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论文_薛绍玉

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论文_薛绍玉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中心中学 266408

摘 要: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教师是关键。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实质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特征为基础尝试提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教学 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提问技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能够提出问题,学生的思路就能够很好地被打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爱好,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通过提高自身的提问技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二、组建科学实验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建科学实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一起进行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建科学实验小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形成积极地对待科学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

三、合理使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掌握好生物学概念

初中生物学知识包含了很多概念。生物学科的知识主要是由生物科学概念构成的,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知识的基本单位,是组成知识的“细胞”。生物科学概念的学习,不仅可以建立该领域意义性的知识及其结构体系,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和积极情感的发展。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将所有概念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这个空间网络结构不仅将主要概念同原有知识、次要概念及其他相关概念建立联系并形象化,而且将零碎的和独立的知识点转变为赋予个性化含义的知识,发展和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并且将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区分开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许多生物知识是从生命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同时,教师在提高教学直观性的过程中,不能依赖现代教学媒体,忽视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五、注重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自然的愿望——近似好奇心——希望扩大他们对人和物的认识范围”。观察能发掘与集合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直接接触才会感到有所了解,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观察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通过观察学生可以获得感性材料。观察是中学生物实验尤其是初中生物实验的主体部分,科学的观察方法则是进行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于年级较小的初中学生来说,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做实验进行观察时积极性很高,实验过程中操作也十分规范,但是当老师要检查观察效果时会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原因在于实验之前学生没有明确观察的目的,还有些学生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只注意操作,忽视了观察的任务。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具体要观察些什么,对于观察中的重点教师需要反复提醒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能真正集中注意力,认真观察实验对象。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可以和学生商量制定出观察的方案,在这个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六、设计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作业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中呈现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的,生物作业的设计在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业的布置不仅要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生动活泼,而且在时间上还要灵活多变,要遵循多样性的原则。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生物作业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有利于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遇中到的具体问题,巩固已经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桂秋 有效教学概念新探——综合有效教学观之下的有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9)。

[2]肖刚 教学策略的内涵及结构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9(5)。

[3]吴青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4]王升 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潘宝平 张富国 生物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生命科学新视角[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薛绍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有效策略研究论文_薛绍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