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琳[1]2012年在《庄子“丑”论研究》文中认为数千年来,庄子哲学历久弥新,庄子以其忧国忧民的思想,甘愿放弃仕途名利的洒脱,不拘于俗的逍遥自由,被后世之人传为美谈。时至今日,随着对《庄子》一书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家学者在对庄子哲学不断地探索过程中,逐渐发现庄子哲学中所涉猎的审丑经验与审美经验并驾齐驱,同样精妙奇谲,意蕴丰富。可以说,是对庄子美学整体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美学,“美丑兼审”的传统由来已久,庄子作为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审丑的第一人,从“道”的层面展开了认识美、丑问题大胆尝试,其“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臭腐复化为神奇”等等独到见解的提出,为解答中国美学中美、丑之间诸多问题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庄子寻“美”,但绝非对“丑”冷眼相对。他所向往的“美”,是超越世俗美丑观念的“大美”或“至美”。庄子生于乱世却能逍遥于世,他的得道法门就在于对世间苦难及困惑、纷争及得失、名利及荣辱的一种心神忘却。他畅游世外,从自然中得到美的抚恤与慰藉,真正感悟了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意义。叶朗先生评论庄子时就曾认为,庄子“在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很不相同的审美观。”本文试从《庄子》文本出发,通过追本溯源的方法探究庄子“丑”论的思想精髓。首先,通过对影响庄子丑论观形成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一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转型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阐述庄子美学体系中“丑”论的成因;其次,着重从道家另一位杰出代表老子哲学体系中挖掘对美、丑问题的阐述,探究庄子在前人理论的影响下,对于美、丑问题的反思与拓展;再则,通过对庄子“丑”论特征的举例呈现,展示庄子“丑”论的真正意蕴;最后,在庄子审丑的标准中,笔者选取“失性为丑”、“物我两忘”、“寻‘道’为终极之美”三方面考量在庄子“道”论思想统摄下审丑的精神内涵,发现庄子“丑”论对于浮躁人生的意义所在。
陈海静[2]2000年在《美丑之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分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本文认为,人的本质的形成包括这样两个辩证统一的过程:感性升华为理性的过程和理性被感性突破的过程。感性欲望中的恶是人的本质生成的一个潜在的动力。美感是人对于对象中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肯定,美感中包含着对于感性欲望的确证,因此,感性欲望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形式便潜在地具有了形成人的审美对象的可能性,恶与审美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 恶的产生往往是人的生命力受到阻滞后的消极反抗,而丑又主要表现为生命力的非自由状态,因此,恶与丑往往也是联系着的。另一方面,恶表现在形式上也是丑的。 由于恶与美有联系,又与丑有联系,因此,在对于恶的评价上,伦理本位的美学观与感性本位的美学观是既矛盾又统一的。换言之,美、丑(恶)也是相对统一的。 传统美学认为,化丑为美有两种方式:以丑衬美和典型化。针对第二种方式,本文认为,化丑为美并不应当是指典型化,而是指丑中本来就包含了美的萌芽,丑中辩证地包含了人的本质的无限的生成可能。人类审美形态的演变史表明,美与丑的相对转换化正是个体感性对社会理性的超越与反拔。 在第二部分,本文认为,感性是人类文化的原始生长点,文学艺术对于丑的表现只有建立在文化重构这一纬度上才具有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美丑悖论。人类实践本身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只有经历异化才能进化的历史必然性决定了丑得以产生的必然性。历史理性与人文精神总是矛盾着的。作家在描写丑时不应仅着眼于人性本身,而应对准产生丑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际过程中把握美丑转化的相对性。因此,文学表现丑决不意味着仅仅去批判,而应以一种人道主义的眼光建立起对于人的一种理解。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对于丑(恶)的表现也是对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某种闭抑性的揭示。历史进化的悖论说明了反人性的丑有时正是提升人性的一个必然经历的否定性阶段,只有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去审视它,才能发现其中所隐含的美的价值。 美丑之间 在第三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树立现代审丑意识的当代意义。本 文认为,审丑意识能使人对于人生的把握更富于超越性,对扩充人的 主体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生命中的丑的体悟与认识培养了抵制与消 除其负面价值的精神力量,从而在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使人更加 认清了生命存在的本体与价值。同时,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把握能力 也大大提高了。
潘知常[3]1997年在《美丑之间——关于审美活动的横向阐释》文中认为时下美学讨论中涉及的美、丑、崇高、荒诞、喜剧、悲剧,实际只是从横向角度对于审美活动的一种阐释方式。文章由此出发,对于审美活动的不同类型加以准确的美学定位,并从美的类型、美感的类型、审美活动的类型三个方面作出具体考察。
佚名[4]2008年在《美丑之间》文中提出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后来又看了第二次、第三次。这是一个值得重温的故事。每一次,内心都会有所触动。故事的开头,小男孩是多么让人同情、让
黄静[5]2017年在《山东秧歌的审丑研究》文中认为秧歌作为传统民间舞蹈的一种,在中国民间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秧歌的种类与起源有多种说法,青州秧歌是北方秧歌的一种,具有北方秧歌的基本结构,同时也具有当地特色。青州秧歌的表演时间多在春节到元宵节期间,与西方的狂欢节相类似,其中,丑角的表演含有生殖崇拜与色情成分,具有释放压力的功能,成为了社会的减压阀。然而青州秧歌并不完全等同于西方的狂欢节,而是具有自己的特征,秧歌的表演并不是完全的狂欢,而是社会结构允许之内的狂欢,具有象征性,体现了中国特色。青州秧歌里的丑角的原型来源于生活中社会结构边缘的人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整个青州秧歌的表演有完整的顺序与结构,丑角的表演具有明显的反结构特征,丑角处于结构的边缘,游走于结构内外,从外到内都充满着不协调的特征。表演之中带有色情挑逗的成分,与受到齐鲁文化深厚影响的青州地区的传统伦理道德并不相符,丑角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伦理道德的束缚,突破男女社会性别的设定。在短暂的春节期间,人们进入无差别的、身份混同的交融状态,整个社会得到净化,阈限期后,整个社会又回到正常的结构之中,充满活力的开始新的一轮生活。青州地区的人们对秧歌中的丑角的评判带有浓厚的道德意味,中国传统美学中对于违背既定的规范与道德的行为界定为丑,此种思想在青州秧歌丑角的评判中得到了体现。通过青州秧歌中的“审丑”,人们能够把抽象的伦理道德要求转化成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观看丑角表演的时候看到的丑与发出的笑,会使观众审视自身的行为与思想是否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与此同时,秧歌丑角的存在也为人们提供了从结构外审视结构本身的机会,从而使人们能够重新界定美与丑、道德与非道德的界限,从而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促进乡村乃至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丁薇薇[6]2005年在《中国画论中的美丑观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文献材料基础上采取融通综合的方法,从中国古代“美”、“丑”的释义入手,分析中国画论中美丑观形成的哲学基础;揭示了中国画论中的美丑观发源于对形神的探讨、包孕着对善恶的认识并体现出和谐辩证思想;文中对绘画品评中的美丑范畴作了描述和总结;剖析了中国画论中美丑的交错与转化;继而对明、清中后期画论中丑的张扬与偏至加以辨析,以探求中国画论中具有审美价值的丑的含义之延伸及精神实质;最后,总括了近现代中国画论中对美的探索。全文对中国画论中美丑观的思想渊源、形成、内涵、特征及嬗变进行梳理,作出评价。
刘德燊[7]2001年在《雨果小说美丑对照现象的宏观把握》文中研究说明美丑对照是体现雨果美学思想的艺术创作原则。贯穿雨果小说的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四种美丑对照模式。
贺文[8]2007年在《美丑之间》文中提出世上那个能与你共同分享最美和最丑的人,就是能与你相携到老值得你去珍惜一辈子的爱人。
朱玉婷[9]2016年在《庄子丑怪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庄子其人及《庄子》一书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美学、艺术乃至士大夫人格精神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深邃博奥的思想理论体系中,丑怪审美是较为重要的主题之一。由庄子所开创的丑怪审美观念,第一次明确地将丑怪纳入文艺表现的领域,指出丑怪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有美的精神。本文立足于庄子独特的丑怪审美,分四章论述。第一章为庄子丑怪审美概说,涉及庄子丑怪审美产生根源、内涵解读、言说方式三个方面。其中,第一节从庄子生平遭遇及气质、学术思想、时代背景等三个角度论述庄子为何会形成丑怪审美。第二节以庄子的丑怪理论阐述及文本中具体的丑怪形象刻画为出发点,论述何谓庄子丑怪审美。第三节重在通过分析庄子丑怪审美的言说方式,来体会作者语言上的“丑怪”。第二章对庄子丑怪审美的表现形态畸人与散木形象进行分析,论述其丑怪外形所蕴含的精神之美,旨在对庄子丑怪审美有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第三章与第四章进入接受美学领域,探究庄子丑怪审美对后世文艺的影响。第三章首先对庄子丑怪审美之于后世文学的影响进行概述,继而以畸人、散木为中心,论述此二种形象在后世诗文领域的表现;第四章则进入艺术领域,首先概述庄子丑怪审美之于艺术领域的影响,随后转向绘画领域,以怪诞人物图、枯木图为重点,分析庄子丑怪审美在后世绘画中的影响。
陈伯海[10]2011年在《琳琅满目的美世界——论审美诸形态》文中研究说明美的世界是多彩多姿、琳琅满目的世界,缘于美自身具有众多的品种存在。作为"生命本真境界的开显",美的对象有其各不相同的生命内涵,其开显方式亦互有差异,于是形成了植根于共通生命本性上的审美诸形态,成为美的世界的多种价值功能及其整个价值系统的体现。本文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出发,就"美"、"丑"、"崇高"、"优美"、"悲剧性"、"喜剧性"、"新奇"、"怪诞"、"荒诞"、"娱乐"、"狂欢"、"眩惑"等美学范畴逐个进行考察、辨析,并就其相互依存与转化方式给予探讨、说明。审美诸形态之间不仅有逻辑上的关联,更有其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盛衰兴替变化,故其价值系统亦将追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得到调整和更新。不同民族因生活环境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所形成的审美形态亦会有相当的歧异,本文仅限于对西方美学惯用的范畴作出解析,适当比照中国自身的传统。
参考文献:
[1]. 庄子“丑”论研究[D]. 高琳琳. 西北师范大学. 2012
[2]. 美丑之间[D]. 陈海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00
[3]. 美丑之间——关于审美活动的横向阐释[J]. 潘知常.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4]. 美丑之间[J]. 佚名. 少先队小干部. 2008
[5]. 山东秧歌的审丑研究[D]. 黄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7
[6]. 中国画论中的美丑观研究[D]. 丁薇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05
[7]. 雨果小说美丑对照现象的宏观把握[J]. 刘德燊. 学术论坛. 2001
[8]. 美丑之间[J]. 贺文. 食品与生活. 2007
[9]. 庄子丑怪艺术研究[D]. 朱玉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10]. 琳琅满目的美世界——论审美诸形态[J]. 陈伯海.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