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材编制的思考_地理论文

地理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编写感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教材论文,新课标论文,学科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不论是作为课程和教材的研究者,还是作为实践者,都有值得总结、反思之处。其实,我们已经经过数次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的改革,而每一次改革都是在不断总结前次改革的利弊得失,以及时代发展要求基础上的前行。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至今,高中地理课程经历了逐步从恢复走向正常的发展道路,地理教材也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80年代初的地理课程和教材的重建,确立了在地理教材中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授人与地理环境的内容,教材的知识框架大体上就是地理学科的框架;第二次是90年代中后期,编写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高中地理教材。教材的主旨不变,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强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知识框架更多地加入了对公民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的思考,并向能力培养倾斜。第三次就是当前正在进行的高中地理课程和教材改革。面对这次课程“三维”目标的提出,尤其是教材编写要“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主张,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属于学术领域的“地理学科”,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和专门术语;而属于学校课程的“地理学科”,则必须兼顾课程的原理,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据此,高中地理教材的研制,必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其一,高中学生应该获得怎样的地理知识;其二,高中学生应该怎样获得地理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着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的最佳结合点。

什么是学科逻辑?依笔者最粗浅的理解,逻辑是一种思维的规律,那么学科逻辑就有了能够反映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内涵。而学科逻辑的内涵是通过学科知识结构来加以体现的。例如,有关现象的分布是地理学首要的研究领域。地理学要回答的问题不仅是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明确其位置,解决在哪里(Where)的问题,而且还要回答:在什么条件下(When)、为什么分布在那里(Why)、形成怎样的分布类型(What)等问题。这一连串的" W" ,体现了地理学科特有的思维逻辑,也构成了研究地理分布问题的基本知识框架。因循学科逻辑,一个个看似分散的地理知识“点”,才能被一些“链条”所贯穿,而所谓的“思想”“道理”“方法”正是蕴含其中。学生通过这些有逻辑的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渐建立起“头脑中的地图”(包括知识结构图),只有这时候,才能说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即会用地理的“头脑”来思考和分析问题。笔者认为,这才是有用的地理、学生终身受用的地理。

说到这里,有一些概念需要辨析:学科体系和学科逻辑相同吗?或者说强调学科逻辑,与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是否有矛盾?笔者认为,学科体系与学科逻辑是两个相互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学科体系一定有学科逻辑来支撑,学科逻辑不仅对整个学科体系的建构有意义,而且对每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有意义。显然,当我们不强调学科体系,而主张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时,学科逻辑仍然是需要的。

例如,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不是按照“天气学与气候学”的学科体系来设计,而是抓住“运动”一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本章知识的逻辑联系见图1。

附图

再如,新课标《地理必修2》中的“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不是按照“城市地理”的学科体系来设计,而主要围绕城市及其发展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化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城市化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本章知识的逻辑联系见图2。

附图

学科逻辑对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往往呈现“点”状,而“点”与“点”之间如何联系,或者应该铺怎样的“路”才能把“点”讲清楚,是我们将课标要求转化为教材结构时需要研究的重要环节。当我们用学科逻辑去思考时,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材结构的问题。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怎样学习地理。不同的编者可以编写出结构不同的教材,但是我们的对象是同样的:学生。那么,学生有什么样的学习逻辑呢?如果将对学科逻辑的理解推而广之,学习的逻辑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由裴娣娜教授主编的《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学习的本质和特征有一段精彩的概括:

●学习是一个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是现代学习观的首要特征。

●学习是一个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动改造自身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发现、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

●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性活动。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多向的人际交流,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和信息,而且产生了心灵的碰撞、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及人格的感召和渲染。

新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当我们真正从符合现代学习观,尊重学习的本质和特征的角度出发,来确定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才能说是顺应了学生学习的逻辑。关于这个问题,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生自身发展究竟具有什么需要?其一,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需要;其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其三,增强体魄及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最大的变革就是课程框架体系的重建。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的组合,基础性和选择性尽显其中,为学生在地理学习方面打下比较宽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当然,我们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时候,要能够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身上存在的主动、自觉、有意识地发展自身的需要。比如,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共同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等,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表1、表2是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中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表1 教材中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举例)

教材内容涉及的现实地理事实

全球气候变化(必修1第

一章第四节) 全球气温升高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厄尔尼诺现象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

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

影响(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

交通的发展变化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

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必修3 1998年夏秋,飞机和卫星对

第一章第二节) 洪水地区的遥感监测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必修3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亚马

第二章)

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我国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建

用(必修3第三章)

设;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

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必修3第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

四章)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

化和城市化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西气东输;东亚的产业

(必修3第五章) 转移

表2 《地理必修2》中的问题研究一览

册 章问题研究题目

主要配合

教材内容

地理2

第一章 人口 如何看待农民工 人口迁移

的变化现象?

第二章 城市 从市中心到郊区,

城市地域

与城市化 你选择住在哪里? 结构

第三章 农业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

现代农业

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是什么样?

第四章 工业 煤城焦作出路何 传统工业区

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在?

第五章 交通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

城市交通

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了还是少了?

第六章 人类 绿色食品知多

可持续发展

与地理环境的协少?

调发展

第二,教材怎样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从总体上讲,认知活动的方式存在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基于现代学习意义上的、借助语言获得知识的接受学习;另一种是借助结构化材料,通过操作、观察和思考而获得知识的探究学习。不论哪种活动形态,学生都要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组,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外部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经验、知识,既不是外在客体的简单复制,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展现,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方式的选择,本来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解决的问题,目前却要求在教材编写环节就能一定程度地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问题切入口的前移,说明新课改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主张的彻底贯彻。地理教材根据学科学习特点,基于问题的思路、基于案例的思路、基于情景的思路,学习活动的设计可谓丰富多样。

例如,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一段,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动生成知识:“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的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1.如图××所示,冬季和夏季大陆上各有一个空气柱。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在空气柱中用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然后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冬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夏季,大陆会形成高压还是低压?简述理由。

2.从纬度位置上看,图中两个空气柱分别处于哪个气压带上?如果分别以这两个空气柱为中心绘出几条闭合的等压线,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吗?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再如,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3》“荒漠化的防治”一段,在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的学习之后,设计了“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案例分析活动,及时进行知识和能力迁移训练。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请根据下面的图文资料,并联系已知知识,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图文资料略)

2.气候的严酷性决定了萨赫勒地区的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随着沿岸国家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基本区交通条件的改善,这里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根据图2.9,分析这一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对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

(图略)

3.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对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这一因素促使萨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分析这一因素的加入,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及荒漠化的发展,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图略)

4.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的根源。请你解释下图,试提出一种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图略)

第三,教材怎样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交往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只有通过交往,人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学习活动中会出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相互合作、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对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当然,教材不能承担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全部责任,但是教材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倾听、勇于表达和质疑的学习习惯,这是在学习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为此,教材中有许多活动明确提出了“讨论”等合作学习的要求。

通过教材编写实践,笔者越来越感到,在一本教材中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共同勾织着教材的经纬,两者不可偏颇,因为逻辑结构清晰、学习过程合理的教材,一定是便教利学的好教材。

标签:;  ;  ;  ;  ;  ;  

地理教材中的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关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教材编制的思考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