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区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_绿洲论文

西北干旱区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_绿洲论文

中国西北干旱区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干旱论文,中国论文,环境问题论文,生态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笔者仅就西北干旱区环境与发展协调中的土地退化、生态建设与尊重自然、水土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1 主要的土地退化

我国西北干旱区幅员辽阔,包括内蒙古、陕北半干旱的草原区,宁、甘、新、青干旱的荒漠区.干旱区的土地退化主要为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和草地退化.各种退化土地类型的形成、演化过程不一,不同区域退化土地的整治战略与措施也迥然有别.

1.1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在半干旱草原地带多为成片分布,而在干旱区则限于沙漠绿洲地区.我国干旱区、半干旱区沙漠化(风沙化)土地分别为10.3万km[2]和21.8万km[2],占全国沙漠化(风沙化)土地的27.8%和58.8%[1].据统计,2000年我国北方有沙漠化土地38.57万km[2],其中:轻度沙漠化土地13.95万km[2];中度沙漠化土地9.98万km[2];重度沙漠化土地7.91万km[2];严重沙漠化土地6.75万km[2],分别占36.1%,25.9%,20.5%和17.5%.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监测结果相比,轻度沙漠化比例减少,中度沙漠化比例基本稳定,重度沙漠化比例增加[2].这与沙漠化土地发展规律以及“先易后难”的治理结果是大体相符的.

1.2 土地次生盐渍化

在我国西北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6省区土地次生盐渍化的耕地为344.70万hm[2],占该区总耕地的13.93%.尤以新疆耕地盐渍化最重,共126.39万hm[2],占耕地面积的30.58%;其次是内蒙古179.76万hm[2],占耕地面积的23.8%.在6省区后备耕地资源中,盐渍化土地面积710.83万hm[2],占该区后备耕地资源的32.82%.其中新疆后备耕地资源中盐渍化土地556.16万hm[2],占58.49%.1990年以后开垦的部分荒地,甘肃、宁夏等新垦灌区,灌溉后引起地下水位升高,也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不断发展[1].柴达木盆地水质矿化度高,由于有灌无排,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农田次生盐渍化发展快,面积约1.87万hm[2],占耕地的一半[3].可见,对西部6省区而言,无论是提高当前土地利用率和耕地单产,还是将来扩大可耕地面积,盐渍化始终是很重要的制约因素.

1.3 草地退化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是导致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其中过度放牧、草畜供需失衡是主要矛盾.我国西部分布着5大牧场,天然草地面积33144万hm[2],占西部地区总面积的48.2%.宁夏、陕西的退化草地面积占90%~97%,甘肃、新疆、内蒙古退化草地面积变化于42%~87%.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相比,退化草地面积正在扩大.以内蒙古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退化草地面积21.34万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36%,而1995年达38.70万hm[2],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0%;15a退化草地面积增加了17.36万hm[2],平均每年扩大1.16万hm[2],即可利用草地面积每年以1.9%的速度退化[4].柴达木盆地草地面积630万hm[2],由于过度强化利用,导致天然草地大面积退化,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3].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近30a大范围草地退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所导致的,包括超载过牧、盲目开垦、滥樵乱采、工矿开发等[4].

2 生态建设与尊重自然

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发展战略中,生态建设是重要的内涵.现就生态建设中应当尊重自然的原则讨论有关植树造林、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问题.

2.1 关于植树造林

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绿化等于植树造林,生态建设就是植树造林的片面认识,主要是源于对自然地带性规律缺乏了解.通常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植树造林条件好,可以有森林分布;而在半干旱、干旱区则仅能在局部地段植树,山地的适宜部位可有森林分布.有的学者提出以森林覆被率作为我国各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指标之一,这是值得认真商榷的.以我国西北干旱区为例,适宜森林生长分布的区域面积有限,目前一些省区的森林覆被率多在5%以下.如果要求这些省区大面积植树造林,以达到对半湿润、湿润地区要求的同样的森林覆被率指标,是不符合自然地带性规律的.因此,半干旱、干旱气候下的省区既不应背上森林覆被率低的包袱,也不应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造林指标[5].

在半干旱、干旱区仍然可以看到引水灌溉种植柏树建造机场高速的“绿化带”,或在部分高速公路两侧山丘沿等高线挖坑种植灌木,进行喷灌以营造“绿化工程”.结果是事与愿违,既不见林带,又破坏了原已十分脆弱的环境.有关部门甚至提出要在乌鲁木齐市郊拍卖荒漠山丘土地,以承包方式实施“植树绿化”的计划.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边缘可以合理而适当地建造小规模的农田防护林,但是不宜大片营造森林,更不应过分渲染、夸大防护林的作用.有学者根据干旱、半干旱区自然地带特点,提出应当重新审视三北防护林建设问题[6].因为在干旱、半干旱区大规模营造防护林,既无助于防患沙尘暴,也不符合水资源短缺的客观实际,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4].对于重大的改造大自然的计划或工程,必须开展动态监测,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及时加以修正和改进.

2.2 关于生态修复

据沙坡头定位站的试验研究,在流动沙丘沙表层结皮形成后,导致降水在沙地中的分配浅层化,这是人工植被中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衰退、而浅根的油蒿(Artemisia ordosica)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7].因此,沙漠化整治的目标不应是片面追求植被覆盖度的不断增加,而应按照各个地区不同类型沙地的水分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制订相应的治理对策与措施.许多研究表明,通过对现有植被的封护管理,减少和避免人类扰动,可以使退化植被自然更新与恢复.应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沙漠草、灌自然植物发育,显著提高植被盖度.从而可减低区域内流沙活动,防止造成新的破坏和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对沙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8,9].

2.3 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

沙漠作为大自然的产物有其形成、演化和发展的自然规律.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西北干旱荒漠区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值得认真总结与吸取.例如,在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北麓冲积平原的莫索湾地区,原有植被较好.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由于不合理的大规模垦殖,强度樵采薪柴和过度放牧,导致沙丘活化严重.鉴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景观独特,是世界温带荒漠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是温带干旱区的基因宝库.沙漠中有大面积的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和梭梭(H.ammodendron)生长,还有独特的春季短命植物,采取适当的封育措施,将能较快地恢复演替为相应的顶极群落.建议加强对整个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保护,划定有特别价值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荒漠公园[4].位于中昆仑山的阿尔金自然保护区自1983年建立以来,山地草原等各类植被得到保护,藏野驴(Asinus kiang)、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野牦牛(Poephagus mutus)等珍稀动物种群逐渐增长,植被天然恢复的成效明显[10].

3 水土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

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与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制约、共同作用.干旱区区域发展中涉及到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区域间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等问题.

3.1 水资源合理利用

我国西北干旱区的一系列高山发育着许多山地冰川,为荒漠绿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水源,是得天独厚的有利因素.目前主要问题是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管理不善、效率低且浪费很大.水是干旱区紧缺的资源,在节约田间灌溉用水方面,需要结合当地条件做切实的科学试验,研制出适宜于干旱区应用的技术手段.地膜覆盖农业在干旱区的发展前景很大,在薄膜塑料覆盖下,既能获得充足的光合有效辐射能,消除日温变化大的缺点,又可以节约水的消耗,将有利于扩展各种植物生长[11].

跨流域引水工程需要审慎决策和实施,应当以服务城市和工矿用水为主要目标,而不宜调水用于垦殖发展农业,否则将破坏天然植被、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当前北疆山麓平原绿洲地下水超采开发,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绿洲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无论从自然条件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对西北干旱区进行大规模的、远距离跨流域调水的设想,都存在可行性、市场需求、投资效益等诸多问题,需要慎重对待[5].

3.2 土地垦殖与开发

在20世纪50~60年代,西北干旱区的开发多以土地资源的垦殖利用为主.农垦在当时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取得较明显的成绩,然而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很突出.以新疆为例,从1950—1998年,累计垦荒392.8万hm[2],加上原有耕地,应有耕地513.8万hm[2].而1998年实有耕地331万hm[2],丧失耕地面积182.8万hm[2],丧失率达35.6%.如按新垦荒地计算,丧失率则高达46.5%,其中除少数为建设占用外,绝大部分为再次返荒[12].柴达木盆地在1953—1965年累计垦殖开荒8.39万hm[2],开荒的土地大多是较好的草地或林地,由于缺水、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土地沙化,保留到1995年的实际耕地面积仅有3.74万hm[2],弃荒率达55%以上,撂荒地的表土风蚀量远大于耕地和荒漠地[3].可见,西北干旱区虽然地域广阔,但适宜农耕的土地大多已经利用.今后应以提高现有农田的产出为主,而不应盲目开荒垦殖扩大耕地面积.

3.3 民勤绿洲危机的思考

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绿洲开发历史悠久,20世纪上半叶土地沙漠化严重.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采取一系列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沙办法,取得了较好成效.围绕绿洲基本建成了完整的防风固沙体系,保证绿洲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13].民勤盆地在50年代以来曾经建成以沙枣林为主的防护林,累计营造沙枣林1.7万hm[2],灌木林2.7万hm[2].由于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现在严重衰退,0.6万hm[2]沙枣林成片死亡,0.6万hm[2]枯梢,0.8万hm[2]人工灌木林死亡[14].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缺乏长远规划和统一管理,中游武威盆地的开发规模大、用水量多,导致下游水资源匮缺、耕地撂荒,流域的环境平衡失调.进入民勤绿洲的径流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588hm[3]/a,减少至21世纪初的110hm[3]/a.由于人口增长导致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从1987年到2001年民勤绿洲耕地的毛面积净增加2.75万hm[2][15].为保证灌溉,民勤绿洲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超采地下水240hm[3],到20世纪90年代初累计超采3630hm[3],地下水位区域性下降了4~17m[16].地下水位下降,水质矿化度增高,造成盐碱地扩展、植被衰败、沙丘活化、沙漠化发展的严重后果.如果不及早加以调控,石羊河下游生态与环境恶化的前景不堪设想.可见,作为整体的流域,无论是发展还是环境都需要统筹安排、上下游兼顾,要将沙漠化的综合整治、生态建设和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处理好流域内上下游地区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西北干旱区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干旱区脆弱而复杂的自然环境,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干旱区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和草地退化.在干旱区的生态建设中应当尊重自然,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片面追求森林覆被率的提高.采取生态修复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有助于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在区域发展中应当重视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区域间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等问题.

标签:;  ;  ;  ;  ;  ;  ;  ;  

西北干旱区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_绿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