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中的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历史视角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贸易论文,世界经济论文,视角论文,战略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并不意味着具有竞争优势。”①纵观世界经济,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谋求自身发展和增进本国国民财富的政府,都希望能趋利避害地利用对外贸易来发展本国经济。世界各国中也不乏将国内发展战略与政策延伸至国际贸易领域,相机抉择地利用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作为增强经济实力与巩固竞争力之重要手段的国家。
一、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的类别及其演进脉络
贸易战略是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民经济的总体情况和总体要求,本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所处的地位、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程度,经济发展战略和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及本国的资源、产业结构等情况,针对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所做的战略性决策,是国家为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针对对外贸易发展在一个较长时期做出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策划和谋略。从实践经验来看,贸易战略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各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转变及绩效差异的基本原因,不同的外贸战略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②
相对于贸易政策而言,贸易战略是一国较长时间内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总的指导思想,而其具体实施步骤则要通过贸易政策来实现。可以说贸易政策是贸易战略指导下实现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集中体现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法律、规章、条例及措施等。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贸易战略是思想,贸易政策是行动;贸易战略是总体,贸易政策是组成部分。贸易战略由影响各国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套贸易政策来体现或者构成。尽管贸易政策决策机制会受到利益集团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贸易政策与战略是相辅相成的,有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帮助其实现目标的操作层面的政策。
也许从一个相对较短的区间来看,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稳定的、连续的,但从长期的角度看,贸易战略与政策的调整演进却是必然的。不同的贸易战略与政策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有不同的作用;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曾选择了不同的贸易战略与政策。应该说,对贸易战略与政策类型的总结实际上也是对其演变的历史总结。
1.贸易战略的类型
根据上文我们对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关系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发达国家的贸易战略主要是为其争取最大利益服务的。根据其历史演进的过程,可以大概归纳为自由贸易战略、③保护贸易战略、④公平贸易战略⑤以及双边贸易战略(FTA)等。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考察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与政策主要是为“赶超”战略服务的,以贸易奖励制度⑥是否中性为指标可归纳为三种类型:⑦
(1)1987年世界银行根据1963-1985年41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把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分为坚定外向型、一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
(2)钱纳里等人(1986)基于多国计量模型的分析比较,把准工业化国家采取的贸易战略总结成三种类型,即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平衡战略;
(3)克鲁格(1983)根据统计数据对战后10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有效保护率进行测算,把发展中国家实际执行的贸易战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出口促进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温和的进口替代战略。
2.贸易政策的类型
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将贸易政策与贸易理论及战略相对应,以国家干预对外贸易与否为标准,习惯上可以将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⑧其中,保护贸易政策又可细分为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新保护贸易政策等。其实,从辩证的角度来看,贸易政策的保护与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其实质都是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谋求最优的国际贸易利益。为此,有学者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提出的国家(地区)保护主义指标,进行了贸易保护政策的国别(地区)类型分析,把保护贸易政策分成高、中、低度保护三类,相对应的分别是低度保护模式的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中国香港、巴西、意大利和新加坡等9个国家和地区;中度保护模式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和中国内地等5个国家和地区;高度保护模式的俄罗斯。⑨
除此以外,战略性贸易政策、⑩多轨制公平贸易政策与全球多边自由贸易政策等也是贸易政策的新形式。
3.贸易战略与贸易政策的演进脉络
国际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实质上也可以被视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或者一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贸易策略之史。
从时间序列的脉络来看,15-17世纪,西欧各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时期普遍推行的是典型的保护贸易政策;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英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实力相对强大,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而相对较为落后的美国和德国则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普遍实行的是超保护贸易政策,(11)而美国则基于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实施;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世界各国推行“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时期;(12)尽管发达国家率先在战后推行了贸易自由化,但当本国或国际经济环境恶化时,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就会重新抬头,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新贸易保护主义。(13)而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后,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其贸易战略如上文所述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为主,同时历史经验表明后者要优于前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各种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也逐步走上了贸易自由化之路。
从财富观演进的脉络来看,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与人们对财富内涵和来源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理解密切相关,甚至有研究认为财富观的演变是贸易政策演进的基本驱动因素,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与其主流财富观的演进轨迹是重叠的。(14)此类研究所梳理出来的贸易战略与政策的演进脉络是:
(1)当人们认为社会财富来源于农业,财富具体表现形式是农产品时,重农学派强调贸易自由,对农产品的出口不加任何限制,认为这样能够刺激农业并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2)当人们把“金银货币”视为财富的唯一象征时,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就表现为“积极干预,奖出限入”,而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重商主义时期;
(3)亚当·斯密、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虽然是不同贸易理论的代表者,但他们对于财富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都认为“国民财富应是本国劳动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国外购进来的物品”,因此他们也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
(4)李斯特持有的是“生产力财富观”,认为“财富的创造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所以反映到对外贸易上,他认为国家应对对外贸易进行干预,实行以幼稚产业保护为核心的贸易保护政策;
(5)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财富来源观”,认为为了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在贸易政策方面可以考虑实行战略性的贸易政策;
(6)随着经济理论的深化,现代财富观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比如,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成功的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和财富增长的真正源泉”,相应地他们主张用贸易推动制度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信息和知识成为财富增加的重要源泉,而国际贸易的参与者往往能够得到技术和知识的外溢收益,这样的财富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贸易战略与政策的自由化进程;另外,随着“社会稳定财富观”、“购买力财富观”和“环境生态财富观”等的逐步形成,也使得各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战略与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和因素也越来越多。
在今天,不仅自然资本、物质资本是财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15)也是财富。任何能影响这四类财富变化的贸易因素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一个国家贸易政策的形成。
二、贸易战略与政策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
虽然国际贸易政策的游戏规则正日趋明朗化、全球化,但是国情及区域差别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差别性的贸易政策。贸易战略与政策的选择,也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一国政府在做出相关决策时,必然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必须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其他国家的贸易行为、本国所选择的贸易战略与政策之收益与成本,其他国家对此的可能反应等等。对比分析各种影响世界各国贸易战略与政策抉择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规律,而对这些规律的总结,可以为我国下一步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以下因素对各国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制定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国家竞争力
帮助一个国家放松其经济发展中的要素约束以及市场约束,推动其比较优势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16)是各国贸易战略与政策作用的最主要体现。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来看,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目标不同,要素禀赋也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约束和市场约束发生变化,因此作为突破这些约束的手段之一的贸易战略与政策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变化了。于是我们观察到的经济现实就是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采取不同的贸易战略和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一般来说,处于工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国家,普遍会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处于工业经济发达阶段的国家,则更多地采取自由贸易政策。
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决定着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力量对比,也会制约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一般来说,处于劣势地位、商品竞争力弱的国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处于优势地位、商品竞争力强的国家,采取自由贸易政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会随着各国的经济实力地位和力量对比的变化而调整。比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虽然处于发达阶段,且仍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但由于面临日本和欧共体国家日益赶超的强有力的竞争,也转向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总要素生产率(TFP)”(17)为标准,把相对落后的、需要实施赶超的国家之经济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并据此在不同阶段选取适当的贸易战略与政策:(18)
第一阶段:资本积累阶段。对于一个经济相当落后、处于第一阶段的农业国来说,资本积累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力相对富裕、资本相对稀缺,此时自由贸易不能保证国家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就战略而言需要实施有一定保护的进口替代政策。利用进口关税、配额等手段把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暂时挡在国门之外,或者使它们的国内销售价格因需支付较高的进口关税而不低于本国产品,以此来保护本国工业,使其有发展的机会。不过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会不断下降,届时技术进步和创新将会取代资本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阶段:技术模仿阶段。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可能是模仿来的,也可能是自主创新取得的。对于一个刚刚完成资本大规模积累的国家而言,技术水平一般还相对比较落后。从日本的发展经验我们已经知道,此时模仿从先进国家引进的技术,进行一些适合于本地条件的再开发,其成本要比进行完全自主创新低得多。国家发展到这一阶段时,技术的模仿能力要大于自主创新的能力。此时,从贸易战略上讲,总的方向是出口导向,但仍然不能完全摒弃前一阶段的进口替代。具体而言就是鼓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但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要加以适当保护。
第三阶段:自主创新阶段。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水平达到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了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不会再向其轻易转让自己的先进技术的时候,即技术进口和模仿的成本变得昂贵甚至不能的时候,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才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此时,经济发展就进入了第三阶段,贸易政策也应适时地转向基本自由贸易。
最后,还应该强调的是,贸易战略和政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去适应发展阶段,即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与选择不仅仅受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它们也会影响发展阶段。
2.国家利益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国家”是国际贸易的“影子主体”,各国政府是代表本国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或利益集团的利益,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实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各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与政策,无不遵循“国家利益原则”,国家利益(19)高于一切。只要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就有不同的国家利益。不同的国家对实现国家利益有不同的看法,贸易政策选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利益是各国制定和选择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基础,而贸易战略与政策则是比较优势和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当对外贸易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时,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也有所变化,并要求本国顺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20)于是我们看到各国为了能更充分、有效地配置国内资源,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采取了各不相同的贸易战略与政策,贸易战略与政策由此也形成了一部“利益”的争夺史:15世纪至17世纪,重商主义在各国贸易政策中占主导地位,以期能够为本国积累更多的货币财富;18世纪,由于英国率先发起和完成了工业革命而成为“世界工厂”,其最大的利益所在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于是,处于当时的国际分工核心地位的英国就竭力倡导自由贸易政策;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竭力主张贸易保护主义,旨在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大,其最大的利益所在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因此形成了战后的自由贸易浪潮;20世纪70年代至今,西方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无不着眼于尽可能地减轻国外产品对本国经济稳定的压力,提升本国经济的竞争力,以夺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比如,美国著名国际经济学家Dominick Salvatore从国家利益出发,坚持国家需要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即通过贸易保护来减少国内失业。(21)Magee则通过1933-197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失业率每提高10%,就会增加9%的贸易保护压力。(22)
国家作为国际贸易的“影子主体”,具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目标。这种利益目标是最终的,是一种比私人和集团利益目标更高层次的利益目标。当私人利益目标与国家利益目标发生冲突时,国家就可能借助国家机器的控制力,以种种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手段,有效地把私人的利益要求加以转化或强行排除,从而能够并且必然要贯彻自己的利益目标。作为国际贸易活动的控制者,国家既可以利用政治、外交手段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打通渠道、提供保证,也可以出于政治利益、外交利益制定自己的贸易政策。不过,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在现实当中,政府利益、集团利益对贸易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甚至有些贸易战略与政策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很大,不能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这样的贸易政策虽然是合法存在的,但由于其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合理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国家利益最大化还是多数国家政府制定和选择贸易政策的行为标准。(23)
3.利益集团的博弈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一国的对外交往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国家内部不同阶级和集团的利益,任何一项贸易政策都可以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的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会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通过其拥有的政治资本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的制定,以达到更有利于自己阶级或者集团的利益。
于是我们发现各国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国内利益集团的需要,或者是迫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制定某些不利于国家利益或者其他团体利益的政策,如挑起贸易争端、坚持搞贸易保护主义等。比如美国贸易保护的最大压力来自纺织工业、钢铁等传统部门。以美国钢铁产业为例,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的考虑,尽管这一产业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但由于将60万名的钢铁工人转变到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就业需要时间,也非常困难,于是出于国内政治压力,政府权衡各方利弊,最终决定启用201条款以提高关税,来保护该产业利益集团的利润;再比如法国就因国内农民的政治影响而始终保持与欧共体其他国家不同的农产品贸易政策等等。
与此同时,利益集团和政党利益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有些西方的民主国家中,政党若满足了利益集团的需要,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拿到更多的选票。于是当贸易政策牵涉到政党或者政治家私利的时候,该政党很有可能会采取不利于国家利益的做法,以达到本政党的政治要求,维持本政党的政治生命。
此外,各国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弱对比不仅能影响到官方制定政策的方向,而且还是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力量。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行业、劳工团体等压力集团对国家的政治过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会以各种形式对广泛的政策议题施加影响。
4.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贸易政策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明显特征。
关于世界经济的长周期波动,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分析角度和观点。如果我们以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为参照的话,则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处于“上升波”的时期是1847-1873年、1894-1913年和1939-1972年,其间世界贸易增长率高,贸易政策就倾向于自由贸易政策;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处于“下降波”的时期是1874-1893年、1914-1938年,其间世界贸易增长率急剧下跌,在“下降波”中,各国经济增长滞缓,相互需求普遍萎缩,从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生产与市场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泛滥。(24)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繁荣阶段,各国经济普遍高涨,贸易自由化倾向就占上风;在经济发展的危机、萧条阶段,保护贸易倾向就会蔓延和加强。
三、美、欧、日的贸易政策及其启示
1.美、欧、日的贸易政策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积极的国家,其贸易政策,除经济方面的考虑外,也强烈地受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因此美国贸易政策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结合,是政治舞台上各种利益集团博弈下相互平衡的结果。在美国的政治制度下,各种政治主张,包括与贸易不相关的人权问题,都有可能在美国的贸易政策中得到体现。20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执政后,提出了对外经贸政策的四项基本目标:打开外国市场;坚持公平竞争;实行激进的贸易促进战略(即战略性贸易政策);将贸易政策与全球经济战略相结合等。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克林顿政府推出了有史以来美国第一个系统的贸易综合改革措施,又称“国家出口战略”,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6大重点出口产业,目的是强化美国企业的对外竞争能力,通过扩大出口带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并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当前,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新动向表现为获取贸易促进权,抢占谈判主动地位,主张贸易自由化并附加民主、人权等条件,以“公平贸易”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强调国家安全,借反恐推行单边主义,从多边政策向缔结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倾斜。
欧盟是一个超国家性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因此其管理贸易政策分对内管理贸易政策和对外管理贸易政策两大类。对内管理贸易政策主要是协调欧盟成员国间的贸易,主要包括关税同盟、货币一体化、共同农业政策等。对外管理贸易政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欧盟统一的外贸政策,以及对不同类型国家区别对待的外贸政策来实现的。欧盟统一的外贸政策除了关税政策以外,主要还有对敏感性和半敏感性商品,如汽车、纺织品和服装、鞋类以及一些钢铁制品等实行进口配额,签署“自愿出口限额协定”或“商品安排协定”等双重管理的办法;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反倾销税;确定最低进口限价,对进口商品价格低于最低限价的征收进口附加税;对进口商品实行监督;实施“绿色壁垒”,制定严格的技术安全标准、卫生标准,对不符合规定的商品不予进口等。
日本自上世纪50年代提出加工贸易立国战略以来,就一直是世界自由贸易的最大受惠国。所以,日本多年来不仅是关贸总协定的积极拥护者,也是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推进者。由此,日本的贸易政策一直是关贸总协定和WTO一边倒,其重要标志,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出现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情况下,尽管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统一大市场相继形成,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联合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日本却一直没有采取经济集团化的战略。然而,在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以日韩FTA和日新FTA的提出为契机,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调整。其重要标志是日本自1998年和1999年先后接受韩国和新加坡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议之后,在新世纪之初又主动提出了“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小泉构想”。由此,日本贸易政策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和调整,转向以WTO为中心,同时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地区自由贸易和多边自由贸易。
2.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各国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贸易战略与政策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国家利益、利益集团的博弈等各因素都有着内在联系,正确地利用对外贸易有利于增加一国的财富。如同当美国的企业竞争由纯国内性质的问题转变为国际性质的问题时,贸易政策也不再被视为仅仅是美国的国内政策,而成为对外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一样,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市场份额的逐步增加,随着中国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对外贸易政策对国内经济变量的影响力也会随之增强。特别是当前,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等,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就业问题。如果出现大规模结构性失业,将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从而给国民财富的进一步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我们必须立足本国现状,根据中国现阶段国家利益与经济发展水平来正确选择恰当的贸易战略与政策。唯有如此,才能促进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收稿日期]2008-06-11
注释:
①张春玲:《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财经界》2007年5月下旬刊。
②康珊:《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文献综述》,《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年第2期。
③由于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当经济发达国家在国际生产交换中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时,他们会迫切需要扩大世界市场范围来维持本国经济正常运转,从而追求的是多边自由贸易。
④自由贸易战略所对应的具体政策措施是“不采取任何干预贸易的措施”,即让贸易完全自由化。在现实生活中,它主要体现为国家对现行贸易壁垒的拆除;而保护贸易战略对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就是各种各样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现实世界中,它体现为国家在不同的行业不断地筑起新的贸易壁垒及将原有的各种贸易壁垒加固、增高、加强。
⑤公平贸易战略与政策十分强调不同国家之间国内市场的对等交换。
⑥所谓奖励制度是指政府为影响资源配置,尤其是为影响资源的使用是面向国外市场还是面向国内市场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⑦康珊:《我国贸易发展战略的文献综述》,《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2期。
⑧学者把管理贸易政策称为互惠贸易政策,主要指通过谈判签定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实行双边或者多边的互惠贸易政策,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非协定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以协调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是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综合运用,即“内外有别”的贸易政策。
⑨卓骏、胡丹婷:《对外贸易政策类型的实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6期。
⑩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Strategic Trade Policy)是由保罗·克鲁格曼、詹姆斯·A·伯兰特和巴巴拉·斯本赛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关税、出口补贴和进口保护等政策手段,对本国现在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挤占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促使世界专业化分工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
(11)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它不再是为了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它更多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手段转向进攻性,保护的措施趋于多样化。
(12)表现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农产品;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工业消费品;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外部;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其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13)主要特点表现为:贸易保护措施由过去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所取代;保护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贸易政策向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14)熊启泉、邓家琼:《财富观的演进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迁》,《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3期。
(15)社会资本是20世纪90年代由世界银行率先倡导并使用的概念。它是指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文化凝聚力、信用水平和共有信息等的集合。由于社会资本的存量、结构对经济发展的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社会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被视为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尹翔硕等:《国际贸易战略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在总的经济增长中去掉生产要素量的增长所带来的部分之后,剩下的就是因技术进步而提高的生产率对于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18)尹翔硕:《逐步转向自由贸易——中韩经济发展阶段和相应贸易战略的比较》,《国际贸易》2003年第4期。
(19)“国家利益”可以定义为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和发展;精神上,国家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承认。国家利益具有综合性特征,它既包括了经济利益,也包括了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社会利益、文化利益等。今天,世界上多数国家在制定本国的贸易战略与政策时,比以前更多地考虑到国家的综合利益,考虑到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需要,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
(20)田素华、尹翔硕:《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21)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8th e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曲亮、郝云宏:《贸易保护政策差异的原因及其对策》,《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2期。
(23)徐远:《贸易政策合理性探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24)王厚双:《国际贸易政策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探讨》,《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