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论文_段丽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急诊科 400037)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在本院接受抢救治疗的62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抢救法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而采取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干预组。护理工作完成后,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生命支持率作比较。结果 结论 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各大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程序;常规抢救法

前言

呼吸骤停、心跳骤停均属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同时二者也是致使患者病死主要因素,通常是指患者在治疗中心脏功能发生突然消失现象,在这当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这种症状能够致使患者的心音以及大动脉搏动消失,最终导致机体中的重要器官出现较为严重的缺血缺氧现象,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如今,因科学技术的显著提升,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得以迅猛发展,心肺复苏使用于急救患者临床治疗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阶段仍有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那就是采取何种护理方式方可有效减小患者心肺复苏后的病死率[3]。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在本院接受抢救治疗的62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抢救法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对照组,而采取急救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31例患者归为干预组。在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18至60岁,平均年龄41.69±3.27岁;呼吸、心跳停止时长为1.79至6.5分钟,平均时长3.27±1.24分钟。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19至59岁,平均年龄41.24±3.04岁;呼吸、心跳停止时长为1.75至6.4分钟,平均时长3.12±1.10分钟。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指标上,无明显数值差距,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的护理计划为常规抢救法(临床症状检测、心电监护等),而干预组则是急救护理程序,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其一组织临床抢救经验较为丰富的护理人员建立急救小组,并根据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熟练度分派对应的工作任务,并着重指出医护之间默契配合的重要性;其二,针对呼吸、心跳已经出现骤停的患者,对其诊治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检查工作就是判断其意识状态,且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开放气道,并将清理干净,非常情况下,可选择气管给予患者实施插管,同时与呼吸机并连,严密观察患者实际病情的变化。给予患者开通静脉通道,且两条以上,同时给予患者实施严格的心电监护,特殊情况下可实施电除颤以及输血等治疗,备好各种需要使用到的抢救用品,积极配合医生开展穿刺工作。除此之外,可结合心发生骤停的四个阶段,采用分级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前驱期选择的护理等级为三级护理,其护理操作为吸氧及生命体征检测等;发病期选择二级护理,采取药物护理患者的持续性心脏的跳动,且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在案;若心脏突发骤停现象则选择一级护理,给予患者使用抢救仪器,并且将抢救手术的各项措施准备好,详细观察患者在基本护理中具体反应。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的抢救成功率、生命支持率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研究数值开展解析,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以( )形式显示,取t实施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则选 2对其进行检验,若检验值P小于0.05,说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干预组的抢救成功率、5分钟内生命支持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值显著(P<0.05)。表1 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5分钟内生命支持率

3.讨论

针对部分处于急危状态的重症患者来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其心脏骤停的具体根源,是实施心肺复苏成功最关键的一个步骤,越早给予患者实施复苏治疗,其抢救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地增加[4-5]。因此,给予患者实施高效急救护理程序是至关重要的。在本研究中,干预组的抢救成功率、5分钟内生命支持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值显著(P<0.05)。据此可发现,分级护理实施于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可使死亡率大大降低,增加患者的存活率,优化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可显著提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杜琳琳,张志勇.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8):8-10+20.

[2]陈阳阳,张金新,张云飞,邬杨.对于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6):9-10.

[3]王明.护理人员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64-265.

[4]王玉兰,王海燕,王爱琴,等.提高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技能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07):112-114.

[5]周新,高霞.除颤在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和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5,34(20):164-165+168.

论文作者:段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急救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论文_段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