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进步史是一部阅读史。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博览群书。当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这一切,离不开阅读。
一、中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1.无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学生课外阅读的读物往往是顺手拈来,阅读时也是漫无目的地任意涉猎、浏览。对于自己该阅读哪些读物心中无数,对于想从中获取些什么一片茫然。
2.阅读的内容不当,无辨别和选择能力。当今课外阅读的读物可谓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大多数学生不管书的好坏优劣,也不看读物有无阅读的价值,而是凭兴趣、赶时尚、图轻松,专挑一些刺激性、消遣性、娱乐性的读物,如武打小说、言情小说等,沉醉于一些丑闻、秘史、暴力、色情等世俗内容。而读名著、名人传记、科普读物、政治经济类读物的学生是少之又少。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不利于情操的陶冶。如果这种情况长期下去,那么将对正处于青少年时代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3.缺乏阅读兴趣。当今的学生基本上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特别是否猎奇的、情节曲折的、富于幻想的卡通漫画,对读书并不感兴趣,特别是有利于开拓知识面、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的那些学术价值非常高的书籍。
4.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外阅读。现行的教学管理体制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虽然不少的学生由于挡不住阅读的诱惑,会忙里偷闲地读几本书,但都是囫囵吞枣。
5.阅读的方法不当。大多数学生对待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精读、略读、浏览。
6.无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中,碰到生字词不查词典解决,而是望文生义,或者干脆跳过去不读;阅读中,不思考、不去品位、走马观花,读完以后什么也没记住。
二、改进课外阅读的策略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1)积极宣传鼓动,激发阅读兴趣。首先通过班会、黑板报等途径,向同学们阐明读书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读书可以让他们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出“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的要求。
(2)利用榜样力量,驱动阅读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读书兴趣,介绍名人在中学时代发奋读书的感人事迹,要求各班同学们搜集读书名人。例如周恩来,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饿汉扑在面包上一样”;臧克家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这些名人名言影响感召着学生,潜移默化使学生暗下读书的决心。为了使“名人效应”生动有效,我们还请了刚考上清华大学的优秀在校生来做报告,这位“师兄”说每个人要培养一个高尚的兴趣,他首先强调是:一定要“读书”要“读经典”。“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对同学们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培养读书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1)指导做好读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阅读也时如此,如果没有计划,阅读往往效率低下或者不能坚持。所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计划要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每天都要有计划。教师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可一曝十寒。指导学生见缝插针,挤时间阅读。双休日,五一、国庆长假,寒暑假等是学生读课外书的黄金时间,要指导学生做好计划充分好利用。具体做法:我们设计调查表对学生已经阅读的书再进行摸底,让学生针对100部推荐书目确定三年读书计划。在三年计划基础上建立《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另外每周建立与语文课程学习内容有关的《周课外阅读计划》。(每周阅读量不少于1.5万字)。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在于多积累知识,怎样积累呢?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准确。”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以巩固阅读的效果,要指导学生或写入小册,或载之卡片,都要立即动笔,不能迟疑。指导学生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多种方法,写好读书笔记。并要求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对原文提出批评和商榷,或把原文的内容、观点和其他同类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加以比较和分析,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不断积累可以增强阅读的实效性。
3.完善读书评价制度
(1)资料查阅法。定期查阅《学期课外阅读计划》、《周课外阅读计划》、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检查学生计划的合理性和计划执行的实效性。定期打分检查学生读书笔记的质和量,一个月统计得分,根据分数高低确定考核级别。
(2)活动评价法。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搜集许多信息,奇闻轶事、生活常识、历史传记等,有急于告诉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报告会或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学生展示自己最近阅读中的收获,根据活动中表现,评价学生阅读情况考核确定级别。
(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有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的需要,有展示自己的独立发现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论文作者:代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1
标签:学生论文; 计划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指导学生论文; 读物论文; 兴趣论文; 同学们论文; 《素质教育》2013年11月总第1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