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新[1]2015年在《面向中国老年人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医疗卫生设施中引入自然要素并加以精心设计,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以期对使用者产生身心积极作用的园林类型被称为康复景观。养老机构庭园环境以及基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促进作用而设计的园林绿地都属于广义的老年人康复性景观。在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康复景观是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并且具有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整体和谐。康复景观应该采用循证设计的方法,将设计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才能较好适应使用者需求进而充分发挥景观的健康促进作用。因此应积极开展针对我国老年人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研究,针对这一课题,本文从叁个层次对其进行论述研究。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主要论述了康复景观与循证设计两大基本概念。首先系统性地对康复景观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类型进行梳理总结,历史方面以西方和我国的情况作对比论述;研究内容方面,对康复景观目前的研究进行了4个方面的分类,包括景观康复性研究、园艺疗法研究、环境行为健康研究以及亲生物性研究。其次对循证设计展开论述,从产生背景、概念、方法到康复景观采用循证设计的具体案例分别进行研究。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对养老机构康复景观和城市绿地老年人康复景观展开具体的定量研究。在养老机构庭园研究中,采用血压、心率和专注力测试方法对老年人使用庭园前后的生理心理指标测定,并且对庭园的使用情况和认知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庭园活动对身心健康都产生改善作用,且景观空间特征影响了具体康复效果和使用状况。在城市绿地研究中,测试老年人身处不同景观类型中的肌电反应值和精神疲劳恢复度,结果表明老年人在自然景观中的身体放松效果明显好于室内,且整体上产生较好的心理恢复,植物景观对身体放松产生显着效果,并且在特定景观类型中身体康复有性别差异性。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均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该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建议。第叁部分是设计研究层面,对一般老年人和失智老年人的康复景观环境设计展开论述。在明确室外庭园环境对老年人的意义,以及相关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两种环境所应采取的循证设计模型,并对具体的设计策略展开详细论述,最后以实际案例和使用后评价对设计的方法和要点进行进一步阐述。
马玉洁[2]2008年在《适合我国多元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居住空间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和炙热的房地产业对老年居住产品快速推动的背景下,使得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既充满了危机又蕴含了历史的契机。如何在当前多元养老模式的背景下,改善老年人晚年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是当前老年居住社区规划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我国现有的养老模式为切入点,分析并论述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叁种养老模式的利弊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得出在我国国情下仍以居家养老模式为核心,社会养老机构还不能满足中国老年人养老需要的客观现实。而社区养老模式的提出了恰弥补居家养老的单一方式,结合社会养老机构为老年提供了各类服务需要的可能。对于老年新社区的规划首先要以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和身体特征为主要设计依据;要加强居住社区在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例如,住宅单体设计中能否根据老年家庭结构的变化提供不同的户型设计,住宅的居住环境是否人性化,是否将人类体能的变化因素引进到住宅设计当中。在软件配备上小区物业管理和相关助老服务是需要提高的重点。其次,探讨了合理将老年公寓、托老院等养老机构配置到老年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同时鼓励老年用品的开发,带动夕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多数的陈旧社区仍是老年人的安身养老之地,对于旧居住空间的适老性改造是节约能源、顺利完成从居家养老模式过渡到社会养老模式的一项要举。其中我国老式住宅的改造工程是关键所在,主要以老年人无障碍设计为依据,对原有住宅的楼梯、卫生间、储物空间等做了适合老年人活动尺度的修正,增加了一些助老设施,在本文第四章中有详尽的改进建议。除此以外,对于未来我国居住住宅的通用模式也做了展望,期望通过单位空间的水平和垂直的延展性上增加住宅实际的使用寿命。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指出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现状、意义及目的:第二章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叁种养老模式,分析了各养老模式的利弊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文章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环节;第叁章是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和原则;第四章是重点章节,详尽的分析了老年社区居住空间环境设计,其中规划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组团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四个要素,文章论述了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互助关系;组团设计中住宅设计是社区居住内空间研究的重点,从住宅套型设计和住宅公共空间设计两方面对老年住宅设计提出了建设意见。论文意在通过对我国老年社区居住空间的研究,对将来大量出现的老年社区给予一定的启示。
张玉洁[3]2016年在《基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老年公寓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口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的增长态势。由于社会的发展,家庭养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担,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社会养老模式起步较晚,近年来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达到高峰期。老年公寓作为社会机构养老的一种,有其独特的属性定位与受众人群,也是目前建造最广的社会养老类型之一。在老年公寓的人性化设计方面,我国已做过很多研究与探索,但在其室内环境舒适度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达到一定深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老年公寓的室内物理环境舒适度为研究对象,基于舒适度理论的研究,结合实地调研与测量对数据进行收集,以主观问卷的方式对老年人的诉求进行总结,针对热工环境得出适宜老年公寓的物理指标。指出所调研建筑中对舒适度不利的设计部分,并对其提出优化策略。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并对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描述。由于缺少老年公寓室内舒适度的深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现状分为老年公寓与舒适度两部分进行。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的界定,对老年公寓、舒适度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整合,确定研究对象:以老年公寓热工环境的舒适度为主要研究对象,声光环境为次要研究对象。热工环境调研范围为济南、上海两地的五所老年公寓中,声光环境的调研范围为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智汇坊老年公寓。第叁章为热工环境舒适性研究,首先对各影响因素、老年人热适应性、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其次对调研中的热工环境现状进行总结,以图表的形式汇总;最后对所得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叁个方面的数据及主观舒适度投票、开窗情况、空调使用频率等进行整理,以调研所得热感觉投票与PMV模型预测对比,总结出现偏差的原因。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热工环境的设计不足,为后文设计优化提供前期研究。第四章中对影响老年公寓室内舒适度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有室内光环境、室内声环境、色彩设计等。对各标准界定进行罗列,并以图表的形式对调研收集的主观问卷进行分析汇总。第五章基于前文的研究提出优化设计策略。首先对热工环境的适宜性物理指标进行确定,提出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的适宜物理范围;其次针对老年公寓的室内舒适性提出优化策略,主要以被动式设计展开;最后以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智汇坊老年公寓为例进行优化改造。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总结论文中的主要研究工作,并提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将舒适度理论应用于老年公寓的设计中,实现老年公寓室内环境品质的提升,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老年公寓的良好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老年公寓的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有益借鉴及实践参考价值。
鲍双喜[4]2017年在《基于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公寓适居性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养老问题的由来与老年人口的增加有必然的联系。截止2016年年底,我国人口约136976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29亿人,占总人口的16.6%,相比2000年60岁上老年人1.26亿,占总人口的10.02%,其净增加6.58个百分点,此数据已远远超出国际社会老龄化标准值,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3亿,届时我国将成为超老型国家。因此,人口老龄化成为目前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国内养老公寓市场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开发商对养老公寓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一味追求设施豪华、规模宏大,而忽略老人养老实际需求,尤其是在老人居住空间精细化、适老化设计方面。因此,加强对空间适居性设计,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所需,设计出符合老年人居住的适居空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老年公寓建筑发展状况及空间设计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国内老年公寓建筑在设计上的不足进行对比分析,吸取、借鉴现有的老年公寓在空间设计上的优秀实践成果经验,总结出老年公寓适居性空间设计应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生理、行为模式,并提出老年公寓适居性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老年公寓内部空间走廊、过厅及户型内部的起居室、卧室、卫生间、阳台的空间功能设置及尺度的研究,提出空间设计应满足最基本的布置尺寸和功能需求。又通过对室外无障碍设计、健身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绿化景观的康复性与景观性设计,提出室外空间设计应满足老年人的安全、健康、舒适需求。最后提出老年公寓适居性设计应向智能化设计方向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对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际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力求通过对北京、西安地区现有老年公寓的实地调研的对比分析,有针对性的对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进行全面分析,为老年公寓居室的功能布置和尺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便于老年人可以在室内健康、舒适的生活。同时也为今后老年公寓适居性空间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方法,供后来者学习参考。
贺佳[5]2008年在《建成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环境研究》文中提出2002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老年人居住问题日益突出,在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上我国必须尽快找出适合国情的解决办法。本文的研究正是在当前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所居住的环境绝大部分都不适应老年人居住,急需更新改造旧有社区环境与住宅,使之适应家庭结构变化和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的特殊需要的背景下,对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的进行基础研究。为今后的已有社区改造以及新建社区更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居住环境提供基础依据。本文以已建成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区环境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上海市S社区进行个案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养老意愿、老年人日常生活、日常交往与社区环境的互动、社区活动、社区设施、社区外部生活环境和居家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现象收集和以此为基础的分析的描述性调查研究。在对资料进行详尽分析之后,针对已建成社区在居家养老环境上的不足,从物质和社会两个层面提出对社区适老建设的建议。在社区环境方面,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设施投资、管理的主体的多元化使解决目前问题较为可行的措施。解决居住环境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造,按改造的对象可以分为家庭式改造和社会改造。
程琼[6]2008年在《现代城市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经济、社会观念以及老年事业的发展却很大程度滞后于老龄化的进程,集中表现为我国的社会养老设施的数量严重不足和现有的社会养老机构的问题重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渐加速,面对着数量巨大的老年人群,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一些急需面对的问题和思考。为老年人缔造一个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人性化的养老居住环境,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家里和在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地独立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公民,这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正确认识和尊重,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而如何打造这样的养老居住环境,已成为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探访,对这一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我国老年人的养老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首先分析了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力求从中获悉一些理论依据;然后对我国城市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现状和趋势作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述,目的在于指出现阶段的我国城市的养老模式和养老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备在今后的设计中引以为戒和找准目标;随后,分析了老年人的特征和特殊需求,以及无障碍环境的相关理论,使之成为老年人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的依据;再根据这些理论依据从老年公寓养老居住环境的外部、内部空间环境两大方面着手,分析了老年人的养老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希望能为即将大量出现的老年人养老居住建筑及其环境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赵晔[7]2003年在《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城市中,老龄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已多方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高峰期长等特点尤为明显。目前许多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由于忽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缺乏对老年人居住需求的考虑和对老年人生活状况的深入研究,在城市街头巷尾出现了许多老人似乎被社会淡忘的尴尬局面,引起了城市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上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为老年人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生理及心理各个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规划设计人员不可回避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调查入手,参考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以认识老年人舒适性基本特点为切入点,借鉴国内外老年建筑设计、老年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交往空间的组织、物业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对满足老年人舒适性要求的居住区“硬环境”(物质设施水平)及软环境”(社区服务网络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若干具体的解决方法。
马晓强[8]2008年在《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居住区建设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当前市场经济和现有社会条件之下来提高老年人在居住区中的生活质量,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所特有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未来居住区建设和发展之路,是本文最大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主要通过第一章对我国老龄化状况的分析,以及通过第二章对目前老年人居住问题进行的调查研究,试图从人口老龄化的这个现实社会状况入手,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合我国的传统习惯和现状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应该是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社会养老方式为辅。提出中国现阶段的主流和辅流养老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和东西方文化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研究中切实的提出我国老年居住环境的实际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以求在建筑学的学科范围内提出自己的见解。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满足我国老年人家庭养老要求的居住模式;探讨适合现阶段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的居住区的规划和空间环境的建设和发展道路。本文在第叁章和第四章着重探讨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内容的影响,并在这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老年住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城市住区中设立老年居住组团。文章接着对在城市住区中设立老年居住组团这一老年住区模式的可能性、及其特定居住主体和功能构成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据探讨老年居住组团的规划设计,从组团的规模、布局到组团的住宅公建的规划以及室外空间环境等物质方面构建这一老年住区的形态模型。除此文章还对老年居住组团的运营管理等软件环境建设进行思考,并强调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需求,将老年住区的建设提升到建设“老年居住社区”的高度,并对如何在老年居住组团中形成居民的社区意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从城市规划的宏观角度来研究老龄化对于城市居住区建设和发展的影响。本文在第五章中则主要分析了国外包括:美、德和日本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所采取德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为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迟文君[9]2008年在《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己开始转变,养老方式由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向以社会和家庭养老共存的方向发展。老年公寓作为一种满足生活自理的健康老年人社会集居的居所,已越来越受到老年人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伴随着二十一世纪“银发浪潮”的凶猛袭来,老年人社会集居居住问题己亟待解决。然而,老年公寓虽已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但却是一个从开始的不为人知到后来短暂时期的“门庭若市”,再到现在的惨淡经营,因此老年公寓的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老年公寓建筑的个性特点及发展趋势,归纳总结出老年公寓设计的核心问题——适居性,提出了适居性的主导思想。并对老年公寓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内部空间的适居性研究主要从住居空间、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交通空间和服务管理空间入手,提出了创造舒适的住居空间、提供多样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保证交通空间的便捷性、保障服务管理空间的高效性等设计理念;而外部环境的适居性研究主要从环境的选址、休憩交往环境、步行系统、有活力的空间入手,提出了营造合理的外部环境、创造舒适的休憩交往空间、设置无障碍的绿色步行系统、构建有保障的活力空间等设计理念。同时也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并结合多种学科,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行为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方面来探讨老龄化和城市中的老年人生活问题。并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研的研究方法,了解一些生活基本自理老人的居住现状和养老需求。通过大量阅读相关的研究着作、文章、统计资料以及网络等理论研究,总结出一套有针对性可行的设计方法。全文共分四章,57000余字,图表120幅,希望通过新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尽可能为老年人居住的社会集居居所的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
郑雪影[10]2017年在《中山市适老化住宅产品策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建筑策划理论为基础,运用建筑策划的方法体系,对中山市新建商品住宅项目中开发适老化住宅展开研究。论文梳理了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的发展以及养老居住模式特点,并对当前我国养老住宅产品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得出:在居家养老条件下,适老化住宅能为老人独立生活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符合老人使用需要的住宅可以帮助老人尽可能长时间地做到生活自理,健康独立的生活使老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和活力。本文主张在适老化住宅开发中应用建筑策划方法体系。文中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策划理论的相关概念,建筑策划的特征、起源与发展、内容、操作程序以及评价方法,并举实际案例说明建筑策划在建筑项目开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适老化住宅建筑策划理论体系展开研究。以建筑策划理论为基础,对适老化住宅的规划策划、套型策划、养老配套服务设施策划、户外空间策划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而系统地构建了适老化住宅策划理论框架。本文认为适老化住宅的核心指导理念是“通用设计原则”指导下的住宅设计,通过对通用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的介绍,提出适老化住宅的设计理念应高于无障碍设计标准,其设计准则应该是体现对老年人最大的尊重与关怀。通过国内外具体案例的分析,获取能指导适老化住宅项目策划的重要信息,借鉴其成功经验。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对案例中的适老化套型进行优化设想,为下一步具体项目的策划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论文选取中山市新建适老化住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上述理论研究所得之成果展开具体的策划研究。首先,对前期开展的“中山市适老化住宅需求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得出当前中山市老年人基本居住状况以及其对适老化住宅的特定需求。随后,以客观数据为基础,结合项目自身的内、外部特定条件,对策划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内容为:产品定位、户型配比、适老住宅套型、养老配套服务设施等。在上述研究基础之上,本文对所研究的项目进行概念设计构想,包括:总体方案构想、适老化住宅设计构想、项目总体开发计划等。最后,本文针对本项目进行了概念设计,为项目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和策划方法,对中山市适老化住宅项目的策划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面向中国老年人的康复景观循证设计研究[D]. 刘博新. 清华大学. 2015
[2]. 适合我国多元养老模式下的社区居住空间环境研究[D]. 马玉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08
[3]. 基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老年公寓设计研究[D]. 张玉洁. 山东建筑大学. 2016
[4]. 基于养老模式下的老年公寓适居性空间设计研究[D]. 鲍双喜. 长安大学. 2017
[5]. 建成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环境研究[D]. 贺佳. 同济大学. 2008
[6]. 现代城市养老居住环境设计研究[D]. 程琼. 重庆大学. 2008
[7]. 老年人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研究[D]. 赵晔. 天津大学. 2003
[8]. 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居住区建设的影响分析[D]. 马晓强. 同济大学. 2008
[9].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D]. 迟文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0]. 中山市适老化住宅产品策划研究[D]. 郑雪影.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老年公寓论文; 社区养老论文; 老龄化社会论文; 养老服务论文; 老年产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室内建筑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