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临床治疗中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模式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人乳头瘤感染所致宫颈癌患者共71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选用放射治疗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36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采用强调放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三年内的病情进展情况及患者存活情况。结果:经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后,患者病情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且相较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三年内病情进展率、复发率、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调放射治疗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可通过对局部病灶治疗剂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生存周期延长效果显著。
[关键词]放射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宫颈癌是人类具有一定临床发病率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且其发病与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具有密切关系,发病后进展较快,对于患者健康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导致部分患者错过最佳根治时机,仅可通过非根治手段积极控制病情进展,延长生存周期。放射治疗作为目前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肿瘤治疗手段,可有效利用放射线或X射线,对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杀灭,加速肿瘤细胞凋零,以此实现对患者肿瘤进展的有效延缓及治疗,且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各类精确放射治疗技术也已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使得此类治疗手段精确性及治疗效果均获得了明显提升,且不同放射治疗模式,各具治疗特色[1]。因此,为对比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临床治疗中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模式的效果及影响,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人乳头瘤感染所致宫颈癌患者共71纳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选用放射治疗技术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研究组36例。
研究组患者,年龄分布区间30~53岁,平均年龄(41.52±4.26)岁;原位癌21例,浸润癌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区间32~55岁,平均年龄(43.54±4.37)岁;原位癌20例,浸润癌15例。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执行,经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基线资料后,结果无明显差异,即P>0.05,观察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病理组织检验后均确诊为宫颈癌,且均中晚期;家属及患者经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放射治疗禁忌症者;排除肿瘤已转移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放射治疗前接受宫颈脱落细胞宫颈HPV分型检测,其后进行模拟定位。模拟定位前需在排空直肠后,口服造影剂稀释液后吗,在膀胱充盈前提下取仰卧位实施静脉增强造影,确认病灶位置、体积等信息,以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均采取内照射+外照射治疗模式,根据造影病灶区域显示分别于患者宫颈、宫体、部分阴道、髂总淋巴引流区等位置勾画放射治疗靶区。三维靶区放射剂量总吸收剂量参数设置为30~40Gy,530~740c Gy/f,共4~7次,放射治疗频次为1~3次/周,将GTV 靶区内放射剂量在85Gy以上,HR-CT靶区内放射剂量为80Gy以上,IR-CTVD90靶区内放射剂量为70~74 Gy。放射治疗时间需控制在52日内,期间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研究组采用强调放射治疗,且均接受常规化疗及放射增敏剂注射[2]。
内照射治疗接受后,患者则均行外照射治疗,照射剂量为51Gy,共放疗24次[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三年内的病情进展情况及患者存活情况。
疗效判定指标:完全缓解(CR):治疗后患者肿瘤病灶基本消失,且肿瘤标志物水平复常;部分缓解(PR):治疗后病灶体积较治疗前缩减80%及以上;稳定(SD):治疗后病灶体积虽有缩小但幅度未达到80%;进展(PD):治疗后,病体体积增加,且幅度>2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经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后,患者病情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且相较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放射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常用的肿瘤治疗手段,可通过同位放射元素放射线的靶向治疗,实现对患者病情进展的有效控制,降低患者生命风险,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放射治疗开始逐渐向精确化方向发展,可通过对患者病灶的准确定位,提升放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从而在安全剂量范围内实现对其病灶的准确治疗,但不同精确放疗模式下,放射治疗效果存在的差异性就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后,患者病情进展均得到有效控制,且相较对照组,研究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三年内病情进展率、复发率、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精确放疗技术,可在CT手段辅助下,实现对患者病灶的三维重建,以确保放射剂量可在病灶靶向区内有效作用,减少对周边健康组织的损害,但在靶向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而强调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则通过对三维适形定位靶向性的提升,进一步确保治疗的有开展,充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对于病理组织敏感性叫强制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可有有效降低周边组织健康损伤,有效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4-5]。
综上所述,强调放射治疗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可通过对局部病灶治疗剂量的有效控制,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治疗,且预后效果相对较好,患者生存周期延长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马卫卫.宫颈癌病人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7):135.
[2]邓烨,杨海明.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不同参数设置对计划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57+69.
[3]李立芳,韩宝林.调强放射治疗在子宫颈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21):201-204.
[4]赖勇,罗志刚,陈炀,林远洪,叶岭,李立兴,周克明.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7,26(04):62-64.
[5]郑安梅,赵凤菊,赵林.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对人乳头瘤病毒不同亚型感染宫颈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5,34(02):133-134.
论文作者:肖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患者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宫颈癌论文; 病灶论文; 剂量论文; 病情论文; 技术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