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脐带牵拉法与传统脐带牵拉法对产后出血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徐素艳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湛江 524038

摘要:目的:探究控制脐带牵拉法和传统脐带牵拉法对产后出血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产后出血产妇,共74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在成功分娩出胎儿并常规使用宫缩剂后,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脐带牵拉法娩出胎盘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则采用控制脐带牵拉法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子宫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和产妇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脐带牵拉法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控制脐带牵拉法;传统脐带牵拉法;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作为一种产科并发展,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而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第三产程的积极管理,而作为第三产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胎盘剥离娩出,全名为控制脐带牵拉法。为探究控制脐带牵拉法和传统脐带牵拉法护理产后出血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分析对象,现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产后出血产妇,共7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22~32岁,平均年龄(26.9±2.6)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3±2.9)周;对照组37例中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1±2.4)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7.1±2.79)周。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方法

全部产妇将胎儿成功分娩出1分钟后,断脐,经臀部肌肉注射缩宫素,将卡孕栓放在产妇舍下进行含服。

对照组:传统脐带牵拉法。断脐后,等待胎盘剥离,宫缩时用左手将宫底进行握压,右手对脐带轻拉,等胎盘分娩到阴道口时,医生需要将胎盘双手捧住并向外缓慢的旋转牵拉,以此将胎盘成功娩出;产后对产妇做好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对其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注意对产妇的情绪进行调整,并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观察组:控制脐带牵拉法。宫缩时,医生将左手大拇指在子宫前壁放置,其余四指在子宫后壁放置,握住子宫,从宫体到宫底向上对子宫进行按压、固定,右手将脐带按压、固定并向下进行牵拉,护士指导产妇用力 ,如果在30到40秒之内胎盘还没有下降,则牵拉停止,2到3分钟后上述操作进行重复,如果胎儿分娩出半小时后胎盘仍然没有分娩出,则需要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如果胎盘已经分娩到阴道口,则需要医生将胎盘双手捧住,选择同方向将胎盘向外缓慢的旋转一直到将整个胎盘膜分娩出为止。产后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第一,护理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工作,如出血,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和宫缩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向医生立即汇报,并及时进行急救, 对分娩时存在胎盘障碍和产道受到损伤的产妇强化巡视,对出血量进行常规测量,提高对异常出血情况的重视程度;护理人员需要对产妇子宫进行按摩,对对齐阴道出血情况和膀胱充盈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必要情况下可以给予适当的缩宫素;针对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需要对切口利用腹带加压包扎,密切关注渗血情况,尽快让让婴儿吸吮[1]。第二,辅助护理:在产妇整个生产过程中,安排一名助产士全程进行陪伴,按摩时可以配合一定的导乐器具,为帮助其放松心情,缓解紧绷的神经,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轻音乐。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出血量计算采用称重法。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定产妇子宫疼痛程度,分值在0到1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高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第三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后2h和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2.2子宫疼痛程度

观察组VAS评分为(2.63±1.02)分,对照组为(5.31±1.34)分,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积极管理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性出血,且主要发生在产后2h内,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是助产人员的首要任务。临床上通过采用积极管理第三产程的方法来预防产后出血,即在胎儿娩出后均预防性使用宫缩剂、延迟断脐、控制脐带牵拉法及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可有效地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胎盘剥离娩出越快,第三产程越短,子宫收缩越强,子宫出血量就越少。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且产后2、24小时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分析原因如下:在成功分娩出胎儿后,画着宫腔体积会逐渐缩小,利用传统脐带对胎盘进行牵拉,不能随子宫进行收缩 ,当胎盘完全剥离并进入子宫下段时,为挤入阴道需要而借助胎盘自身的重力或者子宫的收缩,此时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非常大[2]。然而,控制脐带牵拉法主要用于成功娩出胎儿后且进行宫缩的时候,此时会相应的缩小宫腔体积,致使胎盘不能跟随子宫的收缩而出现错位的情况,这时医生可以用右手对脐带进行适当的牵拉,将部分胎盘与子宫壁相分离,剥离胎盘的速度要适当的加快,子宫底由左手握住并向上进行按压,以此有助于实现压迫性止血,剥离胎盘时也能够极大的降低出血量,并且可以将已经剥离的胎盘及时的分娩出来,在临床上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同时,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产妇将产后所引发的疼痛适当的降低,宫缩得以减轻,有助于出血量的减少。产后,在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下,通过对产妇子宫的适当按摩,可以及时的将残留在宫腔内的血块与积血排出,将子宫的收缩功能保持下来;同时,需要密切注意产妇阴道出血和膀胱充盈程度,在包扎剖宫切口时需要利用腹带进行加压包扎,指导产妇掌握正确喂养婴儿的方式,促进脑垂体产生催产素,强化宫缩并降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从而有助于产后子宫疼痛的有效化解[3];另外,为帮助产妇将消极的情绪消除掉,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来调节产妇情绪,提高疼痛阈值,从而有效的缓解疼痛。

综上所述,在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控制脐带牵拉法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量,缩短第三产程,在护理干预的帮助下,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后子宫疼痛,降低出血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力凤,刘忆菁,胡祎,等.控制脐带牵拉法与传统脐带牵拉法对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168-1169.

[2]周立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9):1990-1991.

[3]瞿燕荣,杨美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及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162.

论文作者:徐素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  ;  ;  ;  ;  ;  ;  ;  

控制脐带牵拉法与传统脐带牵拉法对产后出血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_徐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