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小平 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 404020
【摘要】良好的体育素养不仅意味着健康的体魄,还代表着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改善目前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滑和心理问题不断突出的现状。中学体育老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育,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同时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目标,有效传达体育精神。此外,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适当融入快乐体育相关内容和体育精神知识亦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体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4-182-01
1、学生体育素养内涵
自从2016年9月我国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中学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的体育素养,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学生的体育素养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一定的体育项目技能和动作技巧,要有健康的体魄、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与健康,还要突出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具备自信自爱、坚强勇敢的性格与品质,此外,还强调学生要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懂得自律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
2、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现状
2.1身体素质呈现出下滑趋势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3岁到16岁之间,正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随着这几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等,很多中学生在家过着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小姐”生活,这也间接导致了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和近视率不断增强。2018年我国初中阶段近视率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学生的肥胖率也日益增加,根据2016年到2018年对我国青少年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当今中学生肺活量指标、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等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2.2心理问题愈发突出明显
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不断加重,学习科目日益增多,而且学习环境也与以前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初一的新鲜好奇,到初二的叛逆,再到初三备考中招的焦虑与压力,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逆反心理,拒绝与家长和老师沟通,有的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希望不再上学。
另外,正如前文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3岁至16岁之间,正是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等情绪。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当下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初中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日愈突出,直接影响着其健康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策略
3.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体育素养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错误的填鸭式教学理念的影响,一味地把老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按照章节顺序讲解给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我国在教育上只强调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出现了“重主课,轻副科”的教育情况,有些学校甚至为了提高升学率,在初三阶段去掉学生的体育课,用文化课取而代之,这种教学理念直接导致了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和学校对初中体育教育的不重视,不能很好地意识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纠正这一问题,改变当下中学生身体素质日益下滑的现状,突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初中体育教师应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由过去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初中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其学习热情。
另外,初中体育老师应不断学习与进步,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老师既要学习适合中学生的体育项目活动,帮助改善其身体素质,也要学习相关中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和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用体育精神感染学生,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宣泄出口。
3.2创新体育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快乐体育
体育事业发展至今,蕴含的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体育运动本身技巧、动作的传递,更要注重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的传递,但是怎么在课堂上让几个词语就可以概括的体育精神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让他们理解并掌握,从而指引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之路呢?这可能需要我们体育老师用心地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把这些体育精神生动化和生活化。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体育故事小课堂,让学生自己分享体育故事,在分享的过程中相互分析,讲出自己的理解感悟;或根据不同学生特长,分别组织乒乓球小组、篮球小组、网球小组等,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体育文化竞赛等;或者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残奥会等国际比赛,通过国际体育明星的事迹让学生理解体育精神。
为了能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学应有的心理疏导作用,应注重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发挥其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目的,让体育教育成为其情绪表达的出口。例如,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第二性征发育的阶段,对异性很多青少年存在着好奇和自卑的心态,体育老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在组织团体体育活动时,注重男同学和女同学的配合,对青少年做出正确的异性关系处理引导,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同时,老师应努力挖掘不同学生不同兴趣,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提高其自信心。
3.3完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中招考试仍然是学生阶段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而在中招考试之中体育考试所占的分值比重相对较低,目前的考核仍是以跳跃、投掷、跳绳等为主(各个省份略有差异),这种考核机制决定了教师、家长和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上会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这些项目中,至于其他适合中学生的项目可能会被忽视,这对于发挥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育素养的培育中应有的作用具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我国应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完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机制,把平时学生在体育教育中收获到的体育精神知识和快乐体育教育融入到评价机制中,只有这样学生和老师才能真正理解和明白体育教育的意义,才能有利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
4、结论
良好的体育素养不但代表着初中生良好的身体素养,而且代表着他们生健全心理的培养和优良的人格,为了提高中学生的体育素养,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全方位配合,从心理上重视体育教育,为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育老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发挥,调动其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老师也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从而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最后,在我国体育教学考核机制中可以适当融入体育精神相关知识和快乐体育教育相关内容,使得整个评价机制更加地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朱亚成,季浏.关于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1):81-88.
[2]张汇敏.青少年学生体育素养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12):30-31+52.
[3]张飞.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45.
论文作者:阳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体育论文; 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阶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