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水务局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我国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在建设国家经济中,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源整合的能力,通过小型水利灌溉的使用,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种植水平。改变了传统的灌溉技术形式,更高效的利用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建设。但是,在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需求中,还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完善升级,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作用,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提高到先进的水平。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相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是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设备的维护、科学合理地设计建设方案,以及水源的保护维修等方面进行管理,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为了达到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现代化以及规范化的目的,相关水利工程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制定严谨健全的管理体系,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管理人员进行负责、监管,从而为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分析
2.1管理粗放,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基础设施管理形式散漫,导致农田灌溉设施达不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工程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老化的设施进行更换,大部分现场都没有达到这一管理标准,为使用阶段留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2缺少科学统一规划,建设标准低
工程管理并没有统一标准,只是依靠使用情况来进行。基层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也没能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工程使用安全得不到保障。农田水利建设阶段质量标准也需要有力审核,甚至一些不达标的工程仍然被投入到使用中。
2.3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超期运行
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用于农业灌溉,要与田间的灌溉设施配合使用。由于使用者的维护意识差,存在工程设施超负荷运行的情况,造成机械设备老化损坏,不能满足灌溉需求。一些修筑年限久远的工程基础设施,已经达到来使用上限,但由于资金不足并没有进行重建,仍然投入到使用中,影响农业生产环节。
2.4水库调蓄能力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农田灌溉是在干旱季节进行的,节水自然成为技术落实应用的重点。水资源浪费问题逐渐突显,用于蓄水的水库在调蓄能力上会有明显的降低。干旱季节开展农田灌溉,节水性能达不到使用标准,不但会影响到灌溉期间的水资源,农业生产成本也会因此而增大。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相关对策
3.1建立健全水利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有关农田水利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化农田水利制度的改革是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基础条件。因此,国家一定要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修改和目前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规定,弥补现有法律存在的空白,防止不良施工建设管理单位钻法律的空子。同时,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提高处罚的力度,并且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真正可以发挥威慑和约束作用。另外,政府还需要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对各个有关方面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对于遵规守法的农户或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化农田水利制度的改革,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切实认识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强对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水平。其次,需要进一步深化水利制度改革,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农民可以自己组织建设水利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合作组织,将水利工程的建设引上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不需要在直接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只需要充当领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3.3扩展筹措资金的渠道,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
资金是保证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如果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不断地扩展筹资的渠道,向社会申请帮助,通过各种媒介向社会宣传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价值,从而积极地调动社会各个阶层提高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热情,这样一来,资金的来源渠道就会增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也更有保障。
3.4建立健全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建设管理责任制度
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实行建设管理责任制度。首先,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规章制度,注意制定管理的细则,保障所有的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需要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进行明确,并实现建设管理责任制度,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建设和管理体系,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可以实现长久持续的发展。另外,还需要实施管养分离的制度,使所有的相关部门可以形成相互监督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3.5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对农田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
首先,政府需要增加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软件和硬件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政府需要加强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方面的宏观指导,增加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效率。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科技宣传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技术水平。
4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4.1工程设施管理
要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管理,对重点工程或工程重点部位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要强化工程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路子,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责任和主体,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形成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4.2经费管理
积极维护用水户参与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作用,通过协会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实现用水户共建水利,用水协会管理水利,用水户共同受益的目的。
4.3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
5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高度重视其建设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与本地相符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工程的建设速度,满足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家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291-291.
[2]钦章俊.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5(5):151,154.
[3]王磊.关于林西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材料新装饰,2014(5):431,434.
论文作者:仝国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