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易被忽视的方面与应对策略论文_何川江

高中政治教学易被忽视的方面与应对策略论文_何川江

(四川渠县中学 渠县 635200)

高中政治的教与学受到应试教育和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影响,在观念上不被重视,在学习的内容中只偏重背条条,不重视学生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训,高中政治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内容被忽视,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些与大家交流,希望能有所启发。

一、教学中易被忽视的方面

1.应试教育对观念的影响。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形成了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的教学场面。众所周之,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变、以考试为中心的评价形式不变,我们的教学改革就注定充满坎坷。平时学习政治,就是“上课时听听,临考前突击背背”。“高考时又不考,不重要”,这是理科学生的普遍反映。

2.政治课外阅读材料不被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语文、英语教学中才需要阅读,思想政治课学习只要能够把教材、考纲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能进行再现、再认,面对练习时能够熟练运用就达到了目的,如果把精力放在阅读上就是浪费时间。许多老师则认为政治课教学只要能够把课本知识反复背下来,把老师讲的内容掌握了,一切试题都会做了才是主要任务,至于能够了解多少课外内容是没有必要的,只会增加负担。

3.政治与社会实践被忽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只有凸显实践性,让学生更多、更直接地从实践中去感悟和领会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所谓“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观念和行为上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政治课教学完全等同于政治课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又把主要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教师的分析、讲解和提问上。这样,课内的时间被教师大量地占用,课外的广阔天地又被视为可有可无而被排斥在教学之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又从何谈起。因此,建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政治课堂,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凸显生活实践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唯有如此,高中政治课的“教”与“学”才会打破观念的误区,打破教室的四壁,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内容和时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进而建立起既有利于开发心智、提高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性情、塑造人格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格局。

二、教学的应对策略

1.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教师角色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育“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使师生在同一开放的精神世界、同一流畅的思维过程中深层互动。要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长期以来形成的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的应试教育必须彻底打破,更应使学生转变其对待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态度。在调查中,问及学好思想政治课最主要的目的时,有46.9%的学生选择“应付考试”,32.4%的学生选择为了“获取文凭,以后能找到好工作”。事实上这两个答案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要“获取文凭,以后能找到好工作”首先就必需应付当前的考试。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脉搏,改变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人类的先进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内在身心发展。

2.加强和促进高中政治课的阅读教学。首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定期利用板报、学习园地等小阵地粘贴有关政治主题的评论、新闻报道等文章内容;开展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讨论、政治课沙龙;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新闻评论会、时事新闻知识抢答赛等,锻炼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努力营造阅读氛围。同时,我们要结合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文本材料。尽量选择以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经历过、感受到的材料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课素养。此外,还可以将阅读活动做进一步深入,例如,鼓励学生以身边的政治事例为切入口,参加相关的探究性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探究性方案,撰写探究性报告。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收集占有信息的能力,培养自我探究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还能达到与实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3.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学生生活是政治课实践获得生命力和常保新鲜感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以生活为主线,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努力把学科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引导学生用学科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使理论逻辑服从生活逻辑,并力求活动常搞常新。如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搞一些“课堂探究”,要求探究的内容常变常新。高中思想政治课应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形成网络式的教学系统,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社会参与和社会认知的能力。思想政治课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不要让考试“毁灭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不要让它变成“变相的科举”和“自杀和杀人的制度”。“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学生赶考,“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其实考试只是手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才是目的。

论文作者:何川江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高中政治教学易被忽视的方面与应对策略论文_何川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