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理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电影论文,现状论文,理论论文,未来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西方电影理论发展的差异
电影理论伴随电影而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精神成果。本文以世界电影理论发展为参照,观照中国电影理论发展。
西方电影理论是世界电影理论的主流。通常说的电影理论是西方电影文化的衍生物,以西方社会和精神发展为基础,以欧美电影观念为核心,由此全面建构的理论体系,其不可避免地灌注着西方中心主义。
中国电影理论在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属于一种支流。它与主流相连,但又自成一派。中国电影与电影理论发展不可能离开世界整体脉络,但是中国毕竟有自己的发展脉络和理论特点。
西方电影理论发展的社会背景是完整的,形态比较单一,虽然是从不同国家发展起来的,但是却很容易汇聚,因为它们基本源于一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的电影理论彼此促进,互相补充、融汇构成了统一的系统,虽然对其他社会制度的电影学术观念也有所吸收,但并不多见,而且在阐释时或多或少加以改造。这是一种强势理论体系,通常人们就把它看做是世界电影理论体系。
西方电影与电影理论发展脉络大体是连续的,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分成不同阶段,应对或解决不同问题。因此它的学术主线是清晰的,学术成果可以通过积累而丰富,效率比较高。
与此相比,中国的电影理论体系并不完整统一,发展脉络是非连续性的,出现几次中断。这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演变相关,由于社会制度更迭、战乱、封闭、分裂、革命、寻找发展路径等多种原因,文化艺术及学术理论大体都经历了混乱的分割式、跳跃式发展。中国电影理论走过了与西方世界不同,也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的道路,几乎尝试了所有主要的电影发展方式,由此决定了电影理论发展路径和主要特点。由于被分割成不同时期,致使电影理论发展时有中断,在社会变更方向时,理论往往另起炉灶,重新布局,对前面已取得的学术成果或推翻,或漠视,或曲解,重建的效率比较低。
西方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
其一是研究电影本身的特点。
其二是把电影看做艺术,进行艺术研究。
其三是讨论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展开理论研究。对于研究社会与人的精神,提供了新的角度。
按照发展脉络,经历了传统电影理论、现代电影理论及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
传统电影研究,把电影从一种大众娱乐转为一种艺术。寻找其本体特点和艺术规律,中心概念是艺术。发展阶段大致是从电影诞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现代电影的研究发生转变,从把电影看做艺术转变为看做是语言和社会话语,电影研究从艺术研究转为社会文化研究为主,中心概念是语言与社会。发展阶段大致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
多元化时期的电影研究打破严格的理论界限的束缚,围绕着电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理论观念、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始,至今方兴未艾。
推动西方电影艺术观念及理论发展有几种主要因素:艺术运动,如先锋派、新现实主义、新浪潮、新好莱坞等;哲学及社会科学思潮的演变,以及以重要思想家、理论家的划时代的理论论著发表来推动的,如现象学、阐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不断有学者将其整理归纳,建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②
中国理论发展主要受社会发展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形成不同的理论框架和大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满足社会需要超过理论自身建设需要。
中国电影理论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对外国理论的借鉴,吸收外国经验,解释或处理中国问题。其二是中国学者的摸索,对自身社会实践和电影实践的经验总结。受艺术运动及哲学思潮影响甚小,受社会制度与政治经济体制变化影响明显,受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很大。
中国学者个体远没有西方同行的学术影响大,他们的合力主要体现在抓住社会变革引发的电影观念和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继承同时整理前人遗产,有所转变,也有所拓展和创新。虽然缺乏全面总结,但是其形态大致可以把握。
中国电影理论模式
与社会历史发展相同,中国电影及理论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时期,形成了几种理论模式,③并根据不同社会制度,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电影理论体系。
第一种是在资本主义不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经典电影模式,存在于中华民国时期(1920-1949)。
这个时期并非纯粹的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殖民地、武装割据、内战和反侵略战争等多种社会形态,电影学术即使有也微不足道,任其自生自灭。各种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也进入到这个领域,但并没有强力控制电影学术,毕竟它不属当务之急,因此电影理论研究有一定自由发展空间。
涉及的理论问题主要有:电影媒介的基本特点;传统电影理论的一些主要特征;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条件下电影的特征;民族战争时期的电影观念。虽然与西方电影发展脉络比较接近,也有所引进借鉴,但是电影学术水准不高。
第二种是在社会主义初级形态下的单一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政治化电影模式,存在于新中国初期(1949-1966)以及“文革”时期(1966-1976)。
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有:在政治主导下电影的特性;单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电影基础理论;带有社会主义理想色彩的传统电影理论;苏联电影艺术理论体系演变的电影艺术观念;电影民族化问题;在政治运动风潮影响下的电影社会学等。虽然为电影传统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由于受意识形态影响,发展是扭曲而又残缺不全的。
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依据苏联模式与中国经验的结合。由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和特殊的国情,这种模式推进发展难以控制,受到左的路线影响时毫无抵抗力,在极端化政治路线控制下,演变为文化专制主义的附庸和理论武器。
这两种体系代表了不同的制度下电影理论的发展。40年代末,制度的更迭,导致电影理论发展几乎重新开始,原有学术积累大多被空置或漠视,理论发展受到限制。
从1976年到现在,中国最重要的变化是社会转型。主要体现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单一意识形态向多种意识形态转型、从一个对外封闭的国家向一个正在开放的国家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完成或完善着电影理论。这是决定电影及理论变化的根本因素。于是形成了有特点的理论,尽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电影理论体系。
下面论及的两种理论模式是同一社会制度下产生的,两者是连续的,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将其分开只有理论意义,那就是考察在同一制度下,由于社会发展方向发生调整,引发社会巨变,给电影理论带来变化。
第三种模式是在不完备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思想路线调整、政治路线变革时期的电影理论模式。存在时期是1976-1989年。
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是:虽然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但是需要吸收其他意识形态可接受的观念与西方传统理论,补足并修正原有传统电影理论;有条件但成系统地借鉴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将其改造为中国式的现代理论,为推动社会变革服务;倡导电影创新理论;吸收解构主义特征,形成有限的社会批判思想。这是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混合的模式,各种电影观念和理论混杂、虽然不能构成完整体系,但生机勃勃。
这一时期迈出了电影理论现代化的关键一步:把西方电影观念和电影理论发展数十年历程压缩在短短十年间,把从40年代末因与西方文化隔绝缺少的部分补齐。电影理论发展与西方社会思潮影响密切相关,大量借鉴和引进了西方电影理论,但是没有完全复制西方的理论体系,而是根据中国情况做出一定调整,例如:就传统理论而言,写实主义不重本体而重社会批判;作者论不重个人风格而重群体特征;现代理论核心不在语言学,而在意识形态分析。也吸收了苏联在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化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思想路线改变的营养。总之,传统理论的补课与现代理论的成系统的引进,适应中国社会转型期初期的要求。
借助西方理论进行电影观念和电影理论的更新,中国式理论成果斐然但是并没有真正纳入西方的体系,成为西方理论的分支,原因在于理论目的不同。西方现代理论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对传统电影理论的一种重新观照、批判和扬弃;其二是从电影反省社会,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和批判。这与中国目的有所不同,并未能全盘接受。
中国发展这种电影理论模式的目的是对自身社会制度缺陷加以调整与变革,同时对电影学术予以全面提高和丰富。因此中国没有形成对于传统理论的全面否定、批判和更新换代,也没有对现代理论照单全收、全盘西化,而是有所取舍、偏重、误读和改造。这种模式让传统理论和现代理论各自发展,相互容纳或对接。
这种理论形态的基本风格是激进的,跨越式的发展极大缩小了与西方理论的学术差距,明显走上了与西方理论接近但是却保留自身特色的独特发展道路。这种理论模式积极促进了中国电影观念从传统向现代跃进,也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做出贡献。
第四种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以及全球化背景初期的电影理论模式。存在时间是1989年至今。
涉及的主要理论问题是:确立政治体制基本稳定,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导的社会条件下的电影观念;确立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美学标准;在经济体制变革影响下的商业电影美学;带有一定全球化意识的民族电影观念;后现代电影与解构主义的中国化发展。在对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理论基本了解的前提下的多元化的相对自由发展。
与上一种模式不同的是政治态势相对平稳,体制变革迅猛,政治体制虽未有充足改变,经济体制格局却发生较大变化,对每个个体的生活实际影响巨大,在这种状况下,电影理论发展势头渐缓,但涉及领域和课题却比较宽广。视野扩大,与世界电影理论主流进一步靠近,差距进一步缩小。第三、四种模式共同构成了中国转型期的电影理论,对于现在和未来影响深远。
这四种模式各有其特点,虽然出现在不同时期,但是很多观念并没有消失,经过一定的沉淀和演化,对于当前的学术研究仍然可以发挥各种作用,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则是潜在的。虽然互相之间多有抵触,但一般不会完全冲突。这正是中国电影及理论发展的复杂性所在。
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基本经验是:
推动中国电影及理论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变革。在发展过程中,尝试并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理论模式。在几次社会大转折时,电影理论发展都曾发生类似推倒重来的情况,破坏了理论发展的连续性,损耗了学术积累。
中国电影理论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大,电影被赋予不同的使命,这导致电影理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成为一种纯粹的学术理论,而可以看做社会或政治话语。它有表面的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实际含义。
在中国,对于理论而言,社会需求始终大于艺术需求,创作优于理论,实践理论比纯理论更受重视。
走向未来的起点
当前电影理论只是社会转型期的横断面的一个局部,主要特点是:中国电影理论进入调整期,形成了多元化的初期形态。为未来发展奠定了比较开阔的方向,预示着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可以看做走向未来的起点。
电影理论进入调整期,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孤立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电影理论发展的减速甚至相对停滞,也进入了学术调整期,原因何在?
从电影发展自身原因看,电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降低。由于娱乐方式多元化,大多数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越来越偏离主流化,变得无足轻重,逐渐从人们的关注视野中离开,预示着电影这种传播媒介的衰落。
电影理论本身发展由盛转衰也是不争的事实。电影学作为一种学科,基本建设已经完成,理论体系基本奠定,学术框架业已建立,各种相关问题早已陆续提出,大部分已被反复讨论研究,有些大体取得共识,有些一时难以取得满意答案,或被悬置,或被不时挑出来开展学术争论。电影作为学术研究对象,历史发展清晰,对其研究即使有遗漏也不很多;针对主要创作者、作品、电影现象、电影风格流派等的研究丰富且比较深入,大部分本质被揭示,继续深入挖掘比较困难。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观照电影的尝试也比较全面,与电影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可能性被广泛开掘,成果堪称丰富多样,找到新的领域继续扩展需要等待时机。研究方式与方法已有模式化迹象,缺少创造性。大部分电影研究只能一再重复前人的工作,理论观点大同小异,即使有所发现,也是局部的,细微的。整体的全面的突破比较困难。引发理论井喷式跃进的电影运动和思潮很久未见出现。学术大师的开创性创造减少。长期以来由少数学术大师创造理论框架和基本理论观念,再由一些精英学者加以整理、丰富,形成理论体系,向世界推广,这种西方学术研究模式已显出疲态。
从世界格局来看,一种发展成熟的理论体系越过高峰之后走下坡路在所难免。电影理论如果没有根本改变,将会像文学研究一样走向衰落。目前西方电影学术发展相对平静,也许正处在积蓄力量的阶段,等待再次爆发的机会。
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在上世纪的80年代度过了飞速发展时期,也在减速,目前进入平稳发展时期。这表面上又与西方相似,但是实质上仍有区别,西方遇上的最大问题是全面衰退,在总体上该如何突破,目前尚看不到前景。这当然也是中国面临的世界性难题,需要共同寻找对策。但是,中国也有着自身的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电影理论出现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学者已经对世界电影理论的发展历程、整体特点、理论体系、观念、方法等基本了解,没有特别大的盲点,随着两者差距缩小,西方理论的神秘感渐渐消散,中国学者的理论自信心增强,减少了盲目性、自卑感和焦虑,不由自主放慢了追赶的脚步。况且学者们受到很多外国电影观念和学术成果滋养,匆匆吸纳,未免滞涨,需要有充分消化、悉心回味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中国学者重新认识到必须面对中国的问题,这方面也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找到解决之道。一方面,当前学术问题成堆,不知如何下手。另一方面,重要问题的解决依然需要依据社会提供适宜条件。当前社会平稳推进,电影发展势头良好,学术研究正常化,试图按照社会高速变革时期的思路开展学术研究是南辕北辙。需要适应社会条件,改变思路,使电影研究成为正常社会的常规学术研究。
当前电影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是混杂的多元化。
前所述及的四种模式并没有出现依次被取代的现象,而是几种模式都在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形成互相既有冲突,又有重叠,既有并存,又有融合的混杂局面。这是不同价值观、电影理念、理论体系的相互关系的反映,隐约体现出不同社会力量的意志和诉求的折射。
当前研究方法在整体上并不清晰,主要有两种趋势构成。一种是建设性的,一种是否定性的。
由于电影研究不被来势汹汹的主要思想运动、社会风潮推动裹挟,电影研究有常规化倾向,许多不被注意的问题浮现,被选作研究对象,有的受到外国学术的影响或启发,将外国理论中国化,讨论性别、身份、身体、凝视、城市化、景观、仿象等,有些从中国现实寻找、挖掘课题,这些均需要一种理论建构的建设性态度。
解构主义兴盛也是不可忽视的倾向,主要表现在对于权威的质疑或轻蔑。一方面受国外学术潮流影响,对被称为宏大理论的现代电影理论的纠偏、质疑、排斥等不可避免。④另一方面,知识爆炸,理论更新加速,学术范围扩大,任何人也不可能垄断所有话语权。学术民主,增加了成为权威的难度。网络等新媒介也为锋芒毕露的大众话语提供了表达渠道,怀疑与被怀疑是普遍的、正常的,这就使得解构主义有了用武之地,显露出顽强的生命力。
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往往被淹没在众声喧哗之中,却可能换来相对平等的学术环境,带来社会整体理论素养的提升。
电影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混杂,尚缺乏严整的学术规范,有待提升品质。但是应该承认,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起点,虽然不够理想,但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前学术研究主流
当前最普遍的学术研究主流是:美学研究、创作研究与文化批评的结合。其中文化研究的作用举足轻重。
在西方,从现代理论发展到多元化时期,文化研究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电影理论已经逐渐跟上西方文化理论前进的步伐,既然西方的文化批评方兴未艾,那么中国起步为时不晚。在中国单纯的以批评现状、剖析深层文化根源为主调的文化批评没有成为主流,而是吸收其特点,将其转型。
文化研究在两个方面发挥了特有作用。主要是整合以前的流行的重要社会理论。中国电影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理论丰富,有重视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理论,虽然已经过时,但是其中的一些因素也被保留下来,如强调电影与政治的联系的密切,只是以前单纯从政治斗争考虑问题,现在多从社会文化方面讨论;有现代电影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分析,虽然并不着意讨论集体无意识,或个体如何被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询唤,但是探讨文化基因和社会心理却经常借用此类方法。
中国的文化研究方法是综合性的,将原有的几种模式中对政治倾向的看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现实主义精神、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视角、后殖民主义观念等因素放到一起,拼接组合,加以运用。表面看似乎也没有特别之处,但是由于文化批评对以前学术研究成果的继承和改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连续过程,避免发生新的历史断裂。
文化批评一方面力图将传统理论、现代理论整合、消化,并将其通俗化简单化处理,有所汰选,有所融合,运用比较灵活随意,不太受原有理论框架所限。另一方面,批评者不再把自己当做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反而有些冷眼旁观,放平心态,不再奢望依靠文化批评独霸天下,横扫一切。在研究方法上相对主义比较明显,对于任何问题的不同观点,大部分可以包容。
将文化批评与创作研究相结合在中国比较普遍,放到世界电影研究现状中却是比较特殊的现象,成为中国电影文化研究的一种特色。在西方持文化批评观点的学者并不负有总结实践经验、指导创作的使命,因此这两种理论没有必要联系起来。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学术一直倡导的学风。一方面为艰深的理论找到指导实践的出路,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创作理论对文化批评的渗透,造成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电影。
这时文化批评的理论精髓能够更便于中国化,被尽可能广泛地接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以批判为主的意识形态批评转型,以适应现存社会条件。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在各方面进一步融入世界,特别是电影文化本身的融入,电影学术研究也势必加快融入世界。
需要继续借鉴西方理论,吸取经验教训,找到自身不足,成为重要方式。同时加强学术交流,平等交换意见的成分可能会加强,单纯引进现成理论的分量可能会减少。跟上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步伐,与世界同步发展。要努力创造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电影理论。从中国自身问题出发,整理中国经验,上升为理论,寻求中国理论独立发展的可能。
中国电影理论与其他社会学科发展相似,比较务实,对电影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一向比较薄弱。需要将电影学术问题引向更抽象的哲学、美学领域。讨论电影的本性、电影与人的关系;从形而上的角度讨论时间、空间、影像、叙事等问题;讨论电影与人的智慧、创造性、情感、感受等的关系;对于一些实验性电影进行哲学分析,将实验电影与哲学探讨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全面深入研究电影创作问题。需要加强对于创造性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一向被认为是才能和天赋,因而不被认为是学术问题。
结合经济考虑艺术创作问题。继续探讨与商业相关的美学,探索如何把创新转化为商业利益。
新的技术必然将引发新的电影观念,中国电影研究一向忽视技术的影响,这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同行有很大差距。我们需要弥补原有的薄弱环节,抓住技术换代的机会,把技术与艺术综合起来考虑,探讨技术为艺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探求电影美学新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社会科学没有大的突破,则电影理论也不会有太大改变。现代电影理论发展之所以成为一个高峰,在一定程度上在于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需要加强电影理论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的结合。中国直接引进了不少理论,却缺少对于这些理论的哲学基础和文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应该弥补。需要更多地关注个体的人,关心个体的精神与电影的关系,以前通常会注重人的群体因素,这固然重要,但是对于群体的研究再好,也无法代替个体研究。需要加强心理学因素,把认知心理学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把对电影机制的研究引向深入。从这些新的综合性研究中,可能产生新的理论角度和方法。
通过电影研究为媒介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电影的理论最全面、最丰富和最完善,已经取代文学成为领军的专业理论,向各种传播媒介提供学术思想、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等。今后应该向网络等新媒介的研究领域扩展,在更高层次的整合中,发挥精神支柱的作用。反之,如果对于新兴传媒视而不见,电影理论则可能因缺乏新鲜刺激而老化。
中国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属于电影自身的学科,并将其不断完善,但是现在建立理论体系的时机尚未成熟,原因在于:中国的电影研究学术积累不足;缺乏学术规范;理论创新不够;对于理论自身也欠缺反省精神。这正是努力方向。
注释:
①本文中,电影理论限定在比较狭窄的范围,指电影本体研究、艺术理论及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
②关于传统理论与现代理论,可参见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徐建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关于电影理论多元化,可参见Robert Stam《电影理论解读》,陈儒修、郭幼龙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第1版。
③关于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可参见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④关于对“宏大理论”的批评,可见D.波德威尔《当代电影研究与宏大理论的嬗变》,麦永雄译,《世界电影》2001年第2、3期。
标签:中国电影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电影理论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