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002~2011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服务业论文,视角论文,省市论文,面板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4)01-0003-015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提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对其在经济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关注,并以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学术界于2000年开始正式关注“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①不少学者开始将国外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引入我国。近一时期,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理论文章数量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它从企业内部职能中分离出来,是直接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提供服务的新兴产业。
近十余年来,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系统中增幅最快的行业,它已成为海外投资的重点。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世界各国的投资政策倾向于投资促进和投资自由化,且更多地锁定生产性服务业,如运输和通信行业等。几乎在所有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如通信、金融、专业服务、国内运输等)的发展都能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对提高国内生产水平至关重要。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体中均占据重要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也逐渐成为经济结构中增速较快的部门。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服务业生产总值为226943.7亿元,占GDP比重达43.7%,基本与制造业(占GDP的46.6%)齐平。据《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我国的FDI流入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240亿美元,流向服务业的FDI首次超过制造业。行业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生产性服务业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总是正向的促进作用吗?我国现实情况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之前学者所述。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近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部分地区已经经历了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地区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亟须大力发展制造业。由此引起的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愈发突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7%、46.6%、43.7%,我国第二产业比重超出世界同期平均水平16.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重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个百分点。①
如何看待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如何辩证看待之前专家、学者所论述——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促进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改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能够在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升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这一观点?在协调产业结构、实现均衡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如何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有效结合,以此更好地实现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
本文拟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出发,探究工业化进程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我国不同经济区所处的工业化进程不同,这也为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提供了便利。本文结构为: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文献综述,探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第三部分从近十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入手,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化进程的客观情况;第四部分从理论上分析二者关系,并给出相应数理模型;第五部分对不同经济区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验证所得结论;第六部分得出本文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首次明确提出“producer service(生产性服务)”概念,并按照功能性分类法将服务业分为“producer service(生产性服务业)”和“consumer service(消费性服务业)”,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向生产者,而非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和劳动的服务行业,他强调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对应。②Browning和Singelman(197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中间需求性服务业(与最终需求相对应),主要是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最终消费服务。③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外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与日俱增。表1按时间顺序列举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综上所述,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两大特性:(1)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④。本文采用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⑤,即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企业进一步生产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行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早在1966年Greenfield在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时,就已经做了详细分类。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通信、金融、保险、会计、审计、商务服务、房地产、批发、传媒、法律、工程和建筑、专业服务、政府支持等。⑥1975年Browning和Singelman在划分服务业分类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法律、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通讯服务、产品维修、运输、仓储、金融、保险、会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⑦,涵盖的范围较窄。随着研究的深入,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范围逐步拓展。Marquand(1982),Gillespie.et al.(1987)在研究中指出,生产服务业还应包括部分交通、批发以及为企业提供的保洁服务等方面。⑧Daniels(198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除消费性服务业以外的服务领域,并指出办公清洁、货物储存与分配以及安全服务也属于生产性服务业。⑨Howells和Green(198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银行、保险、金融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如广告、市场研究,以及职业和科学服务,如会计、法律、研究与开发等为其他公司提供的服务。⑩顾乃华等(2006)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性企业的集合体。从外延看,生产性服务具体包括:与资源配置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猎头、培训、金融等);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产品和流程的设计、工程等);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维持运转、质量控制、后勤等);与生产组织和管理相关的活动(如财务、法律服务、信息咨询、信息处理等);与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相关的活动(如市场营销、广告、运输等)。”(11)我国《十二五纲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具体包括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等重要的行业和部门(12)。
根据上述文献所述、结合实际需要,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统计时,本文按照《行业分类国家标准》把生产性服务业分为六大细分行业,主要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3~60)(1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3~65),批发和零售业(51~52),金融业(66~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1~7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73~75)六大类。本文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较为宽泛,为下文验证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数据基础。表2列举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细分领域。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在世界范围的持续飞速发展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不少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关的成果。
依据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14)的观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可以为分为如下四类:需求遵从论(15);供给主导论(16);互动论(17);融合论(18)。他们认为,“从产业层面上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制造企业使用生产性服务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19)上述观点可以基本涵盖学术界的看法。本文将从产业分工角度出发,通过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和产业关联,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专家和学者主要采用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服务外包理论进行分析。以顾乃华等为代表的学者研究采用“投入—产出法”测算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指标,取得了一定成果。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利用我国2000年至2002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样本数据,采用DEA方法,得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于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发挥的作用最充分;最能发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功能的是金融保险业。(20)程大中(2008)基于截面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国和13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部门结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政府制定政策应着力于打破市场垄断、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还应重视诚信经济和政府行为的规范。(21)以韩德超等为代表的学者采用计量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另一部分学者主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韩德超和张建华(2008)利用1997年至200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专业分工深化、服务效率提升、非国有产权比重增加均能有效促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22)。查贵勇和程静岚(2007)根据1978年到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三种生产性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交运仓储通信业和金融保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较大程度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工水平的影响(23)。
(四)工业化进程相关概念
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描述,各界专家、学者都做出过相关分析。其中吕政等(2003)、郭克莎(2004)等最早对我国工业化进程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一致认为,从2002年开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工业化时期。钱纳里等(1989)将工业化时期具体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具体包括: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24)。
对于工业化所处的具体时期,我国官方并没有明确说法。依照郭克莎(2003)的判断,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阶段(2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对“十一五”期间整体分析显示,我国仍然具有工业化中期的明显特征,“我国整体处于重工业化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没有形成协同发展机制”(26)。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根据陈佳贵等(2006)对全国各省市的估测显示,2006年大多数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并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的阶段,中部和东北地区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7)黄莉芳等(2011)根据1993年至2008年的全国面板数据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在东部和中西部差异最为明显,其中水平较低,呈现小幅波动的特征(28)。
不同工业化时期,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效果是不同的。肖文等(2010)以2002年至2008年全国各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制造业行业中的企业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呈现负向相关,这是由于在我国一线发达省市中的民企数量多而规模小;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受到加工贸易的干扰,导致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效需求的减少(29)。
(五)小结
从前文综述可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地区性和现实性。从地区性来看,依照学术界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发展紧密联系,我国制造业水平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从现实性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从已有研究来看,地区发展程度、未来发展目标无疑都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本文认为已有研究所归纳得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性和现实性特点,可以从工业化进程这一更为宏大的视角来解释。工业化进程一直是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应当与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相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化程度不同,这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地区性。工业化进程的相关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有较好的解释意义。工业化进程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制造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投资水平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制造业发展水平衡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情况。城镇化率和人力资本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劳动力。投资水平衡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需资金。后文将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入手,进行具体分析。
三、近十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述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各地区各省市均存在不同的统计口径,为研究方便,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统计年鉴时采用的分类,将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六大类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下文将从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情况和分地区发展的总体情况对近十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背景进行概述。
(一)全国视角: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下的生产性服务业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呈现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从总量增长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迅速,与发达国家差距仍大;第二,在行业构成方面,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大,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第三,从制度因素来看,政府的强力推动为生产性服务业营造了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从全国视角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速。根据前文所述我国专家学者的观点来看,我国整体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进程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地区正在完成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的转变;其他地区正在加速工业化进程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增速较缓,也反映出我国整体仍然处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阶段。从分行业情况来看,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新兴生产性服务业的崛起反映出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孕育和推动了一批更有效率服务于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经济区视角:差异性工业化进程在生产性服务业的体现
从经济区视角来看,我国存在两极分化。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进程最快,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明显落后。近十年中,只有东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其他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增速相对落后。这与相关地区优先发展第二产业的战略是密不可分的。从第二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到,除东部地区外,其他经济区都客观上存在着第二产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掠夺的效应,具体反映为第二产业发展过多占用了生产性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人力资本。对此,作者将在下文中给出这一现象的数学解释和计量分析。
四、理论假说
为进一步探讨工业化进程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本文以农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对应的生产函数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在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本文将农产品价格、制造业产品价格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品价格作为外生变量,将工业化不同阶段作为模型的假定前提。将现有意义上的第三产业视作制造业的延伸,本文构建的社会生产总值由农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组成。下文模型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出现作为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核心因素,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化前期,生产性服务业并未发挥主要作用(30)。工业化中期,生产性服务业出现并在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后期,随着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下降,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一)工业化前期,不包含生产性服务业的均衡
最初阶段社会上只存在农业和制造业,建立对应的柯布—道格拉斯形态生产函数,如农业生产函数如式(1)、制造业生产函数如式(2)所示:
制造业的索罗残值由外生因素给定,社会生产总值为农业与制造业生产总值之和。假定,社会总劳动力为常数,即农业与制造业总劳动力之和。衡量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率指标可以表示为:
可以求得农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如式(3)、式(4)所示:
(二)工业化中期,加入生产性服务业后的情况
依照前文文献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所述,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两大特性:(1)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2)生产性服务业能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31)。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部分劳动力和资本,生产性服务业产品为制造业提供了生产所需的技术等关键要素。加入生产性服务业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式(5)、式(6)所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同属于城市内的行业,因此,二者存在式(7)均衡情况:
与未加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函数式(2)相比,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后,制造业自身的资本和劳动力数目都有所下降,索洛余值变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的函数。从实际情况来看,新的索洛余值是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的增函数,且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后,制造业产值有所上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的必要条件为:
(三)工业化中期的均衡情况讨论
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我们假定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资本的减少可以转化为投资,进入其他的生产领域。这里讨论劳动力转以后的均衡状况,资本的转移情况与此相近(32)。
通过前文文献所述,工业化不同时期内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制造业的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是不同的。根据学者的经典假定,由于户籍和资本流动等相关限制,农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工业化中期时,制造业生产效率大大超过生产性服务业,处于萌芽期和成长期的生产性服务业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该时期,制造业的规模报酬递增,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报酬递减。基于上述假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导致的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将改变原有的均衡结构。根据式(4),由于制造业的生产水平提升,农业的工资收入将低于制造业的工资收入。劳动力将会从农村转移至城市,假定迁移人口为Lm。这部分迁移人口进入城市后,有的劳动力进入生产性服务业,有的劳动力进入制造业。基于前文所述,我们做出如下假设命题:
(1)假设命题1:存在为负的情况;
(2)假设命题2:假设命题1存在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呈现负相关;
(3)假设命题3:假设命题1存在的情况下,工业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呈现负相关。
下文将对上述假设命题进行验证。并以此证明前文所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工业化时期存在密切关系。
验证命题1:劳动力迁移后,农业、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最终均衡状态表现为式(8)、式(9)、式(10)、式(11)所示(33):
假定存在,此时状态表明,由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制造业不仅从农业获得劳动力,还将从生产性服务业获得部分劳动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带来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挤出效应”。如果上述情况成立,制造业从生产性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后,其生产总值必定高于原来状态,其充分条件为式(12)所示:
式(13)中,乘号右边大于1。由于是增函数,当时,乘号左边小于1。当等式右边足够大时使得不等式成立时,假设命题l得证。
验证命题2:本模型中,城镇化率用城市劳动力与总劳动力的比例表示。本模型中,由于劳动力迁移,总劳动力数量固定,导致城市化率提升。此时,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转移至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下降。城市化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负相关。假设命题2得证。
验证命题3:工业化水平表示为制造业占社会生产总值的比例。生产性服务业出现后,工业化水平表示为式(14)或式(15):
ΔL<0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水平下降,但制造业水平上升。因此当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水平下降时,和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证明,工业化水平的倒数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增函数,工业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负相关。假设命题3得证。
资本流动产生的投资状况与劳动力流动情况相似,可以类推得到。
(四)工业化后期的均衡情况讨论
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逐渐下降,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效率提升。此时,制造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生产性服务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又一次打破工业化中期的均衡状态。劳动力和资本将向生产性服务业集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由于进入规模报酬递减的状态,其生产不再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转而依靠代表技术等水平的索洛余值的提高。与工业化中期相比,劳动力从制造业中迁出所带来的生产水平下降将由索洛余值的提高来弥补。
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将促进城市中二者均衡工资水平超过农业工资水平。相较于工业化中期,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还将从农业中转移到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客观上拉动了城镇化进程。此时,城镇化率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也会成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工业化后期,由于存在制造业的产值大于等于工业化中期的产值这一必要条件,制造业对索洛余值提高的需求将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巨大的需求市场。此时工业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五、计量验证
本部分内容将验证工业化不同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以及投资等相关关系。本文选取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INDUS)、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URBAN)、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INVES)作为解释变量。根据文献所述,地区的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和社会发展情况也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为有效衡量各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排除地区大小所产生的差异,本文选取人均生产总值衡量社会发展情况。故本文选取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TRADE)、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HC)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RGDP)。本文数据分别取自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人口”、“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和科技”、“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数据年限为2002年至2011年全国以及各省统计数据,数据资料来源为各省市的统计年鉴。
本文结合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应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所选取的解释变量,如表3所示。
(一)全国面板数据分析
首先对全国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作F检验和H检验,得出结论为:(1)相较于混合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适合;(2)相较于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适合。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应用加权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计量结果如表4所示.
从计量结果来看,无论是采用加权个体固定效应,还是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均为负值。这表明,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完成工业进程,生产性服务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显著因素,这一点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开放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不显著。目前,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处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状态。城镇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投资也呈现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负向影响,但是显著性在两种计量方式中存在差异。
(二)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
为衡量不同工业化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本文按照地区将不同省市数据归类进行分析。参照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号的划分办法(35),本文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四个地区的平均工业化水平如表5所示。
综合工业化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数据来看,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超过全国工业化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低于东部地区。这体现出了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产出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水平不足。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这表明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工业产出水平相对下降,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上升。西部地区工业化均值较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水平低于其他地区。这表明,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还处在工业化前期。
分别对上述地区进行面板数据估计,经过F检验和H检验应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计量输出结果如表6所示。
由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投资和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对东、中、西三个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影响。工业化水平仅对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的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有显著性影响,对处于工业化前期的西部地区没有影响。城镇化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有显著性影响,但对东北地区没有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显著影响。开放程度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有显著影响。
1.工业化水平:与工业化的进程直接相关
根据上述四个经济区面板的回归输出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工业化水平对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的经济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均有显著影响,但对处于工业化前期的西部地区没有影响。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中部和东北地区却与此相反,呈现出负向作用。这一点验证了不同工业化时期内,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无论产值还是与制造业联系的紧密程度都好于其他地区。工业化水平提升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更多的技术等相关需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中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将会降低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工业化进程存在“挤出效应”。工业化前期和中期阶段,行业之间关联性不足。社会主要发展制造业,客观上抢占了部分社会资源。有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整体升级,会改变这一现状。第二,工业化进程存在“推动效应”。工业化水平上升将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会提升竞争程度,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整体效果取决于推动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大小。而实证结果正好说明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甚至有的省市进入后工业时期,产业关联度较高,推动作用更明显;其他地区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中挤出效应占主导。与中部和东北地区情况相比,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不存在影响,这与前文的数学模型推导结果一致。
2.城镇化率:重视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负向影响
计量输出模型中,我们发现城镇化率对四个经济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是不同的。除东北地区影响不显著外,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都很显著。具体来看,城镇化率对东部和西部的地区的影响为负,对中部地区影响为正。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外部环境明显比东部和中部要差,所以体现出负向效应的结果较为正常。城镇化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有向城市集聚的趋势,城市化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应用31个省市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得出的实证结果与学术界的理论观点恰好相反,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应当重视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负向影响。也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类似结果。庄树坤等(2009)针对全国1978年至2007年的数据所做实证研究指出,“城市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有的城市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约,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信息、法律、咨询等软环境都成为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36)。
我们认为,分析城市化进程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应当考虑中国特殊条件,不能照搬西方理论。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进程中。部分先发省市地区,如东部地区,正在向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迈进,城市化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由为工业化服务转向为市民服务。随着制造业逐渐搬离市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现有的发展环境,故而会产生负向影响。中部地区整体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过程中,相关城市化配套设施主要服务于制造业,所以城镇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3.投资:领先指标符合工业化的进程特点
投资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较为显著。从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影响因素为负,其他地区的影响因素为正。由前文所述,投资是资本由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数据体现。投资作为一项领先型指标,会超前反映数据的变化。计量模型输出结果来看,投资指标这很好的预测了工业化进程中资本转移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西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前期,投资的影响因素为负。这反映出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萌芽期,资本开始大量向制造业集聚。由前文理论部分的分析,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可能会造成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本转移到制造业中。东、中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影响因素为正,且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因素低于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未来将完成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这一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率提升,资本将由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移。东部地区未来将完成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时期的转型。资本也将更多的转移至生产效率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
4.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化劳动力
人力资本对中、西部地区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对中部是反向作用,对西部地区发挥的是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与之前其他学者的理论研究不同。深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本可以分为普通人力资本和专业人力资本。现有可搜集到的数据只能反映出普通人力资本的数目。
工业化进程的前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萌芽期,对普通人力资本需求较高。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作用为正。从工业化进程的开始,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也更具专业化,因此更需要专业人才和市场人才的投入。专业人力资本因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对产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而普通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作用却很小。
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较中西部地区更为发达,对人力资本的要求也较高,只有专业人力资本才能满足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计量数据反映出的情况与现实相符,即某些地区(我国东部地区)进人工业化后期后,生产性服务业更需要专业人力资本,对普通人力资本没有明显需求。
5.开放程度:工业化进程中期影响较大
经济开放程度对处于工业化进程前期和后期(东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不显著,只对工业化进程中期(中部和东北)地区影响显著。处于工业化进程中期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由于我国某些生产性服务项目比如保险服务、特许费和专利权使用费等缺乏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造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逆差持续扩大。经济开放对促进我国制造业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处于发展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造成较大冲击,导致生产性服务贸易整体逆差持续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6.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正向显著作用
作为结构性指标,人均社会生产总值对生产性服务业起到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这表明整体社会发展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前人的理论研究结果一致。
7.小结
本文的计量研究很好的验证了前文所述工业化进程不同时期,工业化水平和投资关键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作用。上述两项指标的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的前期和中期,工业化水平和资本转移都会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制造业流动,从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实证研究也发现了被前人忽视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特殊因素,城镇化率、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具有较强的工业化特征,研究相关问题时不能照搬西方理论。现有的人力资本只能反映普通人力资本的积累,生产性服务业则要求的更高水平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工业化进程中期,生产性服务业容易受到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实证分析的一大发现。
六、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论证,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地区发展上差异显著,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一)工业化后期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城市化发展、工业化发展、人力资本的积累等方面都具备绝对优势,与其他地区对比,东部发达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同时也具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先决条件。
东部地区亟须突破的问题就是专业型人才的满足,最急于前进的方向就是建设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东部地区应努力打破部分生产性服务的垄断经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不断加大科技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力度,针对性培训与计划性引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门人才;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额,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品牌与渠道建设;将城市化进程向前推进,将城市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二)工业化中期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我国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处于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迅猛,生产性服务业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中具备广泛的需求。
根据实证结果可知,经济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和地区发展水平等有关因素将显著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把握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大对招商引资的支持力度,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水平,并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积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吸纳人才。
(三)工业化前期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仍处于工业化的前期,第二产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也处于萌芽和初始阶段。地区政府要制定有利的产业政策,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生产性服务业大力的支持,加快兴建生产性服务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法制环境及投资环境,从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减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从实证回归结果可知,工业化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对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西部发展最为显著。西部地区应加快发展工业化进程,提高政策扶持倾斜度,鼓励地区内投资和积极引进地区外投资,建设能满足生产性服务业良好发展的经济环境,全面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收稿日期:2013-11-30
注释:
①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2年世界三大产业GDP占比分别为:5.9%、30.5%、63.6%。
②⑥Greenfield 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③⑦Browning.C,Singelman,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M].Springfield,1975.
④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56-65
⑤国际经济与发展组织把生产性服务业定义为:“Producer Services Are Intermediate Inputs to Further Production Activities That Are Sold to Other Firms”。
⑧分别引自“Saxenian.Export Services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J].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April 1994:73-84.” 和 “N.Hansen.The Strategic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4,(1-2)”。
⑨Daniels P W.Services Industries:A Geographical Appraisal [M].London:Methuen,1985:1-16.
⑩Howells,Green.Loca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UK Services [J].Progress in Planning,1986(2).
(11)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5。
(12)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3)括号内为《行业国家分类标准》的行业代码,下同。
(14)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36-37。
(15)需求遵从论认为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基础和前提,制造业的扩张带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6)供给主导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基础。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提升需要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7)互动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表现为相互作用的关系。
(18)融合论观点较为新颖,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等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19)根据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整理。
(20)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14-21。
(21)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22)韩德超,张建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08(第21卷第6期):81-87。
(23)查贵勇,程静岚.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7)。
(24)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3(2):5-14。
(26)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5-23。
(2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28)黄莉芳,黄良文,洪琳琳.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6):120-132。
(29)肖文,樊文静.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0(6):72-80。
(30)实际中可能会存在零星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型中忽略该因素。
(31)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56-65。
(32)这里要注意“资本转移”主要由投资反映,投资是一项先导性指标。这会使得从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投资的变化早于劳动力的变化。
(33)此处忽略资本流动的影响。本命题中,资本和劳动处于互相替代的关系,资本的变化情况可以由劳动力的变化情况类推得到。
(34)工业化程度=(各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各省GDP)/(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我国GDP)。
(35)具体参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做出上述分区。
(36)庄树坤,刘辉煌,张冲.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79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