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纹东方鲀集约化养殖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约化论文,养殖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暗纹东方鲀属鲀形目、鲀科,俗称河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海、黄海、渤海及通江的江河下游,为近海与河川底层鱼类,是高经济价值的鲀鱼品种之一。它肉质鲜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其所含河鲀毒素经加工可作为镇痛和戒毒良药等,药用价值高。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涵江三和养殖场合作,对暗纹东方鲀集约化养殖技术进行立项开发研究,取得好成果,养殖一年,每亩鱼池毛利润可获8~9万元。现将暗纹东方鲀集约化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鱼苗下塘前,在消毒过的鳗鱼白苗培育池中注入新水,池水水位为30~50cm,每平方米水面施加75g腐熟的鸡粪等有机肥,待水体培肥后,引进轮虫进行培育,以保证鱼苗下塘后有丰富的适口饵料。
放养前将运输来的鱼苗经水温调节和适应性锻炼(在水中布小网箱或用大水桶),拣除死、伤苗,健壮的鱼苗经15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后,计数放入池塘,池水加盐,使之浓度为3~5‰。放养时池中水温为18℃左右,采用气泵增氧。水花培育为3cm/尾的夏花后,进行鱼种培养时,放养密度为35尾/m2左右。
鱼苗下塘5天后,每天每平方米水面投喂1.5g豆浆,每天1~2次,以增加浮游生物密度,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保持30cm左右,水色呈绿褐色。池水水温逐渐调控至26℃左右。
鱼苗经10天培育后,规格可达1~2cm,此时在池底四周设置食台(以塑料网布或铁丝网做成),每天投放经严格消毒的丝蚯蚓3次,日投饵量视摄食情况进行加减调整。河鲀苗逐渐适应环境并能群集上台摄食后,每池设固定食台1~2个。
鲀苗经过20天的培育,平均全长可达到3cm以上(俗称夏花鱼种)此时进行食性转化,驯化鱼苗摄食人工配饵。方法是:在河鲀能集群摄食丝蚯蚓后停食1~2餐,让其有饥饿感。然后在下一餐投喂时,在丝蚯蚓中拌入人工配饵。先少后多,视河鲀摄食情况逐渐增加人工配饵比例。投饵量以1~1.5小时内吃完为准。每天投喂3~4次。苗种能完全摄食人工配饵时,改为日投饵两次,于天亮不久和天黑前喂饱,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以后随水温上升和鱼体体重的增加,日投喂量逐渐调整到5~7%。
为了减少河鲀苗种相互残食、撕咬,提高苗种培育的成活率。要做到及时分养,规格整齐,降低放养密度;投足适口饵料,保证鱼苗饱食;池顶部遮光,以降低鱼苗种的应激反应。暗纹东方鲀苗种适宜水温在16~28℃,夏季水温超过32℃时,需在早晨注入新水;冬季水温低于9℃时,要适时移入塑料大棚内越冬。溶解氧DO保持在4mg/L以上。管理中必须视水中浮游植物量(能利用有机物分解出的氨氮等无机盐)的变化情况,进行排污换水,调控水质。
为预防鱼病,除控制DO、水色、氨氮外,每隔10~15天以硫酸铜、含氯消毒剂等对水体进行消毒,抑制致病菌和寄生虫的繁衍;保持饵料新鲜、优质适口,增强鱼体抗病能力;并定期辅以抗生素类药饵一个疗程,预防病害发生。发现水霉病,可用福尔马林30ppm+食盐6~7%进行药浴。
人工配合饵料以鱼粉为基本原料,适当添加豆饼、玉米粉、多维、矿物质等其它营养物质,配制成蛋白质含量为35%,脂肪含量6~10%的配合饵料,这种配方适口性较好,鱼喜欢摄食,生长发育良好,且成本较采用鳗鱼配合饵料便宜。
联系电话:0591-8785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