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兼评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命题论文,导向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高考语文课改一晃七八年了,但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改革却鹅行鸭步,进展缓慢。公开课搞课标,平时搞应试教育,高中语文教师表现出两重人格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大家同时又都认为这是无奈的选择——因为高考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为了高考语文获取高分,不少学校早早地结束了新课,没日没夜地做高考模拟卷;更有甚者,从高一开始就抛开教材,搞针对高考的“22题型练”,把考生训练成考试机器。新课程教材所应承担的素质教育任务,无法落实。考与学的矛盾日趋激烈。“考的不学,学的不考”成了莘莘学子的困惑。于是“考什么学什么”,使深陷又苦又涩的题海中的学子们不得不“乐此不疲”。母语教学被边缘化,高中语文教师成了“语老五”,学生语文素质低下,高中母语教学的现状堪忧。
问题出在哪里?人们自然会归咎于高考语文命题。认为高考语文命题者难辞其咎。指责他们只顾及高考命题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忽视了高考命题还得有利于中学教学。其实把考与学对立起来是荒谬的。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显然是指有利于推进中学语文的素质教育。难道高校选拔人才就不希望选拔语文素质较高的人才吗?因此笔者认为:化解考与学的矛盾、化解高校选才与中学教学的矛盾,关键在试题是否能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怎样才能在高考语文命题中较好地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在以下四方面找到了强化素质检测的门径。
一、回归教材,让“考”与“学”统一到素质教育上来
高考自主命题的优势之一是彰显地方特色,而最大的地方特色是教材特色。说白了,就是高考语文自主命题的选材可以直接源于教材。而一纲多本,“全国一张卷”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选取任何一套教材命题,对使用其他教材的地区的考生都有失公允。自主命题恢复了与教材的联系,使“考”与“学”统一到素质教育上来成为可能。
近年来高考语文江西卷加大了与教材联系的力度,不但文言文阅读中实词、虚词及翻译采分点一般源于教材,文学常识、名句默写直接选自教材,语音、汉字取材于教材注释或附录;而且标点题选用课文中的名句,仿写句子的例句也选用课文中的名句,诗歌鉴赏题选用教材中介绍古诗词赏析的相关课文的观点,现代文阅读与教材中相关课文相比较;甚至作文命题都要求学生谈语文学习的体会与困惑。
今年江西卷又开掘了新的与教材沟通的渠道。文学常识题不在教材文学知识专题中选材,而在教材的单元说明中取材;问考生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于什么时期?其答案就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单元说明中的原句——“中国现代小说发轫于五四时期。”这道题显然对语文课的单元整体教学是一个温馨的提醒。更巧妙的是,这份试卷中的社科文阅读竟然也与教材挂钩——要求考生按朱光潜先生《读美》一文中对“类似联想”中的“拟人”与“托物”的界定,对课文中学过的四组古诗词进行分类。这道题把学与考在语文素质教育上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
高考语文命题紧扣教材,方可使师生对教材教学真正重视起来。惟其如此,教材所承载的素质教育使命才能真正落实。
二、回归基础,以“反技巧命题”强化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速成”“强化”,甚至投机取巧。一切为了得分,即使考生并非真懂、真会,只要能把分拿到手就行。于是铺天盖地的教辅材料中,高考答题要诀、复习攻略、得分指津、金点子讲座、鬼点子支招比比皆是。而高三把关老师也常常对此津津乐道。为了推行素质教育,使教学真正回归基础,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就必须遏止应试教育的歪门邪道。而破阵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反技巧命题”,也就是所命制的试题,让歪门邪道失灵,让回归基础、注重语文素质的考生得到认可。
高考语文江西卷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今年就多处使用“反技巧命题”。现略举一二。
例如文言翻译题,命题者往往刻意设置词类活用较多,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存在多处省略的句子让考生翻译。对此,一些教师面授机宜,教给学生一些怪招。然而今年江西卷反技巧命题,所选译的句子很一般,怪招一条都用不上,相比之下考生文言基本功的高下就显现出来了。译句中“长者”一词,不少考生认为现代汉语中也说“长者”,于是不译。有的则译作“长寿者”“高寿者”,只有读懂读通选文的考生,根据全文两次提及的“长者”——“由是远近称长者”,“卖酒者乃不长者耶”——断定“长者”为“忠厚老实之人”“性情谨厚之人”。文言功底扎实的高素质的考生由此脱颖而出。
又如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答案编写一直是一些考生的伤心岭,考生常常为套不准标准答案而苦恼。于是,一些教师献上“锦囊妙计”,什么“堆垃圾法”“分点答题法”,五花八门,有时也能奏效。但面对今年江西卷现代文阅读的考题却收效甚微。因为,这几个题目考的都是最基础的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你读懂读通了,没有答题技巧照样得分,你没读懂读通,纵有技巧,也是三纸无驴,徒唤奈何。今年的阅读题,选文是张炜的《木车的激情》。主观题三道。一道题考“木车的激情”,在文中的含义;一道题考该文的主旨,这是考文章写什么;一道考“写‘木车的激情’为什么开头要用较多的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这是考文章怎么写。平日读书时掩卷而思,常想书中“写什么”“怎么写”的考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组织这些题的答案易如反掌。而迷信“妙招”的考生,方枘圆凿,怎么都套不上了。
“反技巧命题”就是要让奉技巧为圣明者处处受挫,让刻苦读书、有真才实学的高素质考生有用武之地。这样的导向能不重要吗?
三、回归能力,全面检测语文素质
一个语文素质高的考生,必然具备咬文嚼字的本领,在答题前能字斟句酌,审准题目要求。在答题时能克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要发挥高考语文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作用,就必须在命题时回归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审题能力和具体分析能力的考查。
今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考的是对司空曙的五律《喜外弟卢纶见宿》的鉴赏。两道题,一道是“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的就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有的考生因缺乏整体阅读的能力,抓住片言只语,带着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认为诗作表达了诗人幽怨、伤感、孤独、无奈的情感,这显然是误读,标题中赫然一个“喜”字,竟视而不见。而分析理解能力强的考生自然会想到“悲喜交加”。另一道题:“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这道题考的就是对试题字斟句酌的能力。一是只能谈“情景关系”,二是要找“独到之处”。若答“借景抒情”,有何独到?若答“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又不合诗意,诗句中无一字写情。仔细一看,原来是“哀景写悲情”“寓情于景”,“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再举一例,今年江西卷语言运用,出了一道扩展语句题,要求考生用“流水”“星辰”“读”三个词语写一段描写某种情境的话。不善于推敲题意的考生,想到星光下,流水旁,读书是不可能的,谁有那么好的眼神?于是就写“读星辰,顿感宇宙浩瀚,个人渺小;读流水倍觉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写完后,踌躇满志,很是满意,简直气死李白,不让苏轼,写得多有哲理呀!殊不知审题有偏误,这是描绘情境的话吗?这是议论。
语文考题回归能力检测,方可区分思维品质的高下,为高素质的考生搭建彰显能力的平台。
四、写作回归本原,考查考生真实的写作能力
高考作文往往成为应试教育泛滥的重灾区。由于这些年高考作文命题片面强调以人为本,时有“只给范文,不限观点”的试题出现,考生捡到篮里都是菜,你还都得认可。这就造成猜题、押题成风。考前背优秀作文,背优美语段,背好词好句,考场上改头换面,移花接木,抄范文,抄段子,抄好词好句,炮制考场作文。一时间,李白满天飞,苏轼遍地走,拿古人说事,替名人立言的小学者散文充斥考卷。一些教师自认找到不二法门而沾沾自喜,应试教育之风异常猖獗。近年来高考江西卷重拳出击,狠刹考场不正之风。命题者把住命题源头,让炮制考场作文的考生,无可乘之机,真正考查考生独立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让高考作文回归写作的本源。
例如今年江西卷,要求考生就3月25日的“兽首拍卖事件”中蔡铭超拍得文物而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的行为发表评论,写议论文。这道题就回归了写作的本原,应试教育的“奇招”“绝招”,招招不灵,投机取巧者铩羽而归。
这道题三重限制。
一是限制文体,必须写成议论文。那些天上人间做信天游的写学者散文的小作者慌了神,唯有扎实练写过议论文体的考生,才如鱼得水。
二是限制材料。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材料相关。这就是说考生必须对材料中所记写的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吸纳、整合信息的能力,有中肯的评价能力和与之同步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限制角度。文章必须谈对蔡铭超行为的看法,你可以认为蔡是民族英雄,也可以认为蔡是在恶意破坏规则,也可以认为蔡动机可嘉,行为不当等。但你不可以像对待一般材料作文那样,自行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议论。比如另立观点写爱国重要、责任心可贵、勇气可嘉、诚信无价、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等,这些都统统离题。考生若引用题外材料也必须为论述你对蔡的表态服务,否则就是无效文字。
在这样的作文考题面前,考生面临的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只有写作素质好的考生,才能一展才情,笔下生花。
只有坚持高考语文命题的素质教育导向,中学语文教学的教风与学风才能变得更加纯正,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