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性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2-0114-0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于通过一定的教育来改善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形成符合社会所需求的思想品德;它的两个能动体都是人,由此也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是以人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都必然受到人性这一深层因素的潜在制约。因此,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可能忽视在人性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探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也就是要求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大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通过调动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自觉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完整、科学、准确的人的特性为依据,树立良好的“人”的意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遵循人性的制约和规范。
把人性关怀纳入到工作中来,强调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学生的无限关怀,也就要理解他们,特别是关怀他们个别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自由地生长、全面地发展,从专业、心理特征、生活水平、学习态度、价值取向等变量进行分析,切实地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以及生活实际问题。这就需要走进千差万别的学生的心理世界,针对每个学生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领域的特点向弱势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领域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来发展个性,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这样一个宏大的教育目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理论基础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性论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有什么样的人性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论。关于人性,历史上有四种假设:
(1)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具有罗格斯(logos,其本意是言语、思想、思维和理性)的生物。理性是人性的基点,人能够凭此辨明是非正误。
(2)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否则不能称其为人。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家也持此类看法。
(3)性恶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贪婪的、富有攻击性的。荀子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这里的“伪”是“人为”而非“虚伪”之意。早期精神分析学家费罗依德也认为人的“本我”同动物的本性没有区别,这也是一种性恶论的观点。
(4)无善恶论。人性是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无所谓本“善”本“恶”。墨子的“素丝”说,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论”都属于这一假设之列。
总的说来,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善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研究人的问题,形成了科学的人性论思想,他使人学变成了科学,在人学理论上实现了伟大变革。因此,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实际上是人在其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它动物所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统一。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1] (p167),人具有自然性。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实体。其次,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2] (p362-363),人具有社会性。也就是说,人在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群体、合作和归属的倾向。人受社会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的制约,不断从社会中获取信息,使自身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人的社会性是人性的现实表现。最后,“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3] (96),人具有实践性。也就是说,人能够以有目的、有意识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和科学实验去进行改造自然、社会、自身的活动。人的实践性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中间环节。这三者相互制约而又完整统一,共同构成人性的系统结构,完整地表征了作为实体存在的人。
马克思在对人性差异和衍化作具体的历史考察之后,认为人性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受文化教育的熏陶以及生活环境、生活变迁、人的实践活动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指出人性是与神性、兽性、物性相区别的社会范畴,表示人所特有的文明特性。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精神与实践、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包括(1)本能情欲,(2)思维理性,(3)结群合作,(4)自由自觉,(5)道德素养、美的追求等方面,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也分化、演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性关怀的紧迫性
1.时代发展和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现实要求加强人性关怀
美国经济学家和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突破不是来自科学技术,而是来自日益增强的做人的意识”。的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完善以及改革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推进,人们个体意识在不断觉醒,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强化,这一切都对社会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这样的一种时代背景也要求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此作出恰切的回应:要关切“人”,关怀人的自在、自为、自觉、自由,关怀学生人性的丰满,大学里要实现对学生的人性关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新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真正的、主要的动力,还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真正的最终目的。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蓬勃兴起的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具有了较宽广的国际视野,思想观念比以前的大学生复杂。
另外,当代一些大学生人文意识缺失,存在着一些自私冷漠、个性过强、公德意识薄弱等等的特点。长辈对于独生子女的溺爱和娇宠,使得学生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不为别人着想;众多的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为伴,也缺少与其他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机会,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的精神,也缺少竞争性,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过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差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弱的团队意识。另外,部分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存在着一些功利性倾向。他们把政治看作是自己成长的条件,但又有着不参与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较明显的倾向。还有部分学生,他们既推崇市场经济基本道德规范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道德规范本身难作主张,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比如就业环境等)面前,由于心理准备不够,信心不足,加之对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条件不满等原因,思想焦虑增加,从而导致心态较为低沉、消极,身心健康下降。因此,在这种新情况下,沿袭习惯使用的灌输、说教那一套非人性化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灵,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应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去,加强人性关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性关怀的缺失
(1)高校教师人性关怀精神的缺失。学生作为法律上独立、自主的人,具有与学校领导、教师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他们的人格和权利,应该受到学校的尊重和爱护。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健全,把教书只当作谋生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脱节,片面强调学生应该学而忽视引导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对学生态度冷漠,漠视对学生人格塑造的正面影响,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言传不重身教,缺乏从事教师工作的热情和情感,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师生关系淡漠的局面。一些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现出的“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的工作作风,以及一些图书馆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出现的不自觉维护秩序、聊天喧哗等等现象,给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自我需要关照的缺失。首先,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日常的思想工作中,向学生灌输的几乎都是“正面”的东西,讲大道理,唱高调门,进行抽象而大多是空洞的说教,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讲不清时就尽量回避。而且,内容比较陈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忽视学生受教育的层次性需要。每个学生在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方面从来就存在着差异,呈现出层次性。而在许多教育者眼中,所有的学生认知结构都是一样的,忽略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利益要求,往往重“群体”而忽视“个体”,搞“一刀切”,不能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最后,忽视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德育理论课存在教学计划齐步走,培养目标单一化,教学过程满堂灌的现象。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我讲你听,不太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情况,认为把学生管得服服贴贴就是好,扼杀了学生的理想和创新意识,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加强人性关怀是改进高校德育的需要
杨叔子先生曾经说过:“大学的主旋律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材……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就失去了一切。其实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如此,都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何况是直接培养人的教育?”[4] (p7)“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对象。”[5] (p26-27)从中我们可看出人性关怀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高校德育的本质内容是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人的精神支柱,发掘人的创造潜能。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高校德育不是制约人、约束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而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往往忽视了“人”的本质特性,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理解并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中心内容。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1.从人的生物性出发,注重差异,体现层次性,强化人情味
人性的生物学基础的先天倾向性和这种倾向性影响的差异性以及现实人性对人的生物本性的承认,即马克思在现实人性的层次结构中说明的人的共同生物本能欲望,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本能需求,尊重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所显示的自然本性,如“自利”、“自爱”、“享乐”、“趋乐避苦”等,要充分理解当代大学生正当的需要与本能、欲望、冲动的合理性,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使其合理的自然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必要的激励手段,适当利用物质手段,利用社会分配去激励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
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差异性,具体分析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考察其年龄、阶层、文化知识水平、个人经历、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从而形成准确、全面的认识。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对喜欢“大江东去”的豪迈之气者,要直陈事理;对喜欢“小桥流水”的眷眷之意者,要动之以情;对喜欢“震耳发聩”的激昂之声者,要晓以利害;对喜欢“润物无声”的娓娓之情者,要潜移默化。在进行教育时,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先入为主、千人一法。
2.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其现实性来讲,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 (p60)因此,现实的个人实际上是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性具体地体现在实实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从校园和社会关系中,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对大学生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然后既要注重对大环境——社会环境的营造,即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强调社会以人为本,关爱人性;又要努力营造小环境,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区等微观环境的作用,尤其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这是实现人性关怀的客观条件,高校在教室、食堂、宿舍等硬件建设上都应考虑到人文关怀,积极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现有在学生食堂里出现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绿化草地里出现的“绿草青青、踏之何忍?”等标志都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要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状况,对组合家庭或单亲家庭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当今这个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社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工具,抓住网络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的特点,利用网络普及的机遇,以“精品意识”为指导,建立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人性化校园网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传播正面、积极的思想,抵御错误、消极的信息,趋利避害,开辟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
3.从人的实践主体性出发,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要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力量”[7] (p62-63)。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一向不轻信、盲从。随着他们年龄阅历和知识的增长以及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其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明显地确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在独立的思考中有所提高,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而不能强行灌输说教。要让学生感到教育者对自己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自己积极和主动参与的价值,使他们懂得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进行完善自我的教育。在进行批评时,更应当注意就事论事,只能涉及思想,不能诋毁人格。学生除了享有公民权外,还享有自己所在组织中的决策权、选举权、评价权,这些权利都应当得到尊重。学校在管理上应该扩大学生参与的范围,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同时这也是学生领会、了解学校政策、计划的主要渠道,通过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是学校主人翁的思想,通过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本位意识来实现人文关怀,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还要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优势,把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使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团组织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优势等,团结和联系大学生中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自我管理,充分发挥主体性。
4.重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性关怀的具体实践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素质的提高都将关系到人性关怀的效果。专门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主要是政治辅导员,国务委员陈至立说过:“辅导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校如果没有辅导员,大学生马上会给我们颜色看”。
高校在办学宗旨中都提出“以学生为本”,而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就是为学生服务。当前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成为“流水的兵”,这将直接影响到为学生服务的质量。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屡屡强调,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但在以“教学和科研为主旋律”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人们的心理上还是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工作总是被视为“副业”,辅导员也就自然成了校园中的边缘人。工作强度大,收入低,工作缺乏成就感,对自身身份缺乏认同感,这些都是当前辅导员队伍所面对的职业困境;而对这支队伍最具杀伤力的问题还是职业发展的空间太小,这是造成大学辅导员流失,直接影响人性关怀的质量和效果的根本原因。
因此,高校要从根本上稳定辅导员队伍,应该从制度上为广大辅导员建设一个专业平台,进行专业化的建设和培养,催生职业化的队伍。如果让每一位辅导员都有自己侧重的专业领域,可以把这个专业当成一直追求的事业,比如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或是担任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群体的心理研究的心理辅导老师,那么,每一位辅导员都会拥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让辅导员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家,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
总之,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基础,以人性关怀的实施为手段,以学生为本意识的提高为途径,在实际教学与管理工作中重视和实践人性关怀,在学校建设与战略部署中加强和推动人性关怀,加快改革的步伐,培养合格人才,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