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 吉林省 长春市130000)
摘要:脾脏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本文通过报道我院收治的一例术前误诊为“脾脏多发囊腺瘤”的“脾脏多发囊肿”,来探讨脾脏囊肿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分析,进而加深我们对脾脏囊肿,尤其是不典型的脾脏多发囊肿的认识,从而避免误诊。
关键词:脾脏多发囊肿、脾脏囊腺瘤、脾脏囊肿的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发现脾大2个月”入院。既往:发现丙肝10余年,12年前行子宫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查体:左上腹部压痛,脾肋下约4㎝,质软,脾脏中度肿大。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03.92ng/ml,CA-242 50.29ng/ml,甲胎蛋白91.88ng/ml,CA-199 175.06ng/ml。入院后行肝胆脾胰多排CT三期增强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则,实质内见弥漫多房囊性低密度影,其内可见条状分隔,分隔可见结节状、条状钙化影,分隔明显强化,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见图1。临床诊断:脾脏多发囊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腹腔镜探查见脾脏明显增大,目测脾脏体积大小约20㎝×15㎝,呈多发囊实性病变,考虑囊腺瘤。术中诊断同术前,考虑脾脏肿物较大,腹腔镜手术较困难,遂中转开腹,行全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脾囊肿(囊壁内衬粘液上皮)。见图2
图1:肝胆脾胰多排CT三期增强提示:脾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则,实质内见弥漫多房囊性低密度影,其内可见条状分隔,分隔可见结节状、条状钙化影,分隔明显强化,考虑囊腺瘤可能性大。
图2:肉眼观:脾脏体积较大,呈多发囊实性病变,切开后见无色透明的粘液流出。镜下见:脾脏单纯性囊肿,囊壁内衬粘液上皮。
2、讨论:
分类、病因、发病机制:脾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但随着彩超、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2]。脾囊肿种类较多,多数文献将脾囊肿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两大类。真性脾囊肿再根据病因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类。而非寄生虫性脾囊肿又分为先天性脾囊肿及瘤性脾囊肿。先天性脾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和单纯性囊肿[2,3] 。脾脏假性囊肿多与创伤、脾梗死、炎症等有关[4,5]。寄生虫性脾囊肿多常由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6]。非寄生虫性脾囊肿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其形成可能是腹膜上皮迷入脾实质或者是脾脏内的管状系统囊状扩张所致[4,7]。
临床表现:脾囊肿的临床表现一般无特异性。其临床表现主要与囊肿的大小、部位及类型有关。当脾囊肿较小时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当脾囊肿较大时则可能出现邻近器官受压之症状,如胃、肠受压时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如肾脏受压时病人可能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另外当脾囊肿压迫脾脏自身致脾脏血液循环受阻时,病人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等脾功能亢进之临床表现。脾脏上极较大囊肿导致膈肌上升时,病人可能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心动过速等。当囊肿合并感染时,病人可能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脾囊肿破裂时可能导致出血、感染或引起腹膜炎等症状。多数脾囊肿病人可在左上腹部或左肋下触及表面光滑呈囊性感的肿块[4,7,8]。
诊断及鉴别诊断:脾囊肿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彩超无创、简便、经济,可作为首选检查。亦可选择CT或MRI。脾囊肿彩超多表现为囊肿内部呈液性 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囊性表现,而周边界限较清晰。脾囊肿CT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多无强化。脾囊肿MRI多表为Rl边缘锐利的囊状均匀长T1、长T2 水样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5]。卡松尼 (casoni)试验(包虫囊液皮内过敏试验)或金标法包虫快速诊断试剂盒诊断法对寄生虫性囊肿诊断有特异性[9]。脾囊肿主要与可引起脾脏肿大的各类疾病进行鉴别。轻度脾大可由一些感染性疾病引起,比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伤寒、疟疾、脓毒血症等,质地多柔软。 中度脾大常见于肝硬化、血液系统疾病(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质地多较硬。重度脾大可见于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黑热病、骨髓纤维化、原发肿瘤 (血管瘤和淋巴管瘤)及慢性疟疾等。此外脾囊肿尚需与其他可引起脾大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周围器官肿瘤浸润等[2,10]。 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多可进行鉴别。
治疗及预后:目前关于脾囊肿的治疗方式较多,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单纯经皮穿刺引流或同时注射各类硬化剂、外科治疗等。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5 cm且无临床表现的脾囊肿,因在保守治疗的过程中囊肿有继续增大、破裂、出血之可能,故需随访。单纯经皮穿刺引流或同时注射各类硬化剂临床上虽有应用,但不能彻底治疗,容易复发,另外囊肿可能在穿刺或注射硬化剂的过程中破裂进而可能导致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多不建议采用。外科治疗即手术治疗。脾囊肿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根据囊肿的大小、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选择。脾囊肿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袋形缝合术:适用于位置较表浅的囊肿,但容易复发、感染,故目前多不采用。(2)去顶开窗术:亦适用于位置较表浅的囊肿。切除部分囊壁使之与腹腔相通。(3) 脾囊肿开窗大网膜填塞术:此术式可使填塞之大网膜吸收囊壁分泌的少量囊液,从而可避免囊肿单纯引流后积液、感染、复发之可能。(4)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位于脾脏两极或脾实质深部的 囊肿,此术式保留了脾脏的功能。(5) 全脾切除术:适用于寄生虫性脾囊肿、剩余正常脾实质较少或位于脾门处的较大囊肿,或如本例研究中的脾脏多发囊肿。 综上所述,脾囊肿是临床上的少见病,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彩超、CT或MRI。临床上应根据囊肿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有无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选择外科治疗时应尽量保留脾脏,保守及手术治疗的患者皆应定期行彩超检查,以动态观察囊肿的变化及有无复发[2,11]。
误诊原因分析:本例误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肝胆脾胰多排CT三期增强的表现与普通脾脏囊肿的CT表现不符,但与其他部位的囊腺瘤的CT表现相似[12,13]。肿瘤标志物: CA-242 50.29ng/ml,甲胎蛋白91.88ng/ml,CA-199 175.06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检测值上限,考虑不除外囊腺瘤癌变。肉眼观与其他部位的囊腺瘤相似[12,13]。
参考文献:
[1]: Sachin B Ingle, Chitra R Hinge (Ingle), Swapna Patrike, Epithelialcystsof thespleen:A minireview[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8): 13899–13903.
[2]: 庞文博、陈亚军. 脾囊肿诊治现状[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8,35(6):407-409.
[3]: Fowler RH.Cystic tumours of the spleen[J].Int Abstr Surg1953,96(3):209–227.
[4]:Quoc Duy Vo,Etienne Monnard,Henri Marcel Hoogewoud.Epidermoid cyst of the spleen[J].BMJ Case Rep.2013, 2013: bcr2013009707.
[5]: 张虎,林瑞新,方贺,李函阳,贾明库.巨大脾假性囊肿行脾脏部分切除术一例[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4,26(25):433-434
[6]朱洪儒.脾囊肿的诊治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6(上):3024.
[7] 邱云峰,许世吾,宋兆东,杨维良.脾囊肿11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11(4):243-245.
[9] 马拜,阿尔新,叶尔江.包虫病快速诊断试验与包虫囊液皮内过敏试验对比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7):449-550.
[10]: 万学红,卢雪峰,刘成玉,胡申江,康熙雄,杨炯.脾脏触诊[M].8版诊断学(腹部检查):182-183.
[11] 陈玉祥,方向.脾囊肿的诊治分析[J].肿瘤预防与治疗.2009,22(2):171-172.
[12] 梁萌,赵丽,马霄虹,王慧慧,王爽,朱永健,赵心明.囊液CT纹理分析在鉴别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34(9): 1381-1385.
[13]: 季学兵,王堂娟,罗艺,肖芳,周婷婷,杨丽萍.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征像及病理对照[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6): 47-50.
作者简介:王守乾(1993-),男,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和研究。联系方式: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71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3号楼12楼肝胆胰外二科,邮编130000,常用电话 13844881816,电子信箱:wangshouqiankun@163.com
通信作者:王英超,电子信箱:yingchao11111@sohu.com
基金项目: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在脾切除延缓乙肝患者肝硬化进程作用机制的研究(白求恩专项):20160101045JC
论文作者:王守乾,阿不都热依木·吐尔洪,李昌旭,杨阳,王英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囊肿论文; 脾脏论文; 腺瘤论文; 多发论文; 肝胆论文; 寄生虫论文; 外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