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度较高,相应的设计技术难度加大.加上近几年来,全球地震频发,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越来越严峻,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建筑抗震才能成为社会大众重视的热门和要点。建筑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在关注住所安全时,还要对抗震设计技能进行优化,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住宅建筑的抗震设计技术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应用
1、前言
随着城市生活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渐增大,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建筑抗震能力成为社会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建筑工程设计技术人员在提高住宅安全时,还要对抗震设计技术进行优化,以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另外,建筑企业在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时,需尽快适应市场环境,不断更新建筑抗震施工技术方式,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2、住宅建筑结构抗震的重要性
2.1住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性及重要性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加大了对房子建筑结构和质量的注重,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逐步成为了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而我国相关的规划单位也对建筑结构的规划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使用要求。面临近几年来的地震灾祸,我们在房子建筑结构中采取了更先进的抗震结构规划技能办法,使得房子的建筑结构契合国家抗震规范的要求和准则,此外伴随抗震规划的开展和研讨,我们要真实的规划设计并研讨出建筑结构的抗震意图,然后可以更有用的发挥出工民建抗震规划的抗震理念。
2.2住宅建筑结构抗震的相关要求和不确定性
地震有不同的等级规范,那么抗震等级也有不同的规范,针对不同的区域和地质结构,要设置不同的抗震结构规划,依据地震发生的危害指数和程度,要实地的进行调查和研究,判断能发生的最坏结构,然后规划出不同的抗震防震性,规划有必要依据不同的建筑物选用不同的目标和参数来进行规划,此外要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后可以真实的完成抗震指数的测量和猜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此外,在住宅建筑的抗震结构规划中也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要素,这些都是我们无法猜测的,所以我们要在规划结构中考虑到这些要素的呈现,分出这些不确定性和不知道的要素条件,以防止突发现象。
3、住宅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及优化对策
3.1选好地基
在住宅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为了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必须在进行设计之前选好地点。研究人员在一项建筑设计之前必须选择好建设地点,实地进行考察,考查内容包括研究人员检测设计地点过去发生地震的历史以及底层活越程度,如果底层活跃度较大,此地区发证地震的可能性就较大,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还可根据以往收集信息计算此地区发生地震级别以及一旦发生相应级别的地震会造成当时多大程度的破坏,如果一个地区发生高级地震频率比较大,设计人员应该尽量避免在此地区进行作业。如果非要在底层活跃区域进行建筑建设,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地点地质进行加固,房屋建设地基应该尽量选择在地基础岩石较多的区域,加强建筑抗震能力。
3.2注重提高墙体砌筑的抗震功能
墙体的框架为维护构件,对于砖混结构来讲,它为承重构件。虽然砖的强度不如混凝土的强度的好,但是抗震性能的好坏是受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和承重结构的衔接方式,施工的质量等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砖混结构的住宅建筑来讲,它是经过提高圈梁的数量来提升房屋的整体性。从中可以看出,建筑住宅的整体性与强度为墙体抗震设防的主要部分,要想使得墙体的强度与整体性有保障,就要做好组砌方式与泥浆强度等方面的工作。在框架结构施工时,事先在墙体里安装一些短小的钢筋,在进行砌筑之前再对其焊接,这种方法、连接的比较稳固,但是可能存在事先埋藏钢筋的位置与实际需要出现偏差,导致拉结筋在墙体里的摆放比较随性,可能会影响到结构的质量。因此,就要在施工时,就要从标高等多方面去埋置钢筋,以提高其位置的准确性,使得拉结的质量有保障。砖混结构里砖墙的转角处安装拉钢筋,有事在施工时,会出现拉筋被遗忘的问题;配筋的砖缝里没有足够的泥浆,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漏出来的钢筋生锈。于是,在施工时对全部砌地方的配筋一次性解决,并查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
3.3采用分体柱
短柱的抗剪承载力要低于其抗弯承载力,面对地震破坏作用时,通常都是剪切功能失效,无法完全发挥抗弯承载力。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人为的削弱短柱的抗弯强度,将削弱后的短柱抗弯强度略微低于其抗剪强度,面对地震破坏时,短柱能够首先达到抗弯强度,出现延性破坏状态.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分体住的方法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短柱沿着竖向设缝,分隔为2-4个由柱肢组成的分体柱,将分体柱的各柱肢分开配筋。在各个组成分体住的柱肢之间采用素砼连接件、预应力摩擦阻尼器、预制分隔板、通缝等形式,设置对应的链接件,增强初期刚度和后期的耗能水平。
3.4提升住宅建筑节点的抗震性能
由于住宅建筑的框架节点发挥连接梁和框架柱的重要作用,因此,住宅建筑框架节点必须符合建筑抗震标准,才能确保住宅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提升。住宅建筑中,一旦框架节点造成破坏,避免直接造成整体住宅建筑出现结构失稳,发生倒塌或出现严重位移。框架节点对整体建筑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施工过程中要格外重视。要全面加强框架节点和周边区域混凝土的强度,采用适当配置策略,有效提升住宅建筑整体抗震性能。
通常情况下,将混凝土浇筑至梁底的标高位置,之后连同梁板一起浇筑框架节点的混凝土。在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必须要提高抗震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意识,要从多方面来杜绝施工隐患,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守住宅建筑抗震设计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住宅建筑抗震构造图能够全部了解并熟练应用,保障整体住宅建筑框架结构处于高强度状态。由于框架节点和周边区域中,在框架柱的横断面截面上通常包括梁的横断面,因此要在住宅建筑的梁箍筋和柱箍筋方面格外重视,避免出现箍筋形式化问题,必须要采用焊接封闭箍筋的方式,确保箍筋牢固。同时,要确保箍筋数量,提升整体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将拉筋位置紧贴纵筋、将配筋材料改为拉筋方式,紧紧钩住封闭的箍筋,能够充分发挥整体混凝土的抗压作用,发挥箍筋重要作用,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4、结束语
建筑抗震作为衡量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起重要作用,且对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故建筑设计技术的工作人员须及时把建筑抗震技术应用到工程中。只有这样方可让建筑抗震技术在保障建筑安全中发挥有效作用,解决现阶段住宅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我国住宅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抗震体系。
参考文献
[1]胡贵先.论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418.
[2]杨晗丽,郭攀.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技术,2014(29):212.
[3]邱佰军.关于住宅建筑的抗震施工技术及应用的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3(5):44.
[4]别振亚,陈拥军,万文实,等.9度抗震设防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设计优化与实施[J].建筑技术,2017,47(2).
论文作者:周立军1,马永强2,张健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建筑论文; 住宅论文; 节点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强度论文; 框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