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浅析论文_杨楚雄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浅析论文_杨楚雄

汕头市泰和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成熟,钻孔灌注桩已成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一种桩型。但是,钻孔灌注桩属地下隐蔽工程,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质量事故,而且后补救措施容易造成经济与工期的双重损失。因此,加强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关键词:钻孔桩,质量,控制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钻孔灌注桩具有承载力大、占地少、噪音低、对相邻建筑影响小等优点,现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民用建筑中,与此同时,钻孔灌注桩属地下隐蔽工程,很多施工环节一定程度上依靠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来控制,稍有不慎即容易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加强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变的尤为重要。在此,结合本人的施工经验,谈谈本人在这一方面的零星见解。

一、钻孔桩施工前期的准备

1、对岩土勘探资料及设计图纸的充分研究。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千变万化,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岩土勘探资料就是施工人员的眼睛,再结合施工图纸的研究,才能为后期的钻孔桩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检查灌注桩施工工艺:主要是成孔、成桩各工序的操作工艺的合理性。

3、检查施工程序的安排:主要是各桩的施工成桩先后次序、路线的合理性。

4、试成桩。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机具、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是否合适,是重要的一个准备环节。

二、钻孔桩施工中的控制

1、成孔过程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重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孔、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一下几项工作:

(1)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入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桩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现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合适的桩距对防止塌孔和缩孔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经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撑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合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做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的深度。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掸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塌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消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井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钻绳遇水后缩水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清孔过程的控制。

清孔的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是利用泥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料、砂料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的过程,也是钻孔桩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终孔后,应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空转,在保证护壁的前提下达到初步稀析泥浆,输入比重1.05~1.08的新泥浆,循环40~60min,具体时间应根据桩径和孔深掌握,尽可能将孔底岩屑、泥块打碎并随泥浆浮出孔外。

(2)下笼、安装导管后应进行二次清孔。由于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相对较长,孔内原土泥浆中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加上下笼和安装导管过程可能碰落孔壁泥渣,因此,必须在砼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砼的灌注工作。对清孔达不到沉渣厚度要求,坚决不能验收灌混凝土。

3、钢筋笼制作、吊放

(1)钢筋笼宜分段制作,连接时50%的钢筋接头应予错开焊接,对钢筋笼立焊的质量要特别加强检查控制。

(2)钢筋笼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严禁强制性下放钢筋笼,造成钢筋笼变形,孔壁塌孔。钢筋笼就位后,还应将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减缓混凝土上升时的顶托力,防止其上升。

4、成桩过程控制。

(1)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2)在灌注过程中, 随时注意每米桩的混凝土用量,并对每根桩的用量进行记录, 以及时判断是否发生塌孔及缩孔, 并以此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要求充盈系数 > 1。灌注混凝土应连续施工, 否则导管内产生气囊高压; 容易将两节导管间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致使接口漏空而进水。

(3) 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

(4)如果中断灌注超过半小时或确认发生塌孔、缩孔, 则必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重新钻孔。每根桩至少应作混凝土试件一组, 以其28 d试压强度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三、钻孔桩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

对已完工的钻孔灌注桩进行质量检测与验收,也是钻孔桩施工完成后的一种质量控制的反馈,是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主要有桩身结构完整性(即桩体质量)及桩承载力检测。

四、结语

钻孔灌注桩施工必须经过详细的准备,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地质情况,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过程管理。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都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史佩栋.实用桩基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张明,金畅.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6(4).

论文作者:杨楚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浅析论文_杨楚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