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美国经济论文,新动力论文,当今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新技术革命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人类各种活动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信息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信息产生附加值,而后者是商品产生附加值。在信息时代,电子媒体所载有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的活动状态,而且对世界各国,尤其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信息技术最广泛、最普及的国家,其信息技术不断给大批企业和服务业带来滚滚利润,迅猛发展的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它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代信息技术泛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相关电子技术的总称。按照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的规定,美国制造业中的信息技术部门有:信息处理设备(电子计算机和办公室设备以及与其有关的外围设备)、电子器件、半导体、通信设备。信息技术基本上已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信息技术作为时代的标志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和特定的内容。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信息及其技术取代了物质和能量单独作为社会的基本财富和基本能源,使信息和知识、物质和能量共同作为社会财富的基本资源。

当代信息技术发展最快,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力最强,其应用潜力也最大。因此,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列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内容。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家斯·罗奇的统计,“世界各大跨国公司用于信息技术的预算从1980年占资金总支出的27.2%上升到1991年的35.2%。”〔1〕80年代以来,美国的信息技术部门发展迅速,远远超过其他制造业。“据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的统计,信息技术部门的销售额从1978年的1318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2188亿元,增幅高达66%;其所获得的利润也从1978 年的127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174亿美元,增幅也有37%;职工人数从295万人达到330万人。”〔2〕截止到1991年底美国仅在银行、保险、运输、宾馆等行业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就达8620亿美元。信息技术已势不可挡地深入到经济的各个部门,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到1995年底,计算机已进入大约34%的美国家庭。据美国商务的统计,自1990年以来,美国经济年均增长部分的38%来自企业和消费者购买高技术信息设备开支的增加。信息技术设备投资也达到了美国企业设备投资总额的1/2左右。与此同时,企业用于购买一般机器设备的支出占企业设备投资总额的比重,却由1975年的32%下降到1993年的18%。

美国信息技术发达,信息产业繁荣同国家的战略指导密切相关。 1991年春,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题目是《国家关键技术》。其中与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实力有关的为六大领域的22项高技术发展计划。在六大领域中,“信息与通信”单列一类,而在22项关键技术中,信息与通信占了7项,即占1/3左右。它们是:软件系统, 微电子和光电子工程,高性能计算机和计算机联网,高清晰度屏幕画面处理和显示,传感和信息处理,数据贮存及其相应装置,计算机彷真及其模型建立。美国在实施这份信息系统工程报告的过程中,克林顿总统执政后,又在1993年初率先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1994年克林顿总统向国会提出预算法案,规定在未来4年内投入50亿美元以发展相关的电脑硬件和软件,并把此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落实这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美国政府于1994年9月制定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文件, 全面阐述了政府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在政府的带动下,美国的研究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等通力合作,加快了信息技术物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步伐,投向信息产业的资金数额逐年增高。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计算机公司率先打破了以往独家搞研究开发的体制,合资筹建“卡莱达”多媒体技术开发公司,为使自己的多媒体叙述语言成为国际标准语言而奋斗。美国贝尔公司宣布将在7年内投资160亿美元建设高速光纤传送系统,提供声音、数据和视频服务,比以前的计划投资增长了26%。

当今的美国,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对经济构成的要素及对各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从宏观上看,可把经济分为物质经济和信息经济两大类。而信息经济的实质,就是使用更多的知识和消息,消耗较少的能量和材料,生产出质量更好、人们更喜爱的、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商品的经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劳动力资源中,50%以上与信息的开发应用有关。可见,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物质经济转变为信息经济。

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参加生产与管理,大大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美国经济的生产效率。美国在信息和通信领域大大领先于各西方发达国家。据国际数据公司统计,美国企业每100 个职工中平均有63台个人电脑,而日本只有17台。这使美国在医学、生物、农业和食品领域占有优势,在环保事业方面也有相当超前距离,在工业制造的许多行业和能源部门也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航天航空优势,无可比拟。正如美国调查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资料所显示,该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90%依赖于广义的信息要素。

近几年来,由于美国信息技术设备的价格逐年下跌,各行各业的公司争先恐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自己,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他们大力采用管理信息系统经营企业和服务业,取得了明显效益。麻里省工学院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和洛林·希特对400家大公司进行了调查, 发现在信息方面的投资收益超过50%。美国沃马尔特商场投资6亿美元,建立了一套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卫星接收器以及其他调节商品供求的硬件和软件。这套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商品每日的销售数据,能立即了解哪些商品流通较慢,因而可以避免过多的库存和过大的折价销售。仓库已由“储存库”变为“中转库”。同时还可以向3800个供货商提供每天货物的销售情况。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使用,使沃马尔特商场成为美国效益最好的公司之一。〔3〕美国太阳微电子公司, 利用信息技术,使他在11个国家的大型仓库联网,从而使该公司的生产周期从8个月减少到6个月,使其资金平衡表上多出了5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进入80年代,美国首先同西欧一些国家开始采用EDI (意即“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进行贸易,90年代后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有关方面分析表明,“应用EDI可为使用者带来巨大效益, 商业文件的传递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4%,由于错漏造成的商业损失减少40%,文件处理成本降低38%,竞争能力提高34%。”〔4〕1997年7月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的一个仪式上,公布了美国的全球网络贸易战略。他说:“在21世纪里,我们能以我们多数人现在甚至无法想象的方式在互联网络各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的许多繁荣。”据预测,到2000年互联网络上的贸易金额将从1996年的不到10亿美元增加到50至100亿美元。

美国的银行普遍采用了计算机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联邦银行的资金划拨系统,每一分钟就可以完成一笔业务,每天可处理250 万张支票。美国全国银行之间联网,而且与世界各主要银行联网,使资金的运动由过去的货币流、票据流被现今的电子流和信息流所代替,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周转率。价值为20万亿美元的银行之间转帐结算的支票,每年周转加快一天,即可收到45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现在美国200多万台计算机,可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年,为其全国人口年工作量的2000余倍。”〔5 〕现在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时代正在形成。

美国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4000亿美元,建立一流的包括光缆电话网、无线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各种计算机数据网在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将改变网内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0—40%,国民生产总值(GNP)增加3000亿美元,并提供不少于50万个就业机会,减少交通流量30—40%。以教育和科研为例,电子教育信息网络使学生在节省40%的学习时间条件下,多学30%的东西,经费也节省30%;科研机构将提高35—45%的效率;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将更为密切合作;研究者能更有效地收集和处理世界最新科研与生产成果,迅速而有力地推动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据统计,美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德国只相当于美国的80%,日本只相当于美国的60%。这是美国经济继续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有利因素。

三、促进了美国贸易出口的增长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贸易出口的增长。信息产品,包括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讯设备、半导体和微电子器件等。在近十年间,该种产品逐步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制成品。1990 —1993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而信息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却高达9%,到1995年又增长25%,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0%以上。 随着许多国家竞相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必将引起对信息产品的巨大需求。1993年美国信息设备在国外的销售额达到620亿美元, 而长期雄居优势的飞机的出口额只有330亿美元。当今, 美国已经登上全球最大软件出口国的宝座,计算机软件及其服务业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已超过75%。1993年美国主要软件公司在西欧、亚洲和拉美销售的个人计算机程序即达25亿美元,在诸如数据处理等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中,也有3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1994年3月美国政府确定了六大重点出口产业, 其中信息技术产品居于首位。目前,在全世界3000多亿美元信息技术产品贸易中,美国仍拥有1/3左右。美国信息技术产品对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芝加哥菲尼希公司利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3家公司分别提出的跨国通信网络,将商贸信息输入到批发专用的计算机系统,随时与30个国家的300余家批发商保持通信网络联系, 使该公司的产品出口额占其总销售额的60%以上。美国在计算机的大脑——微处理器方面也独领风骚,一直占绝对优势,市场占有率高达90%。英特尔公司生产瞬时存贮器芯片,在与日本松下公司竞争中猛跑超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公司之一,占世界微处理器市场的80 %, 并占领了16%的日本芯片市场。此外,美国的康帕克公司、贝尔公司、苹果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的电子产品在电子产业发达的日本个人计算机市场上,也占有7—10%的份额。经过激烈的竞争,美制芯片终于再次在世界上的销售额超过日本,结束了日本半导体工业的霸主地位。

四、改变就业结构,劳动力素质提高

新技术革命可产生出一批新的产业和行业。新型产业的兴起,它一方面要求迅速培养出大批能掌握新技术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会有一部分劳动力从旧的衰落的行业中游离出来,造成职业的新生与淘汰并存。在美国,职业的新生率与淘汰率都很高。产业结构的变化又会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一些劳动者不得不随时进行职业转换,这种变化要求各行各业的劳动力应具备反映敏捷、文化素质高、应变能力强等基本条件,以适应新技术革命职业转换的需求。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在美国,从事信息工作的劳动者主要包括:研究、教育、工程设计、卫星、新闻出版、计算机及其信息处理、邮电、通信、金融、保险、政府和司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包括企业中从事管理、行政、技术等工作人员。根据美国的统计,在80年代初期,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工作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32%、14%、51%。〔6〕90年代以来,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和电信业的发展尤为迅猛。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当属微电子工业,它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40万人, 是汽车工业就业人数的3倍,钢铁工业就业人数的9倍。现在美国的劳动者就业分布,第一产业只占2.2%,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只占13%,而信息产业却已超过65%。预计到2007年,美国可增加国民生产总值3210亿美元,每年为工业创造新的销售额3000亿美元,提供十几万、几十万的就业机会。仅个人通信服务业就能在今后10到15年内创造30万个就业机会。

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展,它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发展通讯事业,就需要一系列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懂得微电子技术的维修工人。这些新兴岗位上的工人,已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人,而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一定技能的新型工人。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劳动力高中低的层次结构是金字塔型,低层次的劳动力占比重大。在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劳动力的层次结构将变为倒金字塔型,高层次的劳动力占有比重大大提高。

美国现有劳动者队伍中,有9000万人不具备适应当今信息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学识。美国政府已提出,到2000年要达到90%以上高等学校毕业率;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建立电子教育网络,使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全部成人无文盲。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企事业部门对劳动力的要求是,质量绝对提高而数量相对减少。另外,由于劳动力从事职业劳动的时间相对减少,能够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时间就相应增加。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高质量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促进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可见,信息产业不仅振兴了美国经济,而且是今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克林顿政府为了保证“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顺利实施,保持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全球强大竞争力,在政治、经济、财政、组织管理等领域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199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科技委员会”和“半导体技术委员会”,克林顿总统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同时又成立了由副总统戈尔参加的“信息基础设施特别小组”。这是震惊美国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总统亲任科技委员会主任,充分说明在美国科技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加强经费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对各种有矛盾的政策进行协调等等。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带动下,目前全世界联网的6000多万台计算机,已经构成无所不在的网络空间。美国经济令人注目,自1992年以来连续5年一直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今年增势依然不减,预计可达3.6%。6月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双依,分别创下了近11年和近24年来的最低水平,其中信息产业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头等经济强国。

从美国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明显的社会效益中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在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处于牵引地位,这已经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十几年来, 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已投资500多亿元,建立了十几个大型的政府信息系统和一万多个企业信息系统,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就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还相当薄弱。如果不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不在实际中加强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那么在21世纪全球信息时代的角逐中,我们就会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为加速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而美国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注释:

〔1〕〔3〕转引自黄建纲《信息技术带来滚滚利润》,《经济日报》1993年6月13日第8版。

〔2〕储玉坤编《美国经济》,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9页。

〔4〕转引自《中国教育报》1993年6月13日第3版。

〔5〕于志成:《当代世界新技术探秘》,《港澳经济》1992年第6期第39页。

〔6〕臧远平等编著《信息与信息革命》,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207页。

标签:;  ;  ;  ;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当今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