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上海 浦东新区 201399)
【关键词】 静脉输液;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316-02
静脉输液是目前护理岗位中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操作技术,也是所有给药方法中作用最快的一种途径。然而在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因护士责任心不强及查对不严格等均会出现护理方面安全隐患,危害病人的生命健康。门急诊输液室作为医院大窗口,其每日输液的病患人数相对较多,所以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也势必增多。本文主要对门急诊静脉输液过程中护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做一综述,旨在减少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确保安全,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救治与护理。
1.护理安全隐患的概念
护理安全隐患是指在护理工作范围内,护士人为的内在原因或外部环境原因而对病人造成的潜在威胁。要想维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责任心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素质与能力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重要基础[1]。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密,最终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出现。
2.影响静脉输液中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因素
2.1 医嘱核对不严密,查对制度不严格
由于门急诊输液病人数量的增多及人力资源的缺少,护患比例严重失衡,使得护士在医嘱核对方面只求速度,草草核对。然而,医嘱的正确与否是安全输液的前提和基础[2]。特别是医嘱上的药名与发票上及药房发出的药物、剂量等不符,药物配伍禁忌未发现,特殊的病种错开及药物的误拿。配置护士加液前不进行严格的“三查七对”,导致药物的批号、剂量、浓度等不符,液体的渗漏、液体容量的错误、结晶等未能查对出来。
2.2 无菌观念不强
每日输液的病患人数的增加,加剧了静脉配置区工作的超负荷性和连续性,使得必要的消毒不到位;人员走动,在大门敞开的情况下冲补液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物质量上的安全隐患。
护士缺乏无菌意识,跨越无菌区,抽吸药液前瓶口消毒不到位,针筒反复利用。有报道显示,输液准备时加药带入的微粒与加药的针头型号及次数有关[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过程中无菌口罩未能遮住口鼻,洗手不到位。
2.3 护患之间沟通欠缺
静脉穿刺时,与患者的交流欠缺,穿刺前草率核对名字,未询问过敏史,未告知输液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沟通不到位,导致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自行调节滴速及擅自离院。
2.4 护士缺乏责任心,巡视不到位
门急诊输液病人的激增,导致护理人员超负荷,人员配置极不平衡,使输液区巡视工作时间缺位;补液挂空;外渗及穿刺部位的肿胀等未及时处理,液体的遗漏;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未及时发现,新职护士及实习生缺乏责任心及专业知识,都给静脉输液过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3.减少静脉输液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
3.1 严格查对医嘱,做好查对制度
患者从药房拿来的药物,护士应至少做到两人核对,做到三方(电脑单、病历卡、发票)都正确无误,药物配伍禁忌,液体容量,名称是否一致,发现特殊病种或药物名称、剂量不符时应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将补液的数量做好标记,以防漏挂。发放药物时应嘱咐患者再次名字。做到“三查七对”每一个环节都不遗漏,当配药者接到药物时,应再次核对药物、液体是否与医嘱符合,液体有无破损,有无杂质、结晶,并对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等逐一核对,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应知晓各类药物不同名称,对于新药,应组织学习。对于配伍禁忌类药物,应做醒目的标记。小儿剂量换算,应做到双人核对签名。严格掌握药物配制后的有效时间,现用现配[4]。以防因配制时间过长发生变质,影响药效及增加不良反应。
3.2 加强无菌观念意识
每天进行清洁,消毒,专人配置液体,进出配置区应戴好帽子口罩,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并随手关门,加强药物配置区无菌制度建设,员工教育,保障无菌操作落到实处。
做好无菌操作。操作前洗手,操作时应遮住口鼻,不跨越无菌区,抽吸药液前严格做好瓶口的消毒,并做到一瓶液体一个针筒冲注,防止手的错误姿势,即“一把抓”[5]。操作完毕及时毁形处理,对于化疗及特殊药物,操作后应再次洗手。
3.3 积极与患者沟通
在进行穿刺前,护士核对姓名时,应采取“提问式”方式,如“你叫什么名字?”,禁以“反问式”的方式,如“你叫***,对吗?”,以免误听,必要时再次让患者核对自己名字。穿刺前仍应检查加药后液体性状, 需要在输液前做皮试,除在摆配药时核对外,在穿刺前也应询问患者有无皮试及过敏史等。化疗药、刺激性强的、特殊药物,如渗透压大、毒性大等药物时,应选择粗大,血流好的血管[6]。保证静脉穿刺的顺利及外渗时造成皮下组织的损伤。对于年老体弱,婴幼儿补液以及特殊用药时速度宜慢。并告知不可擅自调节速度及离院。
3.4 提高责任心,加强巡视
门急诊输液室输液人数的增多,使输液环境混乱、复杂、喧闹不止。输液区应专人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在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及穿刺部位的红肿,外渗等情况,并主动观察病情。同时加强实习生的责任心。并指导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对于低年资及新职护士,应加强岗前培训,业务学习及操作技能的考核。
4.小结
综述所述,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管理[7],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危害病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医务工作者,时刻为患者着想,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信任。全面提高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2]王美珍.门诊输液用药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5(17):5.
[3]王大平,魏红光.全面质量控制和药学服务相结合控制输液不良反应[J].中原医刊,2006,33(15):71.
[4]余秀颜.门诊输液区的安全防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2.
[5]李珊.静脉输液药物配制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l,03—0481—02.
[6]蚁静君,王仕莲,应文娟,等.化疗患者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现代护理,2006,12(8):696-697.
[7]李妮,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安全重在细节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59-60.
论文作者:唐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药物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静脉论文; 护士论文; 患者论文; 液体论文; 医嘱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