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业的发展与海水淡化技术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水淡化论文,水工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需要乃发明之父母。随着水资源的供给日益不足,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引发的各种用水矛盾,使加强水业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努力开发新的淡水资源,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同时,它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商机。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每年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供水资金约4000亿美元,相当于石油工业的40%,超过全球制药业的1/3,而且这仅是开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的增加,围绕以水业为市场的工业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水工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水业之所以获得较快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绿色的乳汁,是各国人民生产与生活不可须臾离开的自然资源;并且各国都存在着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对水的科学管理与治理;同时水亦是决定一国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即一个国家的水资源状况如何,是决定该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而且哪个国家在水的治理与开发利用上首先创造了先进技术,那么它就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例如,由于我国钢铁生产的冷却工艺落后与用水的浪费,生产1吨钢所耗水近100立方米,而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1吨钢的耗水则为8~9立方米,这样即使我们在其他环节的成本费用与之相等的话,在国际钢铁市场竞争中仍会处于劣势地位。由此可见,各国对水资源净化的渴望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是推动水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决定“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行业”的基因。
其次,水业不仅关系到每一个生产部门与每一个人,而且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它既包括水源的开发与引用,如打地下井,建立各种引水与蓄水工程等;又包括对井水、河水、海水的净化和污水的处理,以及通过科学的设备将洁净水按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进行分配。为此,各国就需要建立水业的基础设施,需要动用大量资金用于现代化的管道、水泵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因此,与变幻莫测的信息产业技术相比,水工业拥有全球最广阔的市场、巨大的产值与稳定的经济效益。如美国1999年的水工业产值达1000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水工业的年增长率至少是10%。又如,法国的维明迪公司和苏伊士里昂自来水公司在水业上已享誉全球。其中苏伊士自来水公司1999年的利润高达15亿美元,其业务范围不仅在欧洲独占鳌头,且已进军美国市场。难怪纽约一家投资公司的首席专家伊丽莎白真知灼见地认为,水工业将是“21世纪最好的投资领域”。
第三,水业的发展,不但可为企业与居民提供清洁的水源,而且正在为人类开辟新的淡水资源,弥补淡水资源的不足,扩展水工业的经营范围。其中,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会成为全球寻求新的淡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因而要实现海水的淡化,首先就必须研制有效的脱盐设备,使海水既能脱去盐分,又能保留水中所需的矿物质,以达到生产与生活所用的标准。为此,以色列、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较早地开展了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并已取得了可喜成果。截止到1999年底,全世界单台产量100吨/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装置淡化水日产量已达230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的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并仍在高幅增长。除中东、地中海国家外,南亚、中亚和非洲都有海水淡化需求的潜在市场。正如法国工业界人士所预言的那样,脱盐设备技术的改进不久就会导致脱盐设备的世界市场成倍增长,在未来20年里,其市场总额可达700亿美元。目前全球计划生产总价值100亿美元的脱盐设备。如果这一计划能如期实现,全球每天就可以从海水中生产淡水530万立方米,并为缓解淡水资源的供给不足发挥积极作用。
二、发展我国海水淡化市场
我国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最严重的13个缺水国家之一。如2000年我国缺水4000亿立方米,整个北方处于干旱状态,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400亿元,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可以说,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研究与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对解决我国沿海城市的淡水短缺,缓解华北、华东等地的用水矛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天津大学等多家研究单位于上个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其所研制的反渗透法、多效蒸馏法、多效闪蒸法、低温压气蒸馏法已在海水淡化开发中有所应用。但从我国对淡水的实际需要来看,并没有形成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的市场规模。既然海水淡化利国利民,既然海水淡化技术在我国有着现实的与潜在的广阔市场,为什么海水淡化技术反而未形成市场规模,使其在解决我国的水资源危机中大显身手呢?笔者认为,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之所以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低工资制度,对水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问题,政府一直采用的是象征性收费与国家补贴相结合的“补偿型”的消费模式。即所收的水费与生产水的价值严重背离,并且至今水的消耗还仍未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仍然是水的消费收入与水的成本价格严重背离。而水业管理不进入市场,对于讲究经济效益与成本核算的企业来说,无疑仍是一种“福音”。因为它可以减少产品的成本费用,甚至是宁可“停水待工”,也不愿意用水费较高的“淡化水”进行生产。因此,这种低价水费收取制度,是造成我国海水淡化市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阻碍经济发展的隐性障碍,故而应当通过水业管理改革加以改变,以为海水淡化事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需求市场。
第二,由于节水产业投资风险小,经济效益大,市场广阔,加之政府的倡导和支持,因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致使许多企业热衷于节水产业的投资,而不愿冒“淡化”产业的投资风险,不愿吃“海水淡化”这只新的“螃蟹”。这样,无疑就使“淡化”产业受到了冷落,使节水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生产节水产品的企业已达200多家,年销售额为40亿元左右,仅生产节水龙头的所有企业,产值就达25亿元左右。同时,节水洗衣机、节水水箱、节水马桶等的广告比比皆是。毋庸置疑,要解决水资源的不足,开源节流,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应是永恒的国策。专家们指出,在我国,运用现有的节水技术与方法,农业用水可减少10%~50%,工业用水可减少40%~90%,城市用水可减少30%,而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然而,若从动态与发展的视角来说,单靠节水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增加、城市发展对水的实际需要。因为节水装置只能减少水的浪费,而不能增加水资源的供给量。即节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近2/3的国土与近1/2的人口所处地域水资源短缺的需求矛盾。所以,要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就应积极引导与扶植沿海地区的一些企业,尽快开发海水淡化市场。这既有利于解决沿海缺水城市的“近渴”,减少内地的水供应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努力参与国际“淡化技术”市场的竞争。
第三,对“南水北调”工程寄予厚望,认为这一调水工程可解决北方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因而不愿投资成本费用较高的海水淡化技术。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误解。其一是,“南水北调”只能缓解北方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危机,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其道理在于如前所述,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大国,单靠调水不能满足每年北方大约4000亿立方米的缺水需求。其二是,海水淡化的成本费用与远程调水的成本费用相比,并无很大的差距,实际上二者相差无几。问题在于远程调水的费用计量的是日常运行费与管理费,而没有将国家的工程投资费用、引水渠道的土地占用费、设备费,以及因引用水而一路造成的间接损失计入调水的成本费,如果将这些费用计算在内,那么远程调水的距离越长,其成本就会越高,甚至会远远高于海水淡化的成本费。因此,美国有关专家提出的“远程调水超过40公里,其成本就会超过海水淡化成本”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对二者的成本价格进行一番对比。前面已经提到,目前我国自来水收费一般为1.5~2元/吨(居民与企业、不同地区间收取费用存在差距),但这一“福利价格”与价值存在着背离,并没有反映水的真实价值。以北京为例,市内居民用的水来自密云水库,所用的水需经沉淀、过滤、消毒等多种环节,若将政府建水库的投资、送水管道的设备费用、管理费用,以及污水的处理费用计入成本之内,其所用水的价值耗费绝非1.6元/吨的价格所能补偿的。而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用水成本费用是4.5~7元/吨,它包括了取海水、生产、运行、回收及用水管理、经营利润等全部内容,而不像自来水那样,其成本费用要由政府补贴。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将自来水与“淡化水”一同置于市均经济的运行轨道,就会看到从长江引入京津地区的自来水,其成本价格与海水淡化的成本价格相比是相差无几的。另外,从西方主要国家的自来水价(0.3~1.9美元/吨)与海水淡化水价(0.67~2.5美元/吨)比较来看,也说明淡化水的成本与自来水的价格相差并不大,其中有的海水淡化成本费用比自来水的成本费用还要低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自来水的长期低价收费和政府的财政补贴,是造成企业依赖于用自来水,而不想用淡化水,使我国海水淡化难以市场化与规模化的主要来源。所以,为了解决我国淡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西部经济开发的顺利实施,国家应将水业的管理与运行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逐渐取消对水消耗的财政补贴,使自来水或远调水与淡化水同处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由价值规模调节各自的用水销售价格。这样,海水淡化技术就会在水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广泛应用,就可以较快地形成淡化水市场规模,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矛盾,为满足缺水的沿海城市与工农业生产的用水需要,为缓解我国淡水资源的危机,发挥积极的推动与补充作用,并为我国未来海水淡化技术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