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沙化与防治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土地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沙化问题高度重视,把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发出了“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朱镕基总理强调指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防沙治沙力度,遏制草原退化和荒漠化。“十五”计划纲要把推进防沙治沙列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荒漠化防治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和神圣使命。
1 我国土地沙化的严峻形势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沙化土地为168.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7.6%。全国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广大干旱和半干旱,以及部分半湿润地带。其中,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原区、大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风沙活动最为活跃的沙化土地近30万km[2],这些地区是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
近年沙化土地面积的扩展速度在不断加快,50-60年代平均每年扩展1560km[2],70-80年代平均每年扩展2100km[2],90年代平均每年扩展2460km[2],相当于一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在这全国平均每年扩展的24.6万公顷的沙化土地中,内蒙古占了20万公顷。内蒙古属于典型大陆性气候,全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境内从西到东分布有五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奇、巴音温都尔,以及五大沙地:毛乌素、浑善达克、乌珠穆沁、呼伦贝尔,还有阴山北部大面积风蚀沙化土地和各地零星分布的一些风蚀沙化及潜在沙化土地。从行政区域看,沙化土地遍布全区12个盟市,涉及76个旗县(市、区)的近千个苏木乡镇。由此看来,至少往日人们心目中的内蒙古大草原,而今已论为中国土地沙化的重灾区。内蒙古在60年代尚有草原8200万公顷,如今仅剩3876万公顷。除乌兰察布草原外,科尔沁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均已基本沦为沙地。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正以每年9万多公顷的速度沙化。今天的内蒙古,2/3的农田被沙丘包围,随时有被吞噬的危险。有专家多次告诫:一旦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没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了!
在土地荒漠化中,草地的不断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形式。成吉思汗后代生活的草原已经逐渐被沙漠侵蚀。内蒙古曾经拥有的广袤草原,正以惊人的速度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内蒙古阿拉善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誉。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m[3]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亿m[3],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涸,几百处湖泊消失,93万公顷天然林枯死。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额济纳绿洲正以每年1300多公顷的速度急剧萎缩。
目前更为严重的是,莽莽黄沙正威胁着我们的首都北京。在我国,西起喀什东止渤海的北纬40 °线上,绵延着一条沙龙,只剩北京那么微小的一块,还每年经受着沙尘暴的袭击;沙漠从西部和北部向北京蔓延,仅洋河中段每年就向北京方向输沙上百万吨;北方浑善达沙漠已逼近燕山腹地。
近几年,华北和西北的多次沙尘暴都影响了北京。1998年、1999年以及2000年春天,北京市连降泥雨和沙尘。有人形象地比喻:“呼啸东来的沙龙,已对北京张开巨口”。其实,早在1977年,国际上就把北京定为“沙漠边缘城市”,从那时起警钟就已敲响,遗憾是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据英国《独立报》2001年4月22日报道,现在中国政府意识到所面临的一场生态灾难。近1/3的土地(5万座村庄和数百个城市)正受到沙漠化的肆意侵蚀。这一危机甚至使人们担心,中国首都必须从北京迁到另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虽然中国民众为建造“绿色长城”而开展了大量的植树活动,但是沙漠已经吞掉了中国27%的土地。
2 我国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土地沙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找出种种客观理由。但不论有多少理由,都改变不了形成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这一事实。
2.1 我国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
研究表明,气候干燥、地表富含沙化沉积物、植被覆盖率低、大风频发是沙漠形成的重要自然因素。沙化土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边缘流沙蔓延,固定沙丘活化和古沙翻新,以及沙质土地风蚀沙化而形成的。由此可以看出,沙漠是自然的产物,而沙化土地则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背景下,人为所致。我国风沙灾害加剧的成因主要是:气候干燥多风、生态用水不足和沙化土地面积增大。
全球气候变暖也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化加剧的重要原因,植被覆盖度的降低,是人类不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结果。由此认为,风沙灾害加剧是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生态灾难,其中人类活动是诱发和加剧风沙灾害的关键因素。
2.2 不合理的人为“五滥”加快了荒漠化进程
(1)滥垦 由于人口增加和短期利益驱动,许多地方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进行开垦,导致土地沙化。1958年到1973年,内蒙古曾出现两次开荒热,造成2000多万亩土地沙化。据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蒙、甘、新四省区的卫星遥感调查,1986年至1996年,四省区调查区开垦的194万公顷土地中,有95.5万公顷因沙化被迫撂荒,占开垦总面积的49.2%。当地群众痛心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2)滥牧 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
(3)滥伐 滥伐林木使大量最宝贵的荒漠植被遭到破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00多万公顷,到80年代中期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内蒙古吉兰泰镇70年代以来因当地居民乱砍滥伐,使盐湖西北7万公顷天然林减少到2万公顷左右。由于失去植被保护,我国最大的湖盐生产基地——吉兰泰盐场,已有一半以上被流沙埋没。
(4)滥采 沙区滥采中药材、搂发菜以及无序采矿工程建设的问题十分突出,使大量植被破坏,直接导致土地沙化。1994年甘肃省沙区因挖干草破坏草场近7万公顷。据内蒙古自治区介绍,每年仅进入阿拉善盟搂发菜的农牧民就达10万余人,全区近几年因搂发菜破坏草原面积达1300万公顷,其中400多万公顷已经沙化。仅陕西省榆林地区煤田开发一项,就使2万公顷土地沙化。
(5)滥用水资源 部分地区还沿用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既浪费水资源,又造成土地盐渍化。据甘、宁、青、新四省区统计,已有1573万公顷土地盐渍化。特别是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管理,致使上游用水过度,下游水量减少,大面积农田被迫撂荒,形成土地沙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50年代以来上游不断超量采水,使进入巴州境内河水锐减,下游270km河道断流,造成35万公顷胡杨林枯死,1.7万公顷农田被迫弃耕,6.6万公顷草场退化。
2.3 五“滥”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恶果
恶果之一: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被破坏。其中耕地受损,土地利用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承载力降低,比其他自然灾害更为严重。其危害在于它摧毁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直接威胁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空间,危害的时间可延续几代人甚至不可扭转。现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严重退化,全国有30%左右的耕地不同程度受水土流失危害。
恶果之二:土地沙化给农牧民带来生存危机,让他们成为生态难民。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1/4生活在沙化地区。沙区即贫区,贫区基本是沙区,沙区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贫困县。土地沙化使沙区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对沙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沙化危害严重地区人民的生活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全国目前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到风沙危害。由于风沙的步步进逼,加剧了西部贫困,扩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目前受沙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左右。
恶果之三:土地沙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科研工作者新近完成的一份科研报告表明,全国沙害每年造成的损失达540亿元,约占全球荒漠化造成损失的16%。土地沙化造成的危害,既有突发性,又有持续危害的渐变性、长期性。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成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3 我国土地沙化的治理进程
3.1 要看到我国治理沙化土地的成绩
1958年10月,党中央在呼和浩特召开了西北和内蒙古六省(区)第一次治沙会议,从此揭示了对我国沙漠进行治理和改造利用的序幕,沙漠科学的研究也随之兴起。
建国以来,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约有12%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170多万公顷退化草场得到保护与恢复,产草量增加20%以上;营造薪炭林100多万公顷,解决了600多万农牧户的烧柴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1978年开始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和1991年开始的防沙治沙工程。
(1)三北防护林工程世人瞩目 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根治我国三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决定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项目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克山口,长4480km,宽560~1460km,(包括13省市区551个县市、旗、区),总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42.4%。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3个阶段8期完成,规划造林3560万公顷,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自1978年开工到现在已经走过23年的历程,完成造林面积2200多万公顷,取得了重大的的阶段性成果。这个工程,使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2130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保护,3003万公顷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还使三北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9%。这个工程有力地促进了三北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面旗帜。
(2)防沙治沙工程功劳巨大 防沙治沙工程是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沙区人民生活、保障工农牧业生产及水利设施发挥效能的重要措施,也是造福子孙后代、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
我国防沙治沙工程始于1991年,1992年全面启动,总规划治理开发4713万公顷。工程以西北、华北、东北万里风沙带为主线,以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为中心,以治理沙漠化和风沙化土地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建立人工绿洲,兴办沙产业,使防沙、治沙、用沙有机结合,沙区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工程实施后,不仅取得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取得国土整治和环境改善的明显成效,从整体上扭转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大的趋势,呈现人进沙退,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防沙治沙一期工程建设期限为1991-2000年,规划治理开发面积720万公顷,占全国沙区面积的2.7%。重点是抓好内蒙古高原至新疆荒漠地区天然森林植被恢复与合理利用、科尔沁沙地北部综合治理开发等20个重点工程,河西走廊沙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等9个试验区和20个重点县。工程建设期满,已在局部地区减缓了沙化扩展,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牧业发展。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范围涉及全国27个省(区、市)的598个县(旗、市)、6217个乡(镇、苏木)。其中完整沙区县90个,部分沙区县508个,沙区区域总面积2.6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5%。
3.2 我国治理沙化土地的战略初步形成
(1)关于防治土地沙化的战略布局 目前我国防治土地沙化的战略布局已经确定。依据中国土地沙化的特点,中国沙区分为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类型区;半干旱及半湿润沙地类型区;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类型区;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湿润沙地类型区;南方湿润沙地类型区等五种类型区。
(2)关于防治土地沙化的战略工程 针对不同地区土地沙化的现状及危害程度、发展趋势,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需求,我国已将防治土地沙化工程分为国家级重点工程、区域性工程和地方示范工程体系。国家级重点工程包括环北京防沙治沙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区域性工程包括拉萨及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黄河故道治理工程等。通过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遏制土地沙化的扩展趋势,土地沙化总体实现零增长;到2030年,6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将得到有效治理;到2050年,除原生沙漠、戈壁外,凡能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控制,在沙区建立较完善的生态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3)关于防治土地沙化的战略实施 遏制荒漠化扩展正在有步骤分层次进行,叫做“分区突破”战略。环京津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率先启动。从2001年至2005年,全面实施重点治理区的工程治理。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范围包括: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西部、阴山以北、山西雁北、河北坝上和京津周围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5个省区市的11个县(旗),土地总面积近46.4万km[2],工程治理沙化土地面积627万公顷。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主要是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按照规划,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省(区、市)的几十个县,在2001~2010年的10年内,完成退耕还林还草95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荒沙造林600万公顷,治理草地面积500万公顷,建立水源工程6万多处、节水灌溉工程约5万处,治理小流域2万多km[2]。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恢复环北京地区的植被覆盖,遏制土地的沙化、退化,形成区域内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目前,经过1年多的试点工作,这项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在环北京周边地区已经完成造林20多万公顷,退耕还林还草2万公顷,治理草地8.7万公顷。
目前,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已获批准,以三北地区为重点的防沙治沙大战即将全面展开。“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整体思路是以防沙治沙为重点,力争在10年内基本遏制三北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趋势。“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13个省、区的590个县,工程区沙化面积130万km[2]。四期工程重点项目有:新疆绿洲外围荒漠植被保护及基干林带、龙羊峡库区防风固沙林、河西走廊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黄河河套地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毛乌素沙地防护林体系、晋陕峡谷防护林体系、科尔沁沙地防护林体系、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和呼伦贝尔盟防护林体系等9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规划10年造林380万公顷,占四期工程总任务量的40%。
3.3 目前治理土地沙化中的问题和矛盾
我国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在公众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政府防沙治沙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1)大面积搞生产、小面积搞生态;(2)没有把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结合起来;(3)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4)防沙治沙工程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密切。
内蒙古草原面积占自治区总土地面积的73.7%,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植被类型,也是生态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突出的是各类生态问题在这个地区都存在,该区域生态建设的成败、生态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态屏障功能的发挥,也直接关系到当地农牧民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防沙治沙,重视草原区生态环境建设,关注这一区域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妥善解决好,不仅是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防沙治沙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内蒙古生态建设中可以看出,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以下矛盾有待统一。
(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何统一的问题。在生态建设中如果只讲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就会造成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建设也势必缓慢。若不能与经济效益很好地结合,即使在生态建设较好的地区,也会因农牧民生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在项目支持停止后,又出现新一轮的生态破坏。过去这方面教训不少。只有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才能使生态建设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2)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如何统一的问题。据报道,内蒙古乌海市将固定沙丘推平植树,结果不仅树没活,而且固沙活化,变为流动沙土。这就是一个不顾自然规律造成生态恶化的例子。因此,只有尊重生态规律,才能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统一。可以确立草灌为主,先草灌后乔木的优先次序。内蒙古草原区的年降水量在350mm以下,在这样的降雨条件下,不能维持森林的发育,却可以维持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发育和繁茂生长。在草原区进行生态建设退耕,要按照退耕还草还林的优先次序,以种草为主,部分水分条件适宜的地区才种林。
(3)长远受益与短期成本如何统一的问题。在退耕还林还草中,要退出一部分耕地,进行种草还林。但牧区种草休牧后的经济补偿问题还没有解决。从近期看,退耕还林使农民收入受到影响,由国家补贴;牧区休牧种草,同样面临牧民收入下降的问题,也应给予相应的补偿,特别是牧区产业单一,出路少。
(4)生态安全与生活出路如何统一的问题。实行退耕还林休牧后,农牧民的生活出路是大问题。贫困问题若解决不好,农牧民为寻找生活出路,就会使已退耕的土地重新被开垦,休牧后所恢复的草场,再一次退化沙化。所以,为农牧民寻求新的生活出路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治理土地沙化的战略构想
我国地理学家史培军教授对于治理防沙治沙工作,有一套完整的设想,这就是必须“科学规划、先保后治、提高效益、发展产业”。他认为,有必要集中力量,在一些风口和沙化的地区,采取果断的措施,退耕还草,以草定畜,围封育草,免耕固土,以实现隔断沙源,减少尘源的目标。
4.1 整体布局、长远规划
防沙治沙要由局部试验示范转向整体控制,制定整体方案。同时,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须有长远规划。今后的防沙治沙技术对策要从小面积的试验示范,转向为大面积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4.2 分区治理、突出重点
针对我国风沙活动危害的地域差异,重点抓好首都圈和农牧交错带的防沙治沙工作,尤其要对北京周围、河北张家口与承德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地区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兼顾草原带和荒漠绿洲带。
4.3 先保后治、以保为主
土地一旦沙化就很难恢复,而且治理费用约为保护费用的20倍。必须贯彻以“以保为主,先保后治”的方针。因此,改变“重治理、轻保护”的旧观点,发挥流沙的生态功能,在大面积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沙区的治理与利用工作。
4.4 除害兴利、治用结合
在重点治理地区,要推广“生态建设产业化”的模式,针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努力提高治沙的经济效益,将除害与兴利融为一体,治用结合,把防沙治沙与沙区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4.5 开源节流、合理调配
水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是防沙治沙的关键。应广泛探讨增加水资源的新途径,如人工降雨、苦咸水利用等等。从长远的角度看,也可以考虑从其他流域调水。在开源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广泛推行节水技术,从而保证生态用水。
5 治理土地沙化的对策建议
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保护、治理、科技政策等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5.1 尽快制定防沙治沙技术和产业政策,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防沙治沙要从单纯的政府驱动机制,转向政府推动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新型运作机制。采用“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政府创造环境,鼓励科技入股和企业投入,吸引生产要素向防沙治沙流动。通过防沙治沙,发展适合沙区自然条件的特色经济,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2 提高防沙治沙工程的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建议国家在工程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或采取无偿投入和贴息贷款相结合的办法,吸引科研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深入防沙治沙第一线,使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
5.3 国家设立防沙治沙科技专项
建议国家设立防沙治水科技专项,切实提高防沙治沙科技能力。主要用于加强防沙治沙科技自身能力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监测台站网络等科研基础设施,及早建立土地沙化及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