疗,以对患者进行体质的调理和改善为主,能够对相关疾病予以根源性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消化内科;临床;应用

消化内科治疗的疾病种类较多,大多以慢性疾病为主,临床上西医对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主要以保护胃黏膜以及抑制胃酸分泌为主,但据临床调查显示:西医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大多是缓解病痛,很难实现根治,且不良反应较多[1]。文章对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详细地回顾性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消化道疾病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研究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中22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0~72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4±1.13)岁;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1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例,胃炎患者7例,予以西医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中21例男性,19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22~69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40±1.59)岁;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例,胃炎患者8例,予以中医方法治疗。组间患者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中医方法治疗。

1.2.1西医的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中的疾病类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胆汁返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不同类型的疾病予以不同的西医治疗:(1)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严禁患者进水,对患者进行肥皂水灌肠,并进行连续性的胃肠减压;同时,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使患者体内的酸碱程度、电解质等保持平衡;另外,参照患者病情程度予以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以及抗酸剂治疗,目的是防止患者病变部位感染以及抑制胃液分泌。(2)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予以患者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用法及用量分别是:莫沙比利(三餐前30分钟服用,5mg/t,3t/d),奥美拉唑(20mg/t,2t/d)。(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予以患者美沙拉嗪治疗,用法以及用量为:1g/t,4t/d,服用两周后剂量减至0.5g/t,4t/d。(4)胃炎患者的治疗:予以患者奥美拉唑联合猴头菌片治疗,用法以及用量分别是:猴头菌片(3p/t,3t/d),奥美拉唑(20mg/t,1t/d,),上述两种药物3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

西医疗法中的药物厂家以及国药准字分别为:莫沙必利(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9990317),奥美拉唑(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33444),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9980148:),猴头菌片(山西康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402309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中医的治疗方法

所选患者中的疾病类型包括:粘连性肠梗阻、胆汁返流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炎,不同类型的疾病予以不同的中药治疗:(1)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包括:赤芍、川朴、芒硝分量分别为:15g、15g、15g,上述药物冲服;桃仁、炒菜菔子、大黄分量分别为:9g、15g、15g上述药物后下,温水煎煮后取汁,每天服用一剂,一共服用3天。(2)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包括:柴胡、白及、甘草、瓦楞子、法半夏、代赭石分量分别为:12g、20g、6g、20g、12g、30g上述药物先煎;蒲公英、白芍、黄连、竹茹分量分别为:30g、20g、9g、12g,温水煎煮后取汁,每天服用一剂,一共服用2天。(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包括:焦白术、炒枳壳、茯苓、马齿苋、广木香、炒白芍、柴胡分量分别为:10g、6g、6g、10g、6g、10g、6g,温水煎煮后取汁,每天服用一剂,一共服用3天。(4)胃炎患者的治疗:处方中包括:陈皮、佛手、甘草、木香、川栋子、香附、白芍、枳壳、旋复花、柴胡,分量分别为:10g、10g、6g、10g、10g、12g、15g、20g、12g、12g、10g。温水煎煮后取汁,每天服用一剂,一共服用3天。

1.3疗效标准

(1)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各项检验结果无变化。(2)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各项检验结果有所改善。(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验结果接近正常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检验结果符合正常标准。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例数×100%。

1.4统计学使用的方法

运用SPSS10.1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用( ±s),计数资料的检验用χ2,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10例无效,13例有效,8例显效,9例痊愈,有效率为75%;研究组患者中3例无效,7例有效,10例显效,20例痊愈,有效率为92.5%。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各级医院中,消化内科都属于较大科室,其疾病种类复杂,涉及到的医学知识较多,因而对疾病诊断及操作的要求很高。消化内科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肝病、胃肠病、胰胆疾病等,这些疾病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人们的预防意识较差,或是与体质密不可分,例如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2]。在西医中,主要的治疗方式多为对症治疗,其优点在于药效快,症状能够在期内得到消除,其缺点是缺少治本作用,复发率较高。因此,应采用中西药对消化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根据以往的治疗结果,中医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效果较好,因为中医通常选用白术、白芍、黄芪、甘草、枸杞子、延胡索和生地黄等抗溃疡药物。根据体质的不同,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通常分虚寒、亏虚、气虚、血滞和湿热等类型,针对体质的不同,分别给予对应中药治疗,能起到祛湿解热、活血化瘀、益气养胃、疏肝理气和活血生肌的效果,进而促进消化系统的恢复[3]。同时,消化内科疾病的中医治疗药物还包括四神丸加减、增液汤合五仁丸加减、痛泄药方合四君子汤加减、茵陈蒿汤、香砂六君汤和复元活血汤等。本次研究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由此可见,运用中医疗法进行消化内科的疾病治疗,以对患者进行体质的调理和改善为主,能够对相关疾病予以根源性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贵朝.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3,12(8):238.

[2]李墨.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3,6(9):183.

[3]罗琪明.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2(5):192.

论文作者:李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医在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论文_李春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