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论与模拟论——她心问题的新视点〔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新视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外国哲学流派评介
在心的哲学中,她心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之一。象心身问题一样,这个问题的渊源也在笛卡尔。笛卡尔认为,心是独立于身的实体,心的内容对于主体是自明的。在他那里,自我知识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很多人看来,持这样的观点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如果心是独立于身的实体,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够知道其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中?我们如何能够确定其他人或别的物种真的具有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的那样一种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她心问题。
一 理论论与模拟论
她心问题在当代的哲学家中可以说是得到了轻而易举的解决。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在当代哲学界占有绝对的优势。心不再被看作独立于身的实体,而是与身密切相关的非实体的东西。因此,心存在的依据甚至心的内容都可以到身那里去找。无论是行为主义、物理主义还是功能主义都试图以某种方式将心客观化。以当前盛行的功能主义为例,心被看作是因果地中介于刺激与反应的机体内部过程,不同的心理内容对应着不同的刺激—反应模式。由此而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看法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心理内容与刺激—反应模式的对应关系的理论。有了这样一套理论,我们就可以在了解她人所处的刺激—反应类型的情况下,推知其心理内容。这样一种观点被称为理论论(theory theory), 而我们所具有的那一套理论则被称为常识心理学(folk psychology)。由于没有人能够说得出这一套理论究竟是什么,因此人们又把它看作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知识(tacit knowledge)。 理论论多年以来一直广为哲学界所接受,成为解决她心问题的经典理论。
但自80年代后期以来,理论论遇到了引人注目的挑战。具体地说,是在1986年发表了两篇十分重要的文章:简·希尔(Jane Heal)的“复制与功能主义”和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的“作为模拟的常识心理学”。稍后,阿尔文·戈德曼(Alvin Goldman)于1989 年发表了“心理学化的解释”。他们在这些文章以及其后的一系列文章中反对将常识心理学视为一种理论,否认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是因为使用了一种理论,不管这种理论是不是常识的。他们宣称,我们在预测和解释她人的行为时,是以自己的心为源泉来模拟她人行为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是模拟者,而不是理论家。这样一个新的挑战在哲学界和心理学家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她心问题已经不再是那个老掉牙的经院式的怀疑问题——我们如何证明她人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而是变成了一个颇为经验性的问题——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怎样预测和解释她人的行为的。这个新的经验性的问题就是理论论与模拟论的争议所在。这一新的问题几乎取代了她心问题的传统形式而成为当前心的哲学中的一个关注热点。
简·希尔在其富于开创性的“复制与功能主义”一文中将理论论称为“功能主义方案”,并提出了她的“复制方案”。她论证说,我们在透析她人的思想与行为时,更可能是使用复制方案,而不是使用功能主义方案。
希尔的复制方案实际上是一种想象方案。她指出,人具有设想尚未发生的事态的能力,这使得我们能够在某种意义上理解她人。“我能够利用我的所有的关于世界的复杂理论知识和我的想象能力来透析她人的内部而不需要关于她们的任何进一步的复杂的理论化。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假设:她们象我一样也是思维者,她们与我具有一样的认知能力和倾向”。她所建议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假定我要预测某人的行为,我所要努力去做的就是复制或者再造她的思维。我想象世界在她看来的样子,从而将自己置于她的初始状态中,然后沉思推理并反省,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决定。〔2〕
与希尔不同,戈登首先注意到我们具有预测自己的行为的惊人的能力。他注意到我们在采取行动之前通常都要进行一番推理。他进而指出,为了预测我在一个假定的情境中会做什么,我可以通过进行一种“假想游戏”来“模拟适当的推理”。然后将这一方案推及第三人。因此,在他看来,我成功地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依赖于我进行模拟的能力。但他特别强调的是,我不但要模拟自己处于她人所处的情境中,而且还要模拟自己具有那个人的心理品质等等。也就是说,我要模拟就是自己那个人。〔3〕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就是,假想或模拟的结果一定不取决于我所持有的任何理论。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理论论与模拟论的区别就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了。因此,根据模拟论者的基本观点,我把假想信息输入我自己的决策系统中,然后让我的决策系统“脱机(off—line)”运行, 作出决定却不产生任何行为。我接着说出那个作为“脱机”运行之输出的决定,而这就是我对她人行为的预测。因此,这种模拟论的观点是“加工导向(process driven)”而不是“理论导向(theory driven)”的。 模拟论的另一倡导者戈德曼对此有更为明确的阐述。〔4〕
二 实验证据
在发展心理学中相当大量的研究都涉及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在发展使用信念与需求这样的心理学概念时是逐渐发展了一种理论还是逐渐发展了别的能力。孩子是发展了一种关于心的理论,还是发展了一种想象处于她人的情境中是什么样子的“假装”或“模拟”的能力?戈登和戈德曼都援引这样的实验来支持他们的模拟论。这些实验研究被称为错误信念研究。
在威尔默(H.Wimmen)和珀纳(J.Perner)所作的研究中,马克西将他的巧克力放进盒子里然后出去玩。在他出去的时候,他的妈妈将巧克力转移到柜橱里。那么马克西回来以后将到哪里去找他的巧克力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五岁的孩子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马克西将到盒子里去找他的巧克力。但三、四岁的孩子却会作出不同的回答:马克西将到柜橱里去找他的巧克力。〔5〕
模拟论者是这样来解释这两种不同的回答的。年幼的孩子缺乏参与假想游戏的能力,因而不能模拟与自己的认知地位不同的人;而年长的孩子则具有这种能力。这种解释从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这里的问题是,理论论和模拟论都可以对错误信念研究的实验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理论论的解释,孩子在两岁半到四岁之间经历着从一种心理学理论到另一种心理学理论的转变。而根据模拟论的解释,变化在于孩子想象力的灵活性而不在所谓的心理学理论上。而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情况,这两种理论也都可以作出说得通的解释。模拟论者固然可以认为自闭症儿童在错误信念实验中的不佳表现源于假想游戏能力上的不足,但理论论者也可以辩称这些自闭症儿童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理论。
为了寻找更有力的经验证据,还应另辟蹊径。这就要从第一人那里做文章。第一人的情境似乎能在经验上对两种理论作出区分。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在第一人那里,两种理论注定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对于理论论而言,第一人的情境与第三人的情境并无根本的不同,二者只不过是将相同的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不同的对象。而模拟论则认为对第三人心理状态或行为的预测是依赖于预测者对她本人心理状态和行为的预测的。因此,根据理论论的分析,一个人应当能够同样精确地预测自己和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而根据模拟论的分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预测应当更为精确一些。如果有实验证据表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更好的认知能力,那就说明理论论是站不住脚的。而从常识的观点来看,确实存在这样的经验证据。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够精确地报告她们正在想些什么,看见些什么,期待些什么或假想些什么。
三 意义与问题
理论论与模拟论之争同时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引起很大的关注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这其中隐藏着十分深刻的理论根源。理论论与心的哲学中的其它重要理论和观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模拟论在向理论论作出挑战的同时,也威胁着心的哲学中其它一些颇有根基的理论。这里大有牵一发而动千钧之势。下面主要谈三个方面。
(1)理论论与功能主义
希尔把理论论称为“功能主义的策略”,因此对理论论的挑战实际上也就是对这种“功能主义的策略”的挑战。那么一个很值得一问的问题就是:反对理论论是否就意味着反对功能主义呢?应当说,二者在逻辑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功能主义与功能主义的策略并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事实上,许多坚持理论论的研究者的出发点都是在功能主义那里。从另一个方面说,反对理论论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反对功能主义扫清了道路。
(2)理论论与常识心理学
斯蒂克(S·Stich)是理论论的坚决捍卫者之一。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异乎寻常的努力并非毫无根源。他曾经很明确地表述过他对理论论与模拟论之争的理解。他认为,如果模拟论胜利了,那么他的取消论的唯物论就面临重大的威胁,因为如果理论论是不成立的,那么常识心理学就并不存在,取消论也就无可取消。这大概也是斯蒂克参与这一论证的最初动机之一。但事实上,将理论论与取消论作这样的联系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因为取消论的对立面是常识心理学的捍卫者。如果说模拟论使得取消者无可取消的话,那么它同时也使得常识心里学的捍卫者无可捍卫。因此,模拟论所威胁的不是取消论,而是取消论及其对立面所共同假设的那个东西——常识心理学,或者更广义的那种不可言说的知识。〔7〕
(3)理论论与自我知识
理论论与模拟论之争所牵连到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自我知识的地位问题。根据一般的理解,理论论认为自我知识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也象了解她人的心理状态一样,是应用某种理论或知识,而非通过任何特殊的途径。而模拟论则认为,我们首先可以直接地、不借助于任何理论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又以这种直接的自我知识为源泉,通过模拟而不是借助于理论来了解她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模拟论那里自我知识有着特殊的优先地位。这样一来,理论论又与自我知识的地位问题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但我对这种结合抱着很大的疑惑。在我看来,理论论完全可以作这样的区分:自我知识源于某种特殊的途径,而她心知识的获得则要借助于理论。这样,理论论就可以超脱于有关自我知识的地位的争论了。
有关理论论与模拟论的讨论尽管进行得十分热烈,但双方似乎都过于关注各自所依据的经验证据,而很少讨论理论本身的缺陷。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论上的缺陷是有的,而且还十分重大。
我们首先来看模拟论。希尔曾经十分正确地指出,模拟论的强项在于预测,而不在于解释。这是很容易理解的:解释当然是需要理论的,而预测则可以不需要理论,而她所说的预测即是指“预测她人将来的思想和行为”。这里显然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如何能够以自己的心理状态为源泉来预测他人的行为?进一步地说,我能够在任何意义上预测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吗?如果不能的话,我又如何能以此为源泉来预测她人的思想和行为?
理论论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多数理论论者都声称我们在了解她人的心理状态时所使用的理论是某种不可言说的知识。而对于这种不可言说的知识,理论界并没有公认的界说。有的人认为是不曾被明确表达过的知识,有的人则认为是无法表达的知识,还有人认为是意识不到的知识。而这种种不同的理解,显然意味着不同形式的理论论,也意味着理论论的不同命运。
注释:
〔1〕与Marin Davies、Robert Gordon、Jane Heil 及 Stephen Stich 所作的多次口头和书面讨论极大地加深了作者对本文所介绍的内容的理解,在此表示感谢。
〔2〕Jane Heal最初对复制论或模拟论的阐释见于 Jane Heal,Replication and functionalism,in J.Butterfield ed.Language,Mind amd Logi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她后来的有关论述见于Jane Heal,Simulation vs.theory theory:what is at issue?in C.Peacocke ed.Objectivity,Simnlation and the Unity of Conscious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及Jane Heal,How to think about thinking,in M.Davies&T.Stone ed.Mental Simulation(Blackwell,1995).我在1994年7月在谢菲尔德召开的“理论论与模拟论国际会议”上见到她时,她正致力于构造一个将理论与模拟融合在一起的体系。1996年初我在剑桥与她讨论模拟论时,她又反复声明自己并不那么“模拟论”。她实际上主张模拟是重要而且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3〕Robert Gordon 对模拟论的阐述见于 R.Gordon,Folk psychology as simulation,Mind and Language,1(1986);The simulation theory:objections and misconceptions,Mind and Language,7(1992); Simulation without introspection or inference from me to you in M.Davies&T.Stone ed.Mentsl Simulation(Blackwell,1995);'Radical'simulation,in P,Carruthers&P.Smith ed.Theories of Theoriers of Mi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A,Goldman,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zed,Mind and Language,4(1989);Empathy,mind and morals,in M.Davies&T Stone ed.Mental simulation(Blackwell,1995).
〔5〕H.Wimmer&J.Perner,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Cognition,13(1983).
〔6〕R.Gordon&J.Barker,Autism and the "theory of mind"debate,in G.Graham&G.L.Stephens ed.Philosophical Psychopathology:A Book of Readings (Cambridge,MA:MIT Press,1995);A.Leslie&D.Roth,What autism teaches us about metarepresentation,in S.Baron—Cohen; H.Tager—Flusberg,&D.Cohen ed.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Perspectives from Aut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7〕S.Stich,Beliefs amd subdoxastic states,Philosophy of Science,45(1978);S.Stich&S.Nichols,'Folk psychology:Simulation or tacit theory?',in Davies&Stone ed.Folk psychology:The Theory of Mind Debate(Oxford:Blackwell,1995);J.Fodor,'A theory of 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in Davivs&Stone ed.Mental Simulation(Blackwell,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