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在这一切的发展与进步中,电力的使用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我国电力工业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已经与电力的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本文就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相关电力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现状;发展
0 前言
随着我国近年来在电力工业方面取得的相关进步,我国的电力生产相关技术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突破,甚至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在我国电力技术发展迅速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相关发展,我国电力行业面临的责任与压力也在逐年增长。针对这种现状,对我国电力生产中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 什么是电力继电保护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是一种由各种电力保护、维护技术所构成的一种完整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包含着对电力系统的相关故障分析、继电保护的配置设计等多方面功能。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一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在最早出现的继电保护技术应用中,采用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熔断器,而随着近年来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装置经历了“电磁式继电保护装置-晶体管式继电保护装置-集成电路式继电保护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这四个阶段的发展[1]。
2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2.1 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
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任务就是:当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能够安全 、完整地侦查整个线路的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为值班人员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相关的运行依据;在供电系统因意外原因产生故障的时候,就要自动、迅速、并且是有选择地切断发生故障部分的电源,而要确保那些没有发生故障的部分能够继续正常运行;在整个系统出现不正常的工作运行状况的时候,它要能够准确、及时地发出相应的信号或警报,使值班人员能够得到通知,并且能够尽快做出相应的处理。
2.2 继电保护装置的最基本条件
1)要有很高的灵敏度。通常情况下是用灵敏系数来对保护装置的灵敏度进行衡量。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范围之内,无论在何处发生短路、也不论短路点的性质如何,保护装置都要产生保护作用;但是如果在保护区之外区域发生了故障时,保护装置就不应该发生不正确的动作。
2)要有很高的可靠度。不能满足可靠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反而就会变成将事故扩大或者是造成故障的的直接根源。要想确保装置动作有很高的可靠度,就必须要确保保护装置的在设计原理、相关计算、以及安装调试方面都是非常准确的;在这同时还要求组成保护装置的各元件在质量方面高度可靠、在运行中维护要得当、而且系统在简化的同时要有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可靠度。
3)要有选择性。当整个供电系统部分区域发生理了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要能够有选择地将发生故障的相应部分关闭。最首要的就是切断距离故障发生点最近的电器,进而可以保证整个系统中其它的没有发生故障部分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4)反应速度要快。保护装置咋发生线路故障的时候要尽可能快地切断短路区域的故障。减轻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程度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缩短切除故障的时间,加快整个系统电压的快速修复,也就有利的为电气设备自启动创造了条件,而起还提高了发电机并列运行相关的稳定性。
2.3 保护装置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已经在工厂、企业的高压供电系统、 变电站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它来进行高压供电系统线路以及电容器的保护等。高压供电系统在母线继电保护装置的相关应用,在那些不是并列运行的分段母线要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这也只是在断路器合闸的一瞬间投入,合闸后就会自动解除。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应用有:1)母联 保护:要同时安装限时电流速断 保护和过电流保护装置。2)电容器保护:对电容器的进行保护,主要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及失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3)线路保护:大多是采用二段式或者是三段式的电流保护,其中一段式多是电流速断保护,二段式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三段式则为过电流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主变保护:主变保护也主要包括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两部分。随着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微机保护的装置也被渐渐地投入到使用,微机保护也展现出丰富多彩、各显神通的局面,然而基本的原理及目的都是基本相一致的。
3 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前景分析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会随之不断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来看,我国现阶段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将由微机继电保护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以及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方向展开发展。
3.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
随着我国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继电保护技术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大大加强我国电力部门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统一管理,原本分散的继电保护装置得到集中,这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继电保护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发展。总而言之,继电保护技术向计算机化方向的发展,将大大的方便我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3]。
3.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
随着我国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与网络已经拥有了较为紧密的联系,而继电保护技术也随着网络相关技术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继电保护技术网络化中,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保护的便利性大大增强,这就大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一体化进程。总而言之,继电保护技术向网络化方向的发展,将大大的提高我国继电保护的相关管理水平。
3.3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
随着我国计算机与智能手机在各行各业中的普遍应用,我国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在这种社会大势的驱动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智能化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结合相关智能化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效率,并能够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开拓更远大的发展空间。
3.4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自适应控制技术
所谓自适应控制技术,指的是根据电力系统中的运行状态以及相关故障,实时改变相关保护性能的一种新型继电保护技术。自适应继电保护控制技术,能够灵活的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对于我国电力系统来说,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继电保护相关技术[4]。
3.5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控制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控制中,近年来推出的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等技术对于其相关控制有着较为不错的推动作用。这些相关高新技术的推广,使得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一体化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大提升了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展开。
4 结论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的相关结合使得继电保护的相关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虽然在计算机技术与继电保护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结合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但二者的结合正是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而随着二者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电力产业也必将迎来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176-177.
[2]刘言冬,丁宏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02):90-91.
[3]屈志鹏,李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理性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4):138.
[4]黄海.浅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重要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7):311.
[5]丁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8,(10).
[6]王世平.试论继电保护[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
[7]夏天.中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探析[J].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2010,1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我国论文; 继电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