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对于生产安全的高度重视,也制定许多相关的政策,为了减少采矿生产危险的发生,我们也在不断的完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加大采矿生产安全管理,减少生产危险发生,提高生产安全系数,推动采矿产业的安全进行。同时也提高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工作仍需要我们努力去完善。
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问题;优化采矿
矿产资源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的开采对整个煤矿开采施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相关采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他们在作业中的施工技术水平。
1 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使得采矿工程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采矿工艺技术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采矿工艺采取的手段比较单一,缺乏技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采矿工程在整体上仍处于粗放模式,落后的采矿工艺技术大大减低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使得矿产资源在开采环节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我国目前采矿工程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进行:一方面,这种小规模的开采生产模式必然导致企业资金力量的短缺,许多开采设备、开采技术乃至专业人才的配备都跟不上,大部分采矿企业只能开采裸露地表的矿产资源,对于深埋地下矿产资源无法深一步开发,另一方面也使得开采成本增加,开采模式停留于传统的粗放型。这种传统粗放型的开采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相矛盾,应予以第一时间的转变。另外,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些企业主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使得成本最小化,往往会铤而走险,技术设施和安全设施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仅为企业在后期作业埋下隐患,而且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采矿方式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开发成本较低,开发利用率较高。地下开采却属于高危作业,开采中所遇到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对开采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具有开采环境差、开发利用率低等特点。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正在逐步由从露天开采向地下开采过渡。在地下矿产的开采工作中,部分工作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完成,但是很多工作依然需要采矿工人借助一些地基设备深入到井下才能完成,安全隐患问题一直难以根除。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安全事故主要是自然引发的,但是人为原因也不可忽视,
良好的开采技术和预防技术往往能够预防和减少像顶板脱落、瓦斯爆炸、地面塌陷、水淹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国家政策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我国市场上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高额的投资回报使得众多的投资者将投资转向矿产开采领域,众多中小型矿产开采企业随之兴起。虽然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采矿工程,在立法和执法上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采矿工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依然具有一定的问题,一些市场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甚至是在违法的基础上违规作业,国家无论是在立法还是执法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目前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取得方式通常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中国矿产资源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采矿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取得采矿许可证,相关企业要想获得采矿许可证,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设备和资质条件。但是一些企业主通过虚假材料获取许可证,或者在获取许可证后违法操作的现象依然十分常见。总的来说,我国在矿产资源的监管力量有限,事故发生的频率依然较高,全方位进行监管制度仍然有待建立。
1.4 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促进采矿工程技术的发展,国家对采矿工程领域的相关人才培养比较重视,对于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各种待遇也逐渐提高。但是由于采矿工程的行业性质以及从业环境等特殊性,行业内一些专业人员的流失现象非常普遍,导致目前从事采矿工程行业的人员学历和素质相对较低,技术人才非常的紧缺。而且有的技术人员对一些先进的技术掌握较慢,甚至有的技术根本就没有掌握,导致实际作业过程中的操作风险显著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整体粗放型的采矿模式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实践来看,水资源问题以及土地资源问题比较常见。如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往往需要疏干和排泄大量的地下水,这会导致当地的地下水位大大降低,进而引起地表严重沉陷,耕地以及一些基础设施被大量破坏,地表植被由于缺水而死亡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工业开采和加工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通过循环作用流入地下或者地表,进而引发新的生态环境问题。
2 优化采矿工程的基本策略
2.1 对于采矿工程开展进一步的监督、强化
在整个采矿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当中,规范化以及安全性时必须要引起注意的关键问题。采矿工程本身对于法律的应用比较注重,通过法律的监管能够使得整个采矿行业处于更加良性的发展过程当中。在开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工作之前,必须有相关的部门审批的报告,并且针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相关手续也要进一步完善,针对矿产开采的危险性以及客观地质环境展开详尽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开采方案以及相关应急措施的制定,所有的开采工作必须要在相关专家论证以及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矿产的开采工作。作为政府必须要从生态以及经济两个方面制定更加科学的矿产资源开采计划,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严格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从而更好的提升采矿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2.2 逐步优化采矿工艺
要想更好的保证整个采矿工作顺利开展,必须要对于才采矿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发展,尽可能的避免在采矿过程当中产生的水体破坏以及地表塌陷等相关的问题,通过填充开采或者房柱式开采的方式尽可能的达到减少地表塌陷。除此之外,对于井下污水处理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污水的处理要应用新型的水泵,力求保证水资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对于采矿剩余的矸石必须要科学堆放,另外,机械开采应该以减少采矿量作为重要的原则,开采必须要始终坚持分层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提升整体开采效率。
2.3 针对采矿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发展完善
采矿本身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程类型,要想更好的保证整个采矿工作能够规范、系统的实施,首先要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针对采矿的现场管理的全面性以及相关操作的规范化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设备库的验收制度、操作维护以及管理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建设完善,而且针对相关职责必须要进一步明确。针对采矿现场的人员加强必要的管理并且逐步的加强制度的建设。从技术层面加强必要的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工作。
2.4 针对采矿工程的安全宣传进行进一步落实
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具体案例以及宣传片等方式来实施,着力提采矿人员自身对于自身工作安全性的重视。在采矿工作实施的全过程当中,必须要对于安全条幅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实时提醒采矿人员能够严格依照安全流程来展开工作。
2.5 进一步优化人员的结构
在采矿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施工人员的整体结构进行必要的优化,招聘施工人员的过程的中,对于基本工作要进一步完善,严格施工人员的开采,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少选工作,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并且只有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才能够上岗工作,对于基本工作要进行进一步完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矿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促进采矿产业的长足发展是一项艰巨的发展任务。但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采矿工程施工作业中,技术与安全管理上都存在问题,成为制约采矿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要不断提升采矿技术水平,并制定与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升我国采矿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竹亮.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控制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6(03):41-42.
[2]魏凯.浅谈采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153.
作者简介:高英豪(1995.05),性别:男,籍贯:山东莱州,学历: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采矿。
论文作者:高英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采矿工程论文; 矿产资源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地表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