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阐述,从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交通运营效率两个方面,对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交通运输;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交通行业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了稳定发展。尤其是相关法律体系的优化,管理活动更具规范性,并且朝着全新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要。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规划活动发展,有效的抑制了交通和流通之间不和谐问题,在带动增长及扩充需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关于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从交通运输行业角度来说,其作为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自身存在不可代替的特性,因此这也是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因素。但是在实际实现信息化建设时,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我国交通运输站点分布较为广泛,使得其信息采集缺少全面性,而交通运输自身信息化水平不强,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如果发生改变,将会引发信息流出滞后状况[1]。其次,因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信息管理系统自身功能没有实现全面激发,例如, GPS调度职责主要展现在静态管理上,现有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有待优化。此外,在系统整合以及信息交互中将会存在一些问题,各个领域将会分散引进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导致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充分交换,阻碍其共享化目标落实。
二、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
在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交通运输行业成为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相对广泛的产业之一。从西方国家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得知,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之间有着一定关联,同时信息化建设成为了衡量现代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信息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属性,是引导交通运输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国家需要全面激发信息化技术在科技强交战略中起到的作用,引导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管理、交通管理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促进交通运输产业框架的优化,更好的满足我国发展要求[2]。
(二)提升交通运营效率
随着我国城市流动人口以及车辆的增加,这给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依旧借助传统投资驱动型及资金依赖型发展方式实现交通运输运营发展,将会加剧之间的矛盾,从而无法实现持续发展。而信息化技术发展给改变现阶段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提供了依据,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借助行业综合特性及区域特性,全面发展信息共享业务,建设相互结合的网络系统,引导交通运输电子财政模式的运用,更好的满足交通运输管理要求。在信息化背景下,让交通运输管理方式得到充分衔接,通过交通运输行业统一部署和规划,在减少资源投放的同时,还能保护环境,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交通运输框架的完善,从而促进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
三、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对策
(一)转变思想理念
在信息化管理下,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必然需求,但是怎样才能掌握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发展基于,合理应对各种考验,实现自身健康发展是重点思考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情况,需要秉持把科学发展观当作主体的思想理念,全面建设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系统,根据经济建设标准,秉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符合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格局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在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重视处理信息化建设环节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对局部及整体乃至未来发展关系加以梳理和协调,真正达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完善管理体系
要想保证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在组织机构的引导下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各个领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专业的信息化建设组织体系,分配专业的工作人员,从而从基础上给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进行提供条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需要设定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并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发展引导和规划,从而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落实[3]。此外,交通运输行业在落实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时,需要改革和转变现有的管理体系,扩充信息化建设融资渠道,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三)强化信息机制
在进行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全面建设完善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系统,并且明确自身管理职责,特别是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不能独立实现的公益性领域,应该对其加以科学性引导和辅助。采用这种方式,促进信息资源优化,完善整体服务框架,将其成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引导者,从而引导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在进行交通运输行业平台建设中,需要加强企业及相关部门管理,对民生工作货运枢纽加以科学建设,实现其量化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全面推动物流信息化发展,应用现代化技术,例如RFID 技术等,采用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行协调方式,加强物流信息化平台构建,达到扩散性发展的效果。并且,重视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总结和积累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吸取别人优势,提升组织协调性,从而保证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效率和水平。
(四)转变建设方式
为了全面落实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转变现有的建设方式,采取多元化方式,实现信息化系统整合。有关部门需要重视采用优化信息化标准体系等方式促进信息整合,设定合理的建设标准,强调对其适当改革和优化,确保整个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且,在进行信息采集及共享过程中,需要根据对应要求和标准,全面实施对应建设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交通运输信息采集和传递效率和水平[4]。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交通运输管理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整合团队素养和水平,通过建设完善的复合型人才培训及人才引进管理体系,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团队建设,才能有效的引导交通运输管理规范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角度来说,其不但包含的范畴相对比较广泛,并且该项工作技术型要求比较高。因此,为了更好的保证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更好开展,相关部门需要从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发展角度入手,把信息化建设当作主体,实现建设方式优化和创新,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引导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博文.铁道运输经济管理模式优化之我见[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0):210-211.
[2]赵炜彤.信息技术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20):94-95.
[3]郭婧.浅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J].信息系统工程,2018(07):67.
[4]金昌焕.信息化建设与交通运输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115-116.
论文作者:贾立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交通运输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行业论文; 方式论文; 水平论文; 工作论文; 将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