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312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趋势下,生态城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态规划,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融合的原则和有效策略展开探讨,希望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规划;融合
引言
多数城市对于城建规划,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而在多年的发展之下,城市建设虽步入正规,却对城市生态自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此现象违背了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理念,因此城市规划应当与生态规划列入相等考虑范围。近年,全球气候变化体现出,城市的规划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压力。为改变恶劣的现状,城市规划应当作到建设与生态的共同发展,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合理的融合。
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可以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低能耗、低污染的基本城市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度。它是一种以居民出行包括公共交通或新兴的共享类交通为基础的城市行为,也是以居民绿色住宅包括利用太阳能、风能使住宅能耗更低的一种生活情况等。我国相关生态城市建设文书中所表明的生态城市的基本方法是努力实现三种“和谐”,即人与自然生态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而从生态哲学的角度看来,城市生态化的最终实现还不光包括这三种和谐,还应当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成为人和社会的一种文化意识,一种行为观念,使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居民都能够参与提高和享受到生态城市的效果,从而实现一种生态良性循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价值观念。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城市布局安排和更多生态元素的纳入,来使城市运行呈现更环境友好的态势和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该思考如何使这些生态元素更好的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使个人需求与生态系统融为有机整体互利共生,使生态价值观念更好的落实到城市居民的心里,以此来推动城市生态化的进程。
2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融合在我国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各种关于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相互之间关系的观点和理论。然而这些理论和观点彼此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分歧,并且各自都没有脱离传统落后的思想枷锁。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者黄光宇曾对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融合作了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他认为生态规划的推行方式要建设在对城市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要把生态价值作为重点,彻底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建设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景观规划学者俞孔坚也对城市景观作出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提出“反规划”的思想概念。这一观点的提出对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融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不但深刻反思了传统城市规划建设,表明了传统城市规划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对传统城市规划的价值观作出了完全的否定,这对促进城市规划生态化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
3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原则
3.1规划体系科学布局
想要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有效融合,一定要遵循规划体系科学布局的建设原则,对城市主要区域的布局进行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区域城镇的地位、职能以及等级等,确保城市各个区域发挥其生态效益。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将繁荣区域作为规划重点,通过城市中心的生态建设促进其他区域的生态发展。
3.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最早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观念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系统中来很显然也是契合的。从长期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来看,维持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平衡是极为不易的,因此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灵活地利用于这一历程当中。而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目标情况来看,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更多的是提供一种资源和效益的均衡,使城市社会的环境整洁又不失繁荣,经济平稳又不失亮点。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理念,既能响应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又坚持发展了生态城市与经济活动的平衡协调。
3.3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
新时期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不断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更加重视,对城市环境改造更加关注。因此,想要重新构建城市生态,一定要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以生态学为指导,对城市生态进行合理规划,调控城市人口数量和土地规模,根据城市承载力进行城市规划。
4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有效融合的相关策略
4.1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
长久以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土地使用问题都是其重点以及难点问题。结合生态规划的要求,在土地规划中,要按照“生态优先”的规划原则,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保证土地充分发挥其生态效应。同时,还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作为关键内容,加强对林地、农田以及湿地资源的保护,在充分满足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合理规划建设用地。
4.2发展全新的生活方式,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城市建设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是不断满足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使得城市更加繁荣。城市环境在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居民的活动和生活方式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生态建设理念的要求下,居民的生活理念也得到了改变。在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趋势下,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居民发展更加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并注重对环保思想的传播与深化。可以开展以小区为单位的环保活动,或者进行定期的环保教育,出台一定的政策进行环保管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里每一位居民的努力,广大市民应该积极参与城市的环保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3以新型智慧城市理念带动生态发展
现阶段智慧城市所带来的对城市规划类型的创新表现使人们眼前一亮,智慧的城市设计理念使更精准、更完善的城市生活方式注入到城市运行的血液中来,以更加高效、更加宜居、更加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发展进程并非完全颠覆已有城市生态及功能体系,而是补充与革新,完善和交互的,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用物联网和智慧产业为支撑,影响、带动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区域性创新产业与智慧城市的有效联接互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以新的、绿色的理念和技术,融汇到生态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从而逐步实现智慧——生态——和谐,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市布局,从根本上达到生态城市规划发展的目标和效果。
4.4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统计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城市规划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需求,特别是在生态城市背景下,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开展城市规划管理。当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逐渐在城市规划中获得深入的应用,而将上述技术运用到生态建设中,可以帮助城市开展生态规划作出精细而全面的预测,为城市的未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城市建设要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号召,充分重视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融合。明确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创新城市规划理念,按照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相融合的原则,发展生态型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积极创新城市规划思想,实现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积极引导市民发展更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环保型城市;及时进行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推动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清基.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5):14-22.
[2]张蕊,徐爽,高邰,刘爱平.探究城市规划与生态规划的融合[J].门窗,2015(09).
[3]杨至理.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探微[J].山东工业技术,2015(7):288.[2017-8-3].
论文作者:周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居民论文; 理念论文; 原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