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沙塘镇第三初级中学 537822
在新课程倡导的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课改背景下,教育评价的理念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但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 “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农村初中语文课改是相对滞后于城市的,所以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关注。
一、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习机会悬殊。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而言是一样的,但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和质量则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教学密度小。在农村初中里,普遍存在因学生违反纪律,教师花时间处理、教师上课离题或用语罗嗦、师生教学准备不足等现象。有时片面强调提高教学密度,忽视课堂理解、巩固和新旧知识融合贯通的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因新知识掌握不牢而影响后续学习,造成教学效率下降;第三,迁移能力差。思维性水平的课堂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忆理解,而且更强调在教师循循善诱下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的思维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桃子”的状态中,常常表现为“学大于教”。当前农村初中大多数课堂教学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水平,达到发展性水平的极少。
农村初中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严重,其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缺失,教学效率极其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这样的教学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教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效能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
二、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1.定目标、明确层次。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学目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而是应该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2.创情境,激发思维。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我们就要着力创设一个有气氛、有情味的语文学习环境,特别是中学语文所选编的文章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或是优美壮观的自然环境,或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是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足可让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师生彼此进行“心电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主动性和参与率大大提高,为语文课堂的高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创设情境中,尤其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争执不定的矛盾点、信马由缰的发散点、难以解决的疑难点、由此及彼的延伸点;还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能无疑而问。
3.教学法,培养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进而达到不复需教的境界。”(叶圣陶)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规律、方法,变“讲堂”为“学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会学、活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意识,对一些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让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学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重参与,优化时间。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也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
提高教学效率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首先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同时,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
论文作者:李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学生论文; 时间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