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 天津市静海区 301600
摘要:德育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用合理的德育教育策略,做好育体的同时能够育心。本文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方法;德育培养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重要教学方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属于德育教育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课程,在体育课程中,必须要落实德育教育,提示青少年综合素质。
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现状
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是指反映社会一定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的需要,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和看法,是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思考和总结而形成的对学校体育发展起指导作用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学校体育中的德育体系的研究可谓百花齐放,争芳斗艳,显示出了学校体育理论园地空前繁荣景象,提出了许多体育思想,例如增强体质、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比较分析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既有相融性又有差异性,从各自的思想目标看,都是以育人为目的的。但在实践中这些体育思想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能占主导地位。体育理论界对此亦未达成共识,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小学阶段就是快乐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初中阶段是全面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体育思想起主导作用;高中阶段是以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为主;而大学阶段则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主导。 纵观这些体育思想不难看出他们彼此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相互渗透,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典型阶段性特征,其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对体育运动的作用
1.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教育性
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2.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集体性
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3.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服从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和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的前提下,要认真研究教法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程序。由于学生身体和体育基础水平有差异,心理品质(包括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例如,在进行跳箱练习时,存在怕摔伤的心理,因此,应该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耐心讲解示范,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动作,培养学生征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1.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教师课前要认真备好课,布置好场地器材,准时上下课,课上组织合理,井井有条,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认认真真做好每件事情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平时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提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教学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体育教师端庄的仪表,健壮的体魄,和蔼的态度能形成对学生正确的影响,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动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反馈于教学过程中。为此,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五规范”:规范语言——使用标准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处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着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 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种体育项目活动中,有的要对快速,有的要求持久,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会影响集体的成绩,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帮助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有一个强竞争性的特点,只要是比赛都要争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奋斗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因而在各种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教学时,教师应在讲授技战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结合贯彻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堂常规体现了体育课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记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对表现好的应及时表扬,对不认真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会影响全局。要教育学生在练习中要刻苦认真,听从指挥,做到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培养他们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内容较多,如跑、跳、球类、投掷、游戏等。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游戏,因此要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进行德育渗透。游戏能使学生养成团结友爱的精神,互帮互助的优良品德。除了游戏之外,也可以结合其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如教跨栏时可给学生讲我国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勇夺世界冠军、勇破世界纪录的事例,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动作,树立敢于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为国争光的优秀思想品质。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障碍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教育学生把每一道障碍物看成是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从而增强学生必胜的信心。在球类教学中,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
五.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提升学生个人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融入德育教育,在运动中培养心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杜新春.谈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4):81-82
[2]丁利荣.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3):208-209.
[3]刘文.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1,32(2):183.
[4]董建旭.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5,(35):75-75
[5]胡亚明.探究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2):32-32.
[6]王立军.浅议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0):127.
[7]王成.浅议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速读(上旬),2014,(8):141-141.
论文作者:张孟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体育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德育论文; 思想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