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八医院 烧伤整形科
【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例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资料,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例采用传统氧疗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例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进行氧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予以两组患者相应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5/5),护理满意度为1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6.7%(4/6)、护理满意度50.0%(3/6)。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进行氧疗,同时予以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依从性,有助于排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及时防治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通量湿化治疗仪;重度呼吸道烧伤;治疗效果;护理对策
重度呼吸道烧伤多见于头面部损伤患者,大多数为吸入火焰,干热空气,蒸气,以及有毒或刺激性烟雾或气体所致。重度呼吸道烧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湿化呼吸道为重点,肺部感染时气道分泌物增多,若湿化不充分,分泌物变得黏稠,使纤毛运动丧失作用而易导致肺部感染[1]。我科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护理满意度较高。现针对我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例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予以治疗的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
以我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例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39.5±1.3)岁。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例采用传统氧疗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例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进行氧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氧疗方式,包括鼻导管吸氧和面罩吸氧,研究组患者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进行氧疗,同时予以两组患者相应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2.1高通量湿化治疗仪的应用
2.1.1性能指标:(1)温度控制范围:31℃,34℃,37℃。(2)一体化加温湿化器湿度输出范围:32–44mgH2O/L。(3)一体化流量调节范围:2–60L/min。(4)一体化实时氧浓度监测,无氧电池消耗,范围:21%~100%。(5)空/氧混合的氧浓度范围:21%~100%。(6)加温湿化器的湿化水罐:由水瓶自动加水,可变容积≤280mL,顺应性≤0.4mL/cm水柱;最大工作压力≥80cm水柱,最大峰流量≥180L/min[2]。(7)呼吸管路性能:螺旋加热丝,带温度监控。(8)连接界面:①大、中、小三种尺寸硅胶(不含乳胶)鼻塞的接头;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接头;③面罩接头(选配件)。(9)消毒用管路,可进行设备自身消毒。(10)报警功能指示:管路漏气报警,水罐缺水报警,管路连接报警,查看手册报警。
2.1.2特点:(1)提供稳定的高吸氧浓度,快速有效的改善血氧。(2)冲刷生理性解剖学死腔,减少二氧化碳再吸入。(3)形成一定的气道正压,保持气道畅通。(4)充分的湿化和温化,使气道粘液纤毛清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5)舒适体验:①充分湿化的气体和合适的温度给患者带来舒适的治疗体验;②进口专用硅胶鼻塞无压迫感,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③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保证患者端的气体温度和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防止冷凝水;④提供四种不同患者界面适合不同人群,满足临床需求[3]。
2.2护理对策
2.2.1心理护理
(1)向患者或家属解释重度呼吸道烧伤的病变过程及伴随的不适、告知治疗方案、高通量湿化治疗仪的操作流程、优势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信心。
(2)可通过手势、文字等方式和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3)针对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2.2病情观察
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使用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并注意热型变化、心率、心律变化和呼吸频率、深度,对未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要严密观察其是否有呼吸费力、急促、 声音嘶哑等一系列呼吸困难症状[4]。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抢救。
2.2.3饮食护理
(1)非气管切开的患者口服流质或半流质。
(2)气管切开的患者行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
2.3观察指标
(1)治疗总有效率;(2)护理满意度。
2.4统计学处理
使用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采用( )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结果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4讨论
重度呼吸道烧伤深及小支气管,呼吸困难发生较早且严重,往往不能因气管切开而改善,肺水肿出现亦较早,胖部呼吸音减低并有干湿罗音。根锯受伤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烧伤诊断并不困难。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对吸入气体精准的加温加湿,有效解决了呼吸道对高流量气体不能耐受的问题(即便输出60升/分的流量,成人患者也不会感到不适),而且患者通过专用的鼻导管系统,在设备输出的持续高流量条件下,可产生持续的气道正压(即无创通气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防止肺泡萎陷,增加功能残气量,减少呼吸功,改善氧合;另外该设备的吸入氧浓度可调节及一体式氧浓度监测功能,可以给患者提供处方氧浓度,传统氧疗中患者吸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5]。本研究中两组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中,显效3例(占60%),有效2例(占4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5/5),5例患者及家属均对护理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2例(占33.3%),有效2例(占33.3%),无效2例(占33.3%),治疗总有效率为66.7%(4/6),其中2例患者及家属对护理非常满意(占33.3%),1例基本满意(占16.7%),3例不满意(占50.0%),护理满意度为50.0%(3/6)。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采用高通量湿化治疗仪进行氧疗,同时予以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增强依从性,有助于排痰及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及时防治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闫夙.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5):631-632.
[2]翁洁清.两种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4).
[3]蔡毅峰,李杨,苏素刁,李贵才,陈科署.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气管插管患者机体应激及脱机安全性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 39(5)
[4]王燕华,贺艳,周伯军.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7,(16):1972-1973.
[5]张华瑜,林蔚青,吴静冰,吴婉珍.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用于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60例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4).
论文作者:陈健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道论文; 通量论文; 烧伤论文; 治疗仪论文; 气管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