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向前迈进,对电力系统的产量以及供电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了中国配电系统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国家的支持下,配电自动化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配电系统自动化在我国起步较晚,于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中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并针对现状提出关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配电网;供电能力;应急能力
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也为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特别大的便利。可是由于社会的进步,无论人们的生活、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电能的支持,城市电网负荷不断加重,这必然要求提高我国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为了提高技术水平,相关部门责无旁贷的采取积极有效的具体措施来推动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向前发展,这样才能使配电自动化的这一科技成果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真真切切的福利。
一、中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进展
先进的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配电系统的发展助力,实现了配电网在正常情况下和出现故障时都能对它进行实时监控、保护、计量以及控制。配电系统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紧密配合,注意了解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保供电的质量,提高其可靠程度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实现配电自动化是配电事业扩大供电能力、做到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并追求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配电系统自动化在我国出现较晚,在二十世纪末它出现的初期,全国范围内很多省市都相继开办了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了大批配电自动化系统。由于当时我们对配电自动化的认识和定位不够清楚,基础网架薄弱并存在缺陷,总之就是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较低,系统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加之管理水平也没有跟上,即便建设了大量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这些系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人力的浪费,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技术方面配电网架不配套、配电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不够完善、信息集成相关技术的缺失、工程实施难度大难以达到技术标准。在管理方面,系统建设之前的规划不能够细致、运行维护的保障不能达到要求等,这些都给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带来一定的阻碍。随着近年来我国对配电自动化技术逐步提高,配电系统的主站终端加入了测试算法,可以对电量配送进行精确的计量。此外,最新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使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成为可能,通过对重要的历史数据的分析和运用,为系统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技术的进步对故障的检测及修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综上所述,我国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进展是明显的。随着技术人员从各方面对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电力系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的若干建议
在我国开发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十几年时间之中,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我们仍然处于探索的过程中,各项技术还不是很完善,笔者将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1、协调配合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可以非常及时的断开电路、将存在的故障排除,最大限度的发挥继电保护的作用,从而杜绝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但是继电保护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区域范围很小,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安装继电保护器时需要连接的设备比较多,安装过程也相对繁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就要发挥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了,技术人员将继电保护器应用到配电自动化的设施中,这样可以在继电保护器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的情况下,降低安装继电保护器的繁琐程度,同时增加了配电自动化系统本身的选择性,使配电系统自动化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2、依靠配电自动化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在我国开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试点工作以来,建立了很多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以及各项基础设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利用率较低。为了切实提高我国配电网的效率、经济效益,我国配电网必须依靠配电自动化来促进发展。
1)在多分段多联络配电网中,可以通过利用变电站的相关设施切断电源、同时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来准确的定位故障发生的地点来处理主干线上出现的故障。当变电站附近的位置出现了故障,为了保证无故障的位置正常供电,可以采用切断电源的办法来控制电路不受局部故障的影响。如果故障发生在健全区域的上游,这时就需要对健全区域开关的位置进行分段的处理,在任一分段的线路都要有开关可以对它进行相应控制。但是若某一个分段的区域的电源点发生了故障,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根据线路上的所有开关及电源点的属性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2)采用多供一备电缆配电网。对于多供一备电缆配电网来说,对于主干线以及变电站出险开关附近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法与多分段多联络配电网对这两部分的处理方法大同小异,重要多重视一些细节就可以了。而这两种方法存在的最大的故障处理方式的不同就在于当故障位置的下游存在健全区域时,多供一备电缆配电网采取的方法则是全部采用备用电缆线进行供电的恢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多供一备电缆配电网中如果某一个正常电源突然出现故障的话,在对其进行必要的隔离之后,还要采用备用的专用电缆线来实现电路的正常供电。由此可见,在多供一备电缆配电网出现故障过程中采用的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电路的正常供电,从而满足人们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对于电力的正常需要。
3、借助配电系统自动化提高电网的应急能力
目前,我国电网馈线故障都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来解决。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配电网会出现一条或多条母线同时失压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的修复发生故障的母线就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的现象,进而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最近几年,国家对电网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造,使电网的整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提高了电网的整体水平。随着配电系统自动化在电网上的应用,电网在应对突发或者紧急情况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对开关完成操作,从而在突发或者紧急情况下也能保证电力供应正常进行。在不断研究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结合并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这些研究成果将对电网的应急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与发展。在配电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提高相关技术的应用程度,在应用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配电的整体效率提升上来。运营过程中,结合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的真实情况,研究整个经营趋势,使运营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进行技术的发展研究中,对研究成果要注重建设,既要实现配电网应急能力也要保障配电工程的长期发展。
结束语
总结起来,我国在配电系统自动化这一领域已经做出很多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虽然我国对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是我国在配电应急和配电系统算法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希望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能够继续努力,是我国配电自动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健,赵树仁,张小庆. 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9:6-10+21.
[2]解添天. 中国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 现代国企研究,2016,18:167.
[3]张雪松,陈莹鑫. 配电自动化的进展及若干建议[J]. 科技与企业,2014,15:167.
论文作者:吴江宁,刘冰,姜玉林,管秀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系统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