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区域研究_规模效益论文

中国乡镇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区域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乡镇论文,企业规模论文,效益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 F 32

摘要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其规模已成为生存竞争与效益贡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中国乡镇企业的规模与效益呈正相关,而且表现出显著的东、中、西地带差异。建立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集团、开辟不同层次的乡镇企业开发区,是实现乡镇企业规模效益与聚集效益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规模指数 效益贡献 地带差异 乡镇企业集团 乡镇企业开发区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脱颖而出,为中国农村经济赋予了崭新的涵义,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然而,当人们从最初的纷繁喧闹中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目标去向及经营策略时,又有了新的思索。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的“眼点”,当它初露锋芒时,并没有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于是“遍地开花”、“船小好调头”成为乡镇企业的一大特色。然而十几年的生存竞争表明,资产雄厚、技术装备精良、组织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在抵御市场风浪、提高竞争能力、扩大规模效益方面有更大的优越性。生存发展——规模效益目前已成为乡镇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1 乡镇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对应分析

为了测定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整体规模,引入了规模指数,并对相关的投入、产出量进行对应研究(见表1)。

表1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规模指数

1)中国乡镇企业规模指数与效益呈正相关,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梯度差异。东部地带除海南、广西两省(区)外,全部位于前列。其中沪、津、京、苏、浙、鲁六省市分居1~6位,其规模指数均大于4.4,呈现出显著的整体集结效应;中部地带除山西挤入前10名外,其余均属中间区段;西部地带中除四川稍偏前外,其余均居末尾。

一个企业的效益是生存环境、产业层次、产品结构及管理水平等的综合反映,但是企业只有壮大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脱离“效益内耗”的初始状态,形成“效益外溢”。1992年,东部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占农村社会劳动力比重的32.18%,中部21.52%,西部12.54%,劳动力的总体投入量奠基成明显的梯度差异。同年,东部每个乡镇企业平均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2万元、职工40.5人、产值67.6万元;中部分别为8.6万元、21.7人、21.7万元;西部分别为0.1万元、3.8人、3.7万元。东中西三大地带乡镇企业资产投入、劳动力投入、产值比分别为201.8∶78.2∶1.0、10.7∶5.7∶1.0、18.3∶5.8∶1.0,梯度差异更为悬殊。

区域发展的宏观效益是企业微观规模效益的积累。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展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的有序化,最终促成统一联网运行及各环节渗析效益的优化态势。如中国大扬企业集团(大连)拥有6个子集团、3个子公司、42家成员企业,员工总数近7000人,固定资产达26亿元,总体发展水平和效益相当于西部几个地区的总和。由于功能载体的协调运行,使各种信息元自动地纳入统一的运行网络,形成效益与规模的对应输出。而企业小规模的经营,很难造成腹地的扩张及生产要素的有效汇流,结果效益内耗,企业宏观贡献度不大。

2)从产出效应及其相位推断,中国乡镇企业产值高密区均在东部地带,人均产值与产值密度同序排列,形成东高西低的趋势面。其中峰颠位于上海,农业人均乡镇企业产值14364元,产值密度达9835667.21元/km[2],二者统一;波谷位于西部的贵州(262元/人)和宁夏(3231.19元/km[2]),呈南北分异格局。中部的山西省、西部的四川省形成两个小规模的拱起,引起宏观趋势面的波动。不难看出,东、中、西三大地带规模核心的区位所在,东部地带中除海南、广西外,各省区产出效应相差不大,趋势面相对平滑。而中部地带,趋势面呈向南倾斜态势。西部地区则“一峰高耸,余者填底”,趋势面剧烈倾斜。

乡镇企业做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是区域经济实力的综合写照。一个地区产值“流量”及“径流深度”越大,对当地经济的冲击改造作用愈烈。1992年,东部地带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总产值为356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1397元)的1.8倍,而西部地带(497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26倍,东西相差达7.2倍。由于中西部地带,绝大部分县市还是财政补贴县,已经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尚未脱离创办初期的稚气,加之资金补充乏力,乡镇企业规模依然很小。这种“点状”、“斑状”发展态势和小规模运营现象,直接限制了宏观效益的输出。东部地带则因经济基础雄厚,乡镇企业发展的生长点多,连锁反应强烈而形成良好的宏观效益。区域财力的全面覆盖与集结,能有效地促进资金流在地区间、企业间的滚动膨胀。中国区域乡镇企业实际上已形成了差异显著的运行模式:东部地带(除海南、广西)及部分中部省区(山西、河南),产值密度大→资金积累补充快→企业规模壮大迅速→集聚效应显著→产值密度迭加快→宏观效益高;中西部地带,产值密度低→资金供给弹力小→企业扩展乏力→产出水平低→低效益循环。

3)从投入水平看,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差别不大,中西部个别省区甚至高于东部地带。如山西,人均固定资产原值达20332.6元,远高于经济最发达的上海(13159.1元)。这固然与中西部乡镇企业职工人数较少有关,但关键在于资产载体及企业规模。由于中西部乡镇企业产业层次及规模的制约,大量的资产被固结起来,使得乡镇企业活性不足,“有用功率”低,宏观效益差,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从企业规模与资产的分配看,东部每个乡镇企业平均占有固定资产原值22.2万元,中部8.6万元,西部仅0.10万元。可见,东中西三大地带乡镇企业规模与资产分配相差悬殊。东部地带,规模与资产耦合,而西部则存在着错位,实际上把资产分散到各个小企业中,形成资产潜流,难以浓缩促成规模与效益的升华。

2 乡镇企业规模效益的实现途径

一定区域的企业由分散经营走向集约经营,并获得规模效益,是内外机制激励的结果:①内缘机制:依靠产业本身的凝聚力和弹力,通过前瞻、后顾及旁侧效应,使产业链得以延伸拓宽,从而吸引各生产要素,形成产业群落。②外缘机制: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经济元在多种外部激励因素的驱动下,成团地聚集在条件优越的质点上,通过改变企业共生环境而获得外部规模效益。

1)组建乡镇企业集团。组建乡镇企业集团,是乡镇企业高级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提高乡镇企业生存竞争能力,通过内缘机制扩大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以强大的乡镇企业为核心,以雄厚的资产作底蕴,以名优特产经营为纽带,由若干企事业单位自愿、互利、平等协作组建而成的骨干企业—拳头产品—资金技术—销售网络—服务体系一条龙的多类型乡镇企业集团,能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资源优势,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推进科技进步,从而增强企业的抗挠能力和竞争能力,并积极推动地方经济起飞,加快乡村城镇化的步伐。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组织过程,这种优厚的“自由度”协同价值差异、市场势力及规模经济等因素的驱动,使乡镇企业集团化从设想走向现实。至1992年底,全国共形成178家乡镇企业集团,其中东部地带占了绝大部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实力差距甚大,乡镇企业发展阶段各异,因而组建乡镇企业集团时,应采取不同的模式与策略。

东部地带的乡镇企业基础好,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流动快,加上政策倾斜和地缘优势,目前已积聚了强大的扩张弹力,市场占有广阔,产品技术含量大,附加值高。可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实现一体化联合和跨行业合并,从而形成各类产品集散型或项目配套型企业集团。同时,吸取国营企业发展企业集团的经验教训,重点强化集团内部的经济纽带及活力,避免“核小、肉薄、皮厚”的形式主义,使企业集团真正成为乡镇企业突破传统模式,进一步向高水平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中西部地带除个别省区可按东部模式发展外,绝大多数省区的乡镇企业因基础薄弱、投资屏闭而发展缓慢,企业活性不强。因此,应主要依托一个或几个大中型骨干企业,通过法人承包、协作群体等形式积极组建各类资源开发型、产品辐射型乡镇企业集团,运用“滚雪球”的方式,不断集聚内力,向外辐射,带动本区乡镇企业的发展。

2)积极建设乡镇企业开发区。分散—集中—适当分散的不平衡发展规律,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主旋律。事实证明,一定数量的部门或行业集中配置在特定的空间,可以在降低生产成本、生活成本及“环境成本”的同时,充分享受分工经济,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效益。

中国乡镇企业的根基在广大农村,由于宏观管理滞后,致使大部分地区的乡镇企业布局散乱,孤立分布于某个村庄,远离交通要道和市场,造成占地过多,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规模效益低下等弊端。因此,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将分散的乡镇企业集中到适当的地点集聚共生,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积极探索和建设乡镇企业开发区,优化乡镇企业的空间结构,提高乡镇企业的群体素质,使生产要素由区域间、产业间的自主无序流动转为向开发区的有效集结,是实现乡镇企业集聚效益和外部规模经济的明智选择。

从全国乡镇企业开发小区的建设状况来看,各地带均有发展:1992年北京市共确定各类区县级乡镇企业开发区29个,规划面积达162.3km[2],已有713个乡镇企业入区;河南省乡镇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开始向规模区域连片集中方向迈进,工业小区、专业市场相继建成,至1992年底,全省已有30多个工业小区。位于西部地带的陕西,围绕西安、宝鸡、咸阳、渭南,形成以郊县为主体的卫星工业区;围绕汉中、安康、商洛,形成陕南矿产品开发区;围绕关中盆地形成农副产品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由于事先进行了科学的论证与规划,完善了投资环境,很快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乡镇企业开发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力争与当地的经济水平、资源丰度、环境容量协调一致,防止盲目模仿的“潮流效应”。开发区过多,各区之间无效地竞争,争夺地方有限的计划资金,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开发区过少,规模过度膨胀,容易导致基建投资的增加,造成企业分布的严重倾斜,无法照顾广大的农村。

我国东部地带,乡镇企业密度大,达到规模要求者相对较多,因此在开发区选点时,尽可能使小规模企业向区位较好的大规模企业靠拢,以便减少基建投资,同时还应兼顾与邻区的协作及其与高层开发区的配套。针对非农用地极为紧缺的现状,突破地缘隶属关系及户籍制度约束,易地选址,使开发区能真正产生集聚效应。开发区要摆脱单纯的工业性质,积极联合科研院所、风险投资机构、产业贸易机构等,形成多功能、网络化的综合体。位于沿江沿海地区的乡镇,要充分利用其位置优势,设立专业化的出口贸易型工业小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实力所限,绝大多数乡镇还处于初始准备阶段和动量积累阶段,乡镇企业只发生在一些资源丰富而条件较好的地区。其开发区要同小城镇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规划出一定规模的区域作为乡镇企业开发区,同时还有赖于国家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开发区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应突出“少而精”,尽可能地缩短投资建设周期,加快集聚速度。待发展成熟后,发挥扶贫示范作用,并向区外转移。

The regional research on the scale and benefit of Chinese township enterprises

Wang Lucang Zhang Zhibi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730070 Lanzhou PRC)

Abstract Township enterprises acts as the master of Chinese rural economy,it's scale is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the living-competition and benefit-contribution.The scale and the benefit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show the remarkable territory difference.According to the local conditions,constructing enterprise groups and the exploitational regions are the actual ways that realize scalbenefit and aGGregative-benefit.

Key words scale index benefit-contribution township exterprise group the exploitation region

标签:;  ;  

我国乡镇企业规模与效益的区域研究_规模效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