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经济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英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80年代以来,始终把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60年代至80年代,英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受两大问题困扰:一是通货膨胀;二是失业。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处理这两大问题时,始终将反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使在对付经济萧条、促进经济复苏时也不再采用通货膨胀政策去刺激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一是英国资本主义经过长达几百年的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并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发展的目标已转向追求稳定增长,而高通胀是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问题。二是过高的通胀率降低了投资收益预期,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投资减少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乏力,降低了英国在欧共体内的竞争能力,并威胁英镑在欧洲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使之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三是通胀与失业不再是传统的此长彼消关系。特别是70年代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加快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成为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出现了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新情况,采取通胀政策实现充分就业的旧思路已不再适用。这也使英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把治理通胀置于优先于解决失业问题的地位。
英国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靠运用以利率工具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这是因为英国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已经高度自由化、国际化,英国中央银行不仅早已放弃了对信贷的数量控制,而且存款准备金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也有限,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同时,由于英国多年来积累了高额的财政赤字,财政政策在短期宏观调控中难以有大的作为,总量调控只能更多地倚重货币政策。目前虽然货币政策在短期宏观调控中居主要地位,但货币政策的决策权在财政部。英国的中央银行虽然不如德国联邦银行和美联储的独立性强,但由于英国政府明确地把反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因而财政部与中央银行一般都能形成共识,使反通胀的货币政策得以贯彻实施。
为抑制通货膨胀,60年代,英国曾采用控制工资增长的收入政策,但没有奏效。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采取了削减公共支出的措施,使政府支出控制在不超过GDP的40%。近些年来, 为平衡抑制通胀和刺激经济复苏两大政策目标,英国政府采取了调整税制结构的作法,通过提高间接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同时降低直接税,以刺激投资,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由于英国政府长期坚持抑制通货膨胀,并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货币政策为主导、财政政策相配合,辅以社会参与、公众监督、信息引导的做法,90年代以来,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一位数内,近年来大体在3%左右。
(二)财税体制集中度较高,注意不断优化税制,着力控制公共支出,力求实现中期的预算平衡。英国的税制是中央与地方分税制,财税体制集中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财税收入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税收占95%。二是中央政府掌握财政支出的分配权。在财政支出中,地方支出的86%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和补贴。三是税制的决策权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本无权决定设置税种、税率。
英国政府重视不断优化税收结构。他们认为,一个好的税制应具备五方面的特点:一是经济效益好,也就是税收对价格产生的扭曲,从而对人们最优选择的影响度最小;二是管理成本和执行成本最低;三是具有适应不同经济变化,并发挥作用的灵活性;四是能达到纵向和横向平等目标的公平性;五是政治上的可解释性,税收容易被人们理解。同时,税制和税收政策必须适应政府提高经济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增长,防止通货膨胀的目标。由此,开征新税或调整税种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英国财政由于累积赤字较大,近期内无法做到年度预算平衡,因而把财政政策目标确定为中期的预算平衡。为此,英国政府主要采取了限制支出,特别是控制公共支出的措施。同时,还采取引入内部市场机制,实施公共部门私有化、加强对地方公共支出的审计和现金控制等措施控制财政支出。从实施的结果看,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难度也越来越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社会保险支出过多,约占财政支出的35%。英国政府近年来也想逐步减少这部分支出,缓解财政的压力,但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三)中央银行不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但在实施货币政策中起着重要作用,贴现银行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发挥特殊的中介功能。商业银行是英国银行体制的基础,它包括存款银行、传统商业银行、贴现银行、投资银行、住宅银行和外国银行等。英国的银行体系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银行业务的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不同的银行机构。如英国除有一般商业银行外,还有专门的清算银行和贴现银行,目前英国有8 家贴现银行,主要业务是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英格兰银行不直接对一般商业银行发生借贷关系,而把贴现银行做为联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间的中介,这是英国银行体系的一大特色。
英国中央银行虽然在货币政策、利率调整上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但在货币政策的实施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在货币市场,英格兰银行主要通过贴现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英国货币市场上主要的交易工具是票据。当工商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持票据向贴现银行贴现,贴现银行一般只对那些信誉较好的商业票据给予贴现。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要先向存款银行拆入资金,当存款银行资金缺乏时,贴现银行可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进行再贴现或再贷款,以增加市场资金。当英格兰银行需要从市场上汲取资金时,就通过贴现银行向其它商业银行或大企业发放国债。其次,在利率货币工具的运作上,英格兰银行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基础利率的调整权在财政大臣,但市场利率的变动则由市场货币量供求决定。英格兰银行作为整个银行体系“最后贷款者”的角色来控制货币市场利率。在货币市场上,英格兰银行通过一定数量的国债的拍卖或贴现,减少或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间接调控市场利率。近年来,由于货币市场中衍生工具的多样化,金融控制更多地转向利率调节,靠国债运作的公开市场业务有日益弱化的趋势,而通过各种票据的贴现利率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趋势增强。
(四)劳动就业和工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政治因素影响,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英国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由于产业结构转换,就业结构随之变化。70年代,英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约700万,目前下降为420万;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增加,60——70年代主要是在医疗卫生方面,现在主要是金融信息业方面。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一些传统产业萎缩使一般劳动力过剩。
英国的失业率70年代最高达到5.7%,80年代最高达到13.2%, 90年代依然高达10%左右。在失业中,大量是结构性的。此外,财政支出中35%是用于社会保险,失业救济金标准比较高,也助长了一些人自愿失业。目前英国政府对缓解失业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强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以减少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刚性;二是严格规定失业者的救济标准,对那些自愿失业者不予以救济;三是灵活的就业方式,如从事半日工作。
英国的工资形成大体由三个因素决定:一是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二是雇主与工会谈判的讨价还价;三是工资的产出效率。在1979年以前工党执政期间,工会谈判在工资决定中起相当大作用。但1979年保守党上台后,工资形成的主导因素发生了一些变化。通常,在组织程度高、天然垄断性强、对职工要求相对稳定的行业,工会谈判因素依然起较大的作用。而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要求高的岗位,由于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员工求大于供,工资效率因素更加受到重视。在一些传统产业或技术要求低的岗位,由于一般劳动力供大于求,雇主在决定工资水平时处于优势地位。工资形成尽管出现了上述变化,但从本质上看,市场机制仍然是工资形成的基础性因素。
(五)大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国有资本进入或退出特定产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高度成熟的英国,企业的融资结构十分注意降低资金成本,以利于利润最大化;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时,也十分关注投资风险和收益。基于投资风险与收益对称和最大限度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英国企业形成了以自有资金为主体,大企业以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特点。企业的自有资金通常占总资产的70%,资产负债率大体保持在20—30%左右。企业自有资金的主要形式是资本金,但只有市值在50万英磅以上的企业才允许进入股市发行股票。兼并也是大企业加速自有资本积累的一种常用方式。过去,兼并主要是为了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促进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兼并后还可能使企业股票升值,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先买下被兼并企业的全部资产,使其股份升值后再卖掉这个企业。
英国煤气公司是一个先“国有化”后又私有化的大企业。为迅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把一批小煤气公司合并后实行国有化,组建成一个垄断性的英国煤气公司,形成规模经营。实行国有化后,天然气在英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10%迅速提高到50%,并使英国天然气产量在欧共体国家中跃升为第二位。在英国天然气生产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后,1986年,英国政府决定将煤气公司私有化,卖掉其50亿英磅的资产,变成拥有300万股东的私人股份制企业。 英国煤气公司私有化后,雇员由13万人减到5万人,经营效益提高。 政府出卖股份的收入用于减少财政赤字。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国有资本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领域,主要考虑国际竞争和资本效率的需要,并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手段,这也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要求。
二、几点启示
(一)在当前和“九五”期间,必须坚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在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多次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企图用通货膨胀的办法刺激经济增长是绝对行不通的。高通货膨胀不仅不能带来持续的高增长,也不能真正解决失业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治理通货膨胀,才能促进经济健康增长,为解决失业提供条件。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的格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预算软约束”和“投资饥饿症”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诱发通货膨胀的因素仍然很多。从1993年到1995年,我国通货膨胀连续3 年处于两位数,1995年物价涨幅虽然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经济增长率近一半。因此,在“九五”期间,必须继续将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抑制通货膨胀的基础在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为此,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搞好总需求管理。在财政上,要严格控制赤字,增收节支,加快建立完善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在金融上,要稳步推进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序的货币市场,相应加大间接调控的份量,包括更好地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多种手段的选择。最近有的外国专家指出:货币市场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不能过急。当年美国和日本就做得太快了,出了问题。中国在新的调控手段建立起来以前,不要过早地放弃对货币的直接数量控制。这个意见值得我们重视。
(二)在保持经济总量大体平衡的前提下,应将重大结构调整纳入宏观调控的内容。传统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结构调整可以完全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对此没有必要进行干预。因此,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宏观调控在相当长时期只强调总需求的调节。二战以后,这种情况出现了变化,一些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出于赶超的需要,十分重视政府对结构调整的主导作用,如日本、韩国都明确制定了产业政策,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功。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适应新的国际竞争需要,也提出了诸如“星球大战计划”、“尤里卡计划”等结构调整计划。这些政策和计划的核心,都是力图通过政府的参与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际竞争力。英国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能力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英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推进调整结构方面不力有很大关系。由于财政赤字较大,加之财政支出几乎全部用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国防等公共支出,基本上不具有经济建设功能。而在金融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只能是调节总需求,很难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所作为。从我国情况来看,不仅多年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相当突出,而且在对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迅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紧迫。我们必须把促进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把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政策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要在增强国家财政实力的基础上,保证财政必要的建设性支出,并为政策性银行开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使财政投融资成为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是间接调控为主,但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机构的职能配置要适应本国的国情。从世界上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管理同样是间接调控为主,但政府宏观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相互关系有多种类型,如财政主导型、金融主导型、计划主导型和混合型等。财政主导型的代表是法国和英国,金融主导型的代表是德国,计划主导型的代表是韩国,混合型的代表是美国、日本等。这些不同的类型是基于各国经济发展道路和政府机构演变的历史沿革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的,是从本国国情出发作出的选择。这并不妨碍其间接调控的本质和调控的效果。如英国和德国宏观调控类型相差较大,前者是财政部制定货币政策,后者是中央银行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但不影响两国都能成功地治理通货膨胀。由此看来,关键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以及各项政策手段是否协调有效。我们在借鉴国外的宏观调控经验时,要注意将其本质和形式相区别开来。
(四)逐步建立国有企业资本金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企业融资,引导国有资产合理流动。考察中我们感到,与英国相比,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存在三个突出的矛盾:一是缺乏完善的资本金制度,绝大多数企业自有资本金比例过低,有些企业从一开始建立就没有资本金,资产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沉重;二是企业外部融资方式单一,基本上是靠银行贷款;三是首先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不少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型企业,国有大企业很少直接融资。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和银行金融资产质量的改善,也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育。因此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投资体制改革中,要抓紧建立国家对国有企业注入和企业用自有资金补充资本金的制度,新投资项目必须要有足额的资本金;积极发展票据贴现,允许有条件的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一定限度内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促使企业短期融资方式多样化;结合企业股份制改组和重大项目建设,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建设项目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与企业融资方式多样化相适应,逐步完善金融间接调控手段,并把引导国有资产在合理流动中实现优化配置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五)转换工资形成机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收入分配机制的合理化。改革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但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消费基金总体上增长过快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等问题。如何尽快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个人收入分配约束机制和调节机制,是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必须要解决的课题。英国的工资制度,从本质上看,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分配关系上的实现方式,但其某些做法也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可供我们借鉴。例如,在初次分配环节应引入竞争机制,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在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上,应建立国有资产收益与职工个人收入相互制衡的机制;在再分配环节中应更注重公平原则,运用个人收入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统筹、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英国的某些经验教训也值得我们借鉴。例如,社会保障标准的确定,必须与本国经济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兼顾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稳定和调动在业劳动者的积极性;全社会统筹的基本社会保障费用收支,纳入税收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统一管理,以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平衡保障水平。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英格兰银行论文; 工资结构论文; 贴现利率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央行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 调控论文;