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学生受年龄限制,思维宽度不够,解题能力有限,应用题学习成了不少小学生的难题。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应用题教学效果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前提,小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正确与否。审题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是关键。
一、读
指认真读题,从题目的整体进行首次感知。先读题,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了解这件事的经过、结果,此事是否是自己比较了解(或能理解)的事情,通过朗读、轻声读、默读等形式保证感知的精确性。并通过题里文字、词语唤起表象,初步理解全题的事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二、划
用符号划出题目条件、问题、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除去没有用的信息,使其参与认知活动。审题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感知。小学生有意注意的集中性差,维持注意的时间短,注意的范围窄,在注意的方向上往往趋易避难,他们的感知比较粗略,题目的条件、问题、情节不能自始至终准确无误地保留在头脑中参与解题全过程。因而他们经常“跑题”,被表面现象迷惑。尤其是记忆力与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更为明显。
例如,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东村每天修45米,西村每天修48米,已经修了8天,共修了多少米?
少部分学生列式780+(45+48)×8或者780-(45+48)×8,其实780这个数据是没有用的信息,“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其实是没有用的信息,因此在划题目有效条件时,这个“东村和西村合修一条780米长的水渠”就不用划了。
三、设
指设置情景、置身情景,运用直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题意。小学生知识经验有限,生活阅历少。应用题的情节比较陌生,叙述的形式是逆向或倒叙,还有一些与生活中表述有别的词语,往往会给学生理解题意带来困难。
例如,(1)苹果8个,梨比苹果多2个,梨有多少个?(2)苹果8个,比梨多2个,梨有多少个?
中年级学生往往会将两道题都列成:8+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创设情景或在不改变题目条件下,转换叙述的事件,变为学生较熟悉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结构理解题意,也可用实物演示,使学生在观察数量关系变化中理解具体的题意。遇到某些数量关系隐蔽的问题还可采用表演、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节。
例如,小红和小军各有8支铅笔,小红送给小军3支后,小红比小军少了几支?
可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红、小军进行表演,通过一送一接转化为一减一加,从而意会到题意及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除了上面讲到的让学生接触实际,参与实践外,还可以把应用题的内容列成表格,画出图形,做成卡片,利用活动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常叫学生闭上眼睛,再现自己做过的、看过的、听过的东西。甚至可以采用画示意图、画线段图的方法把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地显示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
四、缩
有些应用题需要缩变成文字题,或者抓住关键词进行表述,再列式计算。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五分之一,吃了多少千克?先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然后分析吃了谁的几分之几。学生说出: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做单位“1”,就是要求10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一道应用题就变成了“求10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文字题了,学生很容易解答。
五、换
在指导学生审题中,教师可以灵活变通,通过一题多问、变换条件等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如:“同学们借阅图书,五年级借阅112本,比四年级多借阅29本,四年级借阅多少本?”教师可以提出:“哪个年级借阅的图书多?”“比四年级多借阅29本”改为“比四年级少借阅29本”,来拓宽学生思路,跳出题目研究应用题,大胆设想,不拘常规,突破思维定式,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逆
从题目的问题出发逆向思考如何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就能减少错误率。 例如,某县城到省城的高速公路全长160千米,普通公路全长20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县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看问题我们便知道求节省那就是要用“-”法,在“-”号前面我们应该放时间多的,减号后面放时间少的,这样就不会列错式子。如果没有从问题出发,学生很容易列错式子,题目数据多,没有理清思路就容易出错。
七、验
小学生做题往往没有检查的习惯,这就特别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检查的好处。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有一定的步骤和具体的思维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结论更重要。
论文作者:马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0
标签:学生论文; 应用题论文; 题目论文; 题意论文; 能力论文; 吃了论文; 千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